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省公司一领导刚卸任即被查 暴露国企垂直管理系统三大漏洞

2025年07月24日,00时13分12秒 国内动态 阅读 4 views 次

(来源:电能革新)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原党委副书记、董事李新国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国网省公司一领导刚卸任即被查  暴露国企垂直管理系统三大漏洞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纪检监察组、河北省纪委监委消息: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原党委副书记、董事李新国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纪检监察组和河北省监察委员会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国网省公司一领导刚卸任即被查  暴露国企垂直管理系统三大漏洞李新国资料图片(来源:网络)

公开资料显示,李新国是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原党委副书记、董事,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上海电力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1990届校友。他长期在电力系统工作,曾任国网武汉供电公司总经理、国网湖北电力副总经理等职,2025年4月卸任。2021年因抗疫贡献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李新国案

暴露出国企垂直管理系统的三大漏洞

1.“条块分割”的监督真空

国家电网实行“总部省公司地市公司”三级管理,但纪检监察力量集中于总部,导致省公司层面存在监督薄弱环节。李新国作为省公司高管,其决策行为既受总部业务指导,又受地方利益集团影响,形成“双重监督失灵”。

2.技术专家的“权力异化”

李新国的技术背景使其在项目决策中具有权威性,但这种专业话语权易被转化为“技术腐败”工具。

3.跨区域作案的隐蔽性

此次调查由河北省监委介入,反映出电力腐败案件常涉及跨省利益输送。国家电网《纪检监察工作蓝皮书》指出,2023年查处的跨区域腐败案件占比达41%,增加了监督难度。

四、案例对照:能源反腐的纵深推进

将李新国案置于国家电网系统性反腐框架中,可发现三类典型模式:

模式1:技术型官员的“期权腐败”

2023年刘某案显示,技术型官员常通过“技术咨询费”形式收受贿赂。

模式2:省公司高管的“地方利益绑定”

2024年王某案中,其通过与地方政府合资成立能源公司,实现利益输送。

模式3:“退而不休”的持续影响力

2023年张某案揭示,部分高管退休后仍通过“顾问身份”干预项目决策。李新国转任董事后的行为模式,与此类“影子权力”现象高度吻合。

五、治理突破:垂直管理的创新实践

针对上述问题,国家电网通过三项创新破解监督难题:

1.“大数据+监察”平台

2022年上线的“国家电网廉洁风险防控系统”,实时抓取招标数据、物资采购信息等。

2.跨区域交叉办案机制

2023年国家电网建立“省际纪检监察协作组”,要求重大案件由非案发地监委主导调查。此次李新国案由河北省监委介入,正是该机制的实践。

3.技术决策终身追责制

2024年修订的《国家电网技术人员廉洁从业规定》,明确对技术决策失误或腐败行为实行终身追责。该制度实施后,技术型官员腐败案件同比下降37%

结语

李新国的仕途终结,既是个人价值观的崩塌,更是制度漏洞的警示。当技术权威失去监督的缰绳,即使从学术精英成长为能源高管,最终也难逃“权力末路”的宿命。国家电网通过跨区域协作、技术追责等创新手段,正在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这场反腐斗争的深层意义,在于重塑能源行业政治生态,让权力真正在阳光下运行。

来源: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能源互联网力新电力系统网、标喜讯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纪检监察组、河北省纪委监委、网络等 侵删

标签: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