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宏科技狂飙20倍,实控人一边套现一边融资
文 | 金角财经,作者 | 田羽
年内股价涨了约6倍,两年股价翻了近20倍。这样一只超级大牛股,突然决定折价融资,到底是慷慨让利,还是另有盘算?
胜宏科技的定增,已成为A股最热闹的新闻之一。大幅折价的发行价,引得中金、中信等顶级机构纷纷掏出真金白银参与,市场一度用“抢筹”来形容。
但热闹的另一面,这场定增更像是一场豪赌。因为募集来的大部分资金,要砸向海外项目,而项目总投资规模远远超过公司去年的利润和经营现金流。
换句话说,一旦项目进展不顺,这场高举高打的出海扩张,可能立刻变成“沉重的包袱”。在全球产业链博弈加剧的当下,这种风险并非杞人忧天。
更耐人寻味的是,胜宏科技选择豪赌的时间点,恰好是股价狂飙之后的高位期。与此同时,核心指标已经开始恶化:经营现金流明显跟不上利润,获现能力削弱,资产负债率也居高不下,财务杠杆压力不断上升。
这意味着,胜宏科技的高增长背后,或许掺杂着不少“纸面繁荣”的成分。当资本市场为这场定增热情喝彩时,更值得追问的是:
这场看似光鲜的融资盛宴,会不会正是20倍暴涨神话的拐点?
出海豪赌
根据定增情况报告书,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总额约19亿元,定增价格为248.02元。值得注意的是,和最近的股价相比,胜宏科技的定增价肉眼可见地便宜。
就在不久前,其股价最高冲到355元,以此计算,定增价足足便宜了100多元,折价幅度超过三成;哪怕对比最新9月29日的收盘价,也便宜了40多元。
参与机构阵容同样豪华:中金公司获配2.63亿元,中信证券获配超过1亿元。一个是券商一哥,一个是投研“武林至尊”,都用真金白银加仓胜宏科技。这种重量级背书,让这场定增更添几分“稳赚”的气息。
但热闹之下,隐忧也不小。这场定增本质上主要是胜宏科技为海外项目融资,19亿元的募资中,有13.5亿元将投向越南和泰国两大项目,而这两个项目的总投资更是高达32.2亿元。
要知道,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才11.54亿元,经营现金流为13.58亿元,意味着两大项目的总投资几乎是去年利润的三倍,也超过去年经营现金流的两倍。
胜宏科技之所以如此激进,是因为它的命脉早已在海外。2022-2024年,公司海外营收占比连续三年超过60%,2025年上半年更是突破80%。在当前的国际贸易格局下,这样的业务结构注定了“出海投资”不是可选项,而是生死题。
胜宏科技也在公告中称,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供应链多元化的需求以及国际局势变化的影响,“中国+N”的新模式逐渐成为PCB行业的新趋势,其中“N”代表东南亚等新兴市场。
但问题在于,中国企业在海外设项目,从来都是一场高风险的豪赌。项目一旦跨出国门,就不再只是盖厂房、装设备那么简单,法律、政策、税收等因素都可能让计划推倒重来。
更何况,这一次胜宏科技押上的,是远超去年利润和经营现金流的真金白银。一旦形势不顺,项目延期、回报不达预期,都会让这场“扩张”变成沉重的包袱。
类似的教训并不少见。比如,小米就曾在印度遭遇监管风暴,印度执法局一度指控其违反《外汇管理法》,冻结了高达555.1亿卢比(约48.2亿元人民币)的资金。
而胜宏科技自己在海外,也不是没有踩过坑。2025年6月,其境外子公司MFSM因逾期提交预扣税被罚,又因违反排污法规遭马来西亚环境部处罚。
可以说,这次看似热闹的定增背后,是胜宏科技一次胜率存疑的出海豪赌。
股价翻近20倍
回头看股价走势更刺激。
2023年末时,胜宏科技的股价(前复权)还是20元不够,当年收在18.27元,从月线来看也横盘了很长一段时间,但没有想到,踏入2024年后,它先后经历了慢牛到疯涨的行情。
尤其是今年6-8月,其股价涨幅分别为55%、43%、39%,到了9月份更是触及了355元的高位。
短短两年不到,股价翻了接近20倍。
暴涨原因,要从胜宏科技的业务说起。
胜宏科技主营PCB(印制线路板),下游覆盖服务器、汽车、通信设备等领域。换句话说,胜宏科技直接踩中了A股最大的两个风口——AI和新能源车。
尤其在AI,早在2019年,胜宏科技创始人陈涛敏锐地察觉到AI算力对高端电路板的潜在需求,成立HDI(高密度互连板)事业部,并顺利切入英伟达供应链。
2023年,胜宏科技成功进入英伟达H系列AI加速卡的供应商名单,2024年底,通过了英伟达GPU200系列认证,产品良率从初期的50%-60%提升至85%以上,2025年,胜宏科技正式成为英伟达的Tier1级别供应商。
