嘀嗒出行月内飙漲235%,AI與車後服務能否撐起新叙事?原創

2025年09月29日,19时12分35秒 港股动态 阅读 4 views 次

嘀嗒出行月内飙漲235%,AI與車後服務能否撐起新叙事?

原創

日期:2025年9月29日 下午7:03作者:遙遠 編輯:Lily

9月29日,嘀嗒出行(02559.HK)股價再度暴力拉升,單日漲幅達22.97%。9月以來,公司股價一路高歌猛進,截至9月29日收盤累計漲幅達235.7%,成為港股市場近期表現最為強勁的股票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嘀嗒出行過去幾年以來業績表現並不理想,行業競爭激烈與市場飽和的壓力並未緩解。此番股價異動,或許不僅僅是基本面的反映,而是受到了某些「外力」的推動。

轉型「AI+出行」企業?

在AI技術爆發式發展的當下,上市公司一旦與AI概念掛鈎,往往能吸引資金的追捧,嘀嗒出行正是這樣一個例子。

今年8月底,正值股價進入持續大漲前夕,嘀嗒出行公佈了其AI大模型應用的一繫列新進展,推出了大模型聚合平台「天樞繫統」。

據悉,「天樞繫統」整合了Deepseek、通義千問、豆包、混元等多個主流大模型,提供生成式AI能力,可協助員工日常辦公、問題分析與代碼提效。

隨著該繫統的上線,嘀嗒出行正式拉開了「AI+出行」戰略的序幕,完成了一次重要的戰略升級。對互聯網平台而言,AI大模型的引入有助於提升運營效率、推動業務創新,在内容安全審核、公平判責與賠付等方面,也將有助於提升網約車平台的服務質量和用戶體驗。

因此,在嘀嗒出行面臨業績增長困境之際,投資者或許看好AI加持下的業務效率提升與未來增長潛力,這也成為推動其近期股價走強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天樞繫統」上線後,面對順風車主業的增長壓力,嘀嗒出行創始人兼CEO宋中傑發佈公開信,對外披露了公司的轉型計劃。

宋中傑表示,嘀嗒出行將尋找和探索更多獨立於順風車之外的業務,提供更好的、更智能、更個性化的車後服務,同時借助更多AI賦能,打造全新車後服務模式。

據悉,嘀嗒出行的目標市場是圍繞用車、養車、二手車交易等環節,挖掘車後市場潛力。

嘀嗒出行探索汽車後市場業務的優勢在於其龐大的用戶基礎。截至今年6月底,平台擁有3.95億注冊用戶和1990萬認證車主,這些用戶均為車後服務的潛在客戶。另一方面,近期上線的「天樞繫統」大模型平台,也為AI技術在產品研發與業務創新中的應用提供了可能。

然而,挑戰也同樣存在。車後服務市場本身已有眾多垂直領域巨頭盤踞,嘀嗒作為後來者,需找到獨特的價值切入點。此外,從信息平台延伸至實體服務,還需要建立強大的合作夥伴體繫與質量控製流程,這對公司的運營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業績遭遇滑鐵盧,同行表現優異

國内網約車市場逐漸步入成熟期,供給端趨於飽和,行業競爭從「增量爭奪」轉向「存量博弈」,這給所有參與者帶來了增長挑戰。

在已上市的國内網約車公司中,嘀嗒出行今年上半年的成績單最為慘淡。

今年上半年,嘀嗒出行收入同比銳減29.1%至2.86億元(單位人民幣,下同),淨利潤更是斷崖式下跌85.8%,僅錄得1.34億元。

嘀嗒出行月内飙漲235%,AI與車後服務能否撐起新叙事?原創

相比之下,滴滴(DIDIY.US)、如祺出行(09680.HK)與曹操出行(02643.HK)同期業績則一片向好,實現逆勢增長。

其中,滴滴業績穩健,2025年上半年營收同比增長9.7%,GTV增長10.8%。如祺出行與曹操出行表現尤為搶眼:曹操出行收入同比激增53.5%,期内虧損收窄近四成,GTV與訂單量分别增長53.6%和49%;如祺出行收入同比增長61.7%,期内虧損收窄超六成,GTV與訂單量也均實現高速增長。

嘀嗒出行月内飙漲235%,AI與車後服務能否撐起新叙事?原創

嘀嗒出行不僅造血能力大幅下滑,市場份額也在持續被同行蠶食。

今年上半年,其核心業務順風車頹勢不減。儘管注冊用戶與車主數量仍在增長,但實際訂單量同比驟降30%至4320萬,整體交易額(GMV)跌幅更接近34.9%,跌至26.08億元。

這意味著,嘀嗒出行平台上的活躍用戶正在大量流失,深刻反映出其商業模式的困境:龐大的用戶基數未能有效轉化為實際交易行為,平台生態的活力與用戶粘性在激烈競爭中正急劇下降。

因此,推出AI大模型應用並切入車後市場,可視為嘀嗒在順風車業務面臨嚴峻挑戰背景下的積極自救與戰略探索。這條路機遇與挑戰並存,成功與否,取決於其能否將技術優勢轉化為真正的用戶價值,並在陌生的車後市場中開辟出可行路徑。

(来源:财华社)

相關文章

3小時前
【港股收評】三大指數集體上攻!券商、電池股漲勢強勁
5小時前
再迎政策利好!有色金屬板塊衝高,機構繼續唱多?
前天
嘉利國際飙漲逾33%:入圍英偉達供應商名單,潛在合作可期?
前天
放量飙升32%!新疆新鑫礦業計劃赴A上市,成色如何?
9月26日
【港股收評】三大指數走弱,恒科指跌2.89%,風電股逆市上漲
9月26日
特朗普徵收100%藥品關稅,醫藥股普跌!機構:更多是情緒擾動
9月25日
汽車股上攻,零跑漲6.9% 機構:下半年車企盈利空間有望修復
9月25日
中美AI估值博弈:港股龍頭的硬核破局
9月25日
【港股收評】三大指數漲跌不一!銅概念、汽車股漲勢喜人
9月25日
【百強透視】中國光大控股的押注科技股,股價4個月暴漲190%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