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新加坡投资公司起诉 蔚来高管回应:不清楚近期为何有人炒作此事

2025年10月16日,20时11分26秒 机构观点 阅读 4 views 次

被新加坡投资公司起诉 蔚来高管回应:不清楚近期为何有人炒作此事

被新加坡投资公司起诉 蔚来高管回应:不清楚近期为何有人炒作此事

10月16日收盘,蔚来汽车港股报收49.28港元,下跌8.99%。消息面上,引发市场波动的核心事件或为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于8月将蔚来汽车及其首席执行官李斌、前首席财务官奉玮告上美国法庭,指控该公司及高管涉嫌证券欺诈。

“这是几年前灰熊做空的后续,但不清楚近期为何有人炒作这件事情。”一位不具名的蔚来汽车高管向财联社记者表示。

相关消息称,GIC指控蔚来通过与其合作伙伴共同成立的武汉蔚能电池资产有限公司虚增收入和利润,误导投资者,导致GIC遭受投资损失。数据显示,蔚能成立后,蔚来2020年第四季度收入从28.5亿元增至66.4亿元,而GIC在2020年8月-2022年7月间,累计买入5445万股蔚来ADS,按股价波动估算损失可能达5亿-20亿美元。

正如上述高管所指,这项指控并非针对蔚来近期经营状况,而是源于2022年6月做空机构灰熊(Grizzly Research)对蔚来发布的一份做空报告。蔚来汽车彼时曾回应,该报告并无依据,其关于公司资讯包括许多错误、无根据的推测以及误导性结论和诠释。

2022年8月26日,蔚来发布公告称,公司已针对做空报告完成了独立内部审查,审查全程由独立委员会在第三方专业顾问的协助下进行,其中包括一家国际律师事务所以及一家知名法务会计师事务所(非蔚来公司审计师)的法务会计专家,均未发现不当之处,所有指控均不成立。

2022年9月,美国证券交易所针对上述做空报告向蔚来发出问询,就蔚能相关交易的会计处理要求公司解释说明。后续,美国证券交易所未有相关行动。

针对灰熊的做空报告,德意志银行摩根士丹利、JP摩根、大和资本等机构相继发布报告称,不支持灰熊的报告结论,并指出灰熊提出关于蔚来电池资产管理业务(BaaS)的相关质疑,是对BaaS模式的误读,混淆了相关概念和数据。

德意志银行研究报告表示:“灰熊对蔚来电池资产管理业务的担忧毫无根据,商业模式的元素被严重误解。”花旗银行也在报告中提到,“从蔚来购买电池包后,蔚能有权在电池资产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向消费者收取电池月租费。在港交所上市过程中,该商业模式(BaaS模式)以及向蔚能销售电池包的相关收入确认已经进行了尽职调查,并对财务报表进行定期审计。”

公开资料显示,GIC此前曾对高通、默克、新基医药、晖致、英国石油等多家跨国企业发起诉讼。

被新加坡投资公司起诉 蔚来高管回应:不清楚近期为何有人炒作此事

(来源:天天基金网)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