业绩自然也水涨船高:与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86%,归母净利润暴增366.89%,AI加速卡和数据中心的高单价订单,让利润曲线像坐火箭一样上天。
当然,估值也同样飞天。截至9月25日,市盈率超过90倍,但这意味着,未来的增长也必须足够炸裂,才能撑住如今的股价。
但现实却泼了一盆冷水:调研机构Prismark预测2024-2029年,全球服务器/数据存储领域PCB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只有11.6%,同期全球车用PCB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仅4%。也就是说,风口并没有资本故事里讲得那么梦幻。
雪上加霜的是,竞争的烈度也在不断升级。
全球PCB企业超过2200家,中国大陆增速最快,产值已占全球一半以上。在全球前20大PCB厂商中,大陆企业占了6家。
胜宏科技自己也在公告中承认,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PCB行业整体增速放缓,竞争压力在加剧。更致命的是,越来越多厂商正通过资本市场融资扩产,随着国内外PCB厂商陆续布局产能扩张项目,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高估值的压力、行业增长的天花板,以及巨头环伺的竞争格局,这意味着,胜宏科技的暴涨神话,持续性本身就存疑。
资金缺口大
更大的隐忧在现金流和负债。
2024年,胜宏科技的归母净利润为11.54亿元,经营现金流净额为13.58亿元,说明去年现金进账好过账面盈利。
但今年上半年情况反转,归母净利润达到21.43亿元,经营现金流却只有11.9亿元。经营现金流相比狂飙的利润未能同步,意味着很多“赚到的钱”并没变成真金白银。
横向对比,胜宏科技的获现能力更显薄弱。
在申万印制电路板行业中,2025年上半年营收前10的公司(头部企业)中,胜宏科技经营现金流/经营活动净收益比例只有不足50%,头部公司的中位数则为110%,营收规模最大的两家公司东山精密和鹏鼎控股这个比例更接近300%。
资产负债率同样居高不下。
2022-2024年,胜宏科技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51.5%、56.13%、53.44%,均超过头部企业中位数10个百分点左右。2025年中,胜宏科技的资产负债率也达到53.77%,同样高于头部企业中位数。
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短期借款余额为4.5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余额为10.6亿元,长期借款余额为34.4亿元,合计49.5亿元;相比之下,公司货币资金余额只有11.76亿元。定增募集说明书显示,经测算,公司未来三年流动资金缺口为7.2亿元。
说白了,高增长很可能是靠透支现金流、加杠杆堆出来的。业绩亮眼,不乏“纸面繁荣”的味道。
更刺眼的是,股价暴涨的同时,实控人和高管们却在大笔套现离场。
7月5日,胜宏科技公告,公司多名核心高管计划减持合计不超过249.06万股。一个月后,减持完成,合计减持237.12万股,套现金额达4.47亿元。
其中,实控人配偶刘春兰减持98.03万股,套现1.86亿元;总裁赵启祥减持42.86万股,套现8171万元;实控人弟弟、副总裁陈勇减持54.83万股,套现1.04亿元;执行副总裁王辉减持6万股,套现1175万元;财务总监朱国强减持32.75万股,套现6247万元。
更大的动作是今年5月,深圳市胜华欣业投资有限公司通过询价方式转让2572.93万股,占总股本的2.98%,交易价格65.85元/股,总金额达16.94亿元。该公司与胜宏科技集团(香港)有限公司、刘春兰、陈勇为一致行动人。
据澎湃新闻,胜宏科技实控人及高管们,今年合计套现金额约21.41亿元,其中实控人家族套现近20亿元。
一边是公司融资去“海外豪赌”,另一边是实控人家族不断套现离场。
这段“20倍暴涨”的神话,与其说是产业的奇迹,或许更像是一场资本盛宴。
参考资料:
(来源:钛媒体)
- 澎湃新闻《胜宏科技77折定增募资19亿元,今年以来高管套现已超21亿元》
- 湾区财经传媒《赴港IPO前夕,胜宏科技高管套现18亿:财富自由,还是信心透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