赎回警报再拉响!债基密集提升净值精度应对冲击
当投资者目光被节后A股的上涨吸引时,债券市场正悄然经历一场“压力测试”。
“平时稳健的债基,最近怎么老有净值调整公告?”有基民注意到,A股时隔10年强势冲上3900点,却有多只债基发布提高净值精度公告,背后指向同一个信号:被资金大额赎回了。截至10月16日,节后以来,已有超16家基金公司对旗下债基提升净值精度以应对冲击。
这一现象背后,既有三季度债市调整引发的机构资产配置调整,也与公募基金费率改革征求意见稿的潜在影响相关,更有业内人士称债基赎回压力短期难消。面对净值回撤与流动性压力,四季度债市将如何演绎?
债基赎回压力升温
国庆假期后,A股市场迎来强势开局,上证指数一举突破3900点整数关口,随后再度进入震荡格局。截至10月16日,上证指数年内涨幅达到16.84%。相较之下,债基市场并不平静,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15日达到1.8449%。
在这一背景下,债基市场出现明显的流动性波动。据第一财经观察,近期多只债券型基金遭遇大额赎回,相关基金公司亦密集发布提高基金份额净值精度的公告,反映出部分产品正面临一定的流动性管理压力。
10月16日,金鹰基金公告称,金鹰添盈纯债E于15日因发生大额赎回,决定当日将净值精度提高至小数点后8位,小数点后第9位四舍五入。圆信永丰丰和中短债C、华泰紫金智盈E等多只债基近来也出现类似操作。
据第一财经初步统计,截至10月16日,本月以来已有东兴基金、中欧基金、宏利基金等16家基金公司先后披露旗下债券型产品遭遇大额赎回,相关提升净值精度的公告数量已超过20条。
对此,有相关基金渠道人士告诉第一财经,受三季度债券市场调整影响,机构投资者基于自身资产配置调整需求,部分债券型产品出现阶段性资金流出,这属于市场环境下的正常流动性管理行为。
与以往不同的是,除市场因素外,公募基金费率改革亦对债基资金面构成影响。9月5日,《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销售费用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发布,拟对公募基金赎回费率进行调整。业内普遍认为,若新规落地,意味着债券基金作为流动性管理和短期波动交易的需求可能下降,进而影响机构配置意愿。
华南一位固收投研人士表示,目前“股债跷跷板”效应仍在,导致新增资金进入股市的概率可能远大于进入债市,加上公募改革的赎回新规约束,负债端面临一定赎回压力且短期内可能无法明显缓解。
“近期调整更多和监管政策的变化、机构行为等因素有一定关系。”恒生前海固收投资总监李维康也告诉第一财经,近期债券市场波动,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上行至前期高点,30年国债活跃券收益率上行至一季度高点。短期债市已经有一定调整,但存在反弹可能,从底仓配置层面,当前依然是配置机会。
事实上,本轮债市调整自7月下旬已初现端倪,多数债券型产品净值同步回调。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15日,近三个月内出现净值回撤的债基数量达3566只(不同份额分开计算,下同),占比近半(48%),其中77%的产品曾在7月创下成立以来的净值新高。
在这些回撤的债基中,纯债型基金尤其是中长期纯债产品,在本轮调整中承受的压力最为显著,近七成产品区间收益为负。在跌幅前100的债基中,有86只为纯债型基金。同时,万得中长期纯债型基金指数的年内涨幅已缩至0.41%,更有730只中长期纯债基金回吐了此前全部收益,年内回报较三个月前已由盈转亏。
四季度“股债跷跷板”如何演绎?
随着四季度行情深入,股债市场之间的“跷跷板”效应将如何演绎,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兴证固收团队认为,此前几轮“股强债弱”的跷跷板行情结束,普遍是来自权益市场的走弱。从估值角度来看,高风险偏好回落后风格有轮动切换迹象,权益市场对债市的压制可能阶段性有所好转。
金鹰基金固定收益研究部人士对第一财经补充道,近期市场核心关注点集中于三方面:外部环境压力演变、内部增长动能修复节奏,以及央行在稳增长与防风险间的政策平衡。此外,股债“跷跷板效应”近期仍较为明显,市场风格偏好变化和资金流动也成为关注重点。
上述人士进一步拆解债市近期走势:9月跨季资金收紧幅度有限,跨季后资金价格快速回落;近两周利率债及信用债收益率均有下行,跨季后市场避险情绪有所升温,关税冲击下,债市迎来喘息机会。不过,他也强调,这一态势能否形成趋势性行情,后续需持续关注增量政策以及债基赎回压力是否演变至负反馈。
李维康则从中长期视角分析称,本轮市场波动将圈定未来波动区间。“经历了过去数年的债券牛市后,债券利率是V形反转还是进入底部震荡区间,需要本轮行情后验证。”他认为,利率进入底部震荡区间的可能性更大,主要考虑到地产行业尚未触底,且未来触底后预计还将经历数年的横盘阶段。
值得注意的是,在业内人士看来,短期内债市的关注点同样转向贸易摩擦,但目前市场普遍认为,本次贸易摩擦影响要小于4月,对债市的边际影响或有所弱化。
招商基金投研人士告诉第一财经,贸易摩擦再起,短期或利于债市情绪修复,国内政策性金融工具启动投放,10月重点关注风险偏好变化、关税谈判进展以及“宽信用”效果兑现,多空交织下债市或呈区间震荡。
“考虑到贸易摩擦本身或难以完全扭转权益慢牛情绪,且当前债市缺乏宽松预期与收益率破前低等博弈支撑,预计债市收益率下行空间有限,或难以触及7月前低。”该投研人士分析称。
此外,机构行为同样是四季度债市的关键变量。华泰证券固收研究员张继强团队表示,目前公募销售新规悬而未决是债市一大心结,市场并未充分定价其极端情形。新规正式落地后,相关风险与压抑的市场情绪或才可能得到充分释放,但对长期走势影响反而有限,因此可能带来冲高机会。
结合过往债市调整规律,某大型基金公司固收人士判断,当前不会形成持续的“债熊”格局,但风险偏好、机构行为可能加剧债市波动。“基于资金面宽松预期下,信用债的息差价值仍在,在信用债相较定期存款利差明显走阔而四季度存款到期压力仍在持续的情况下,短端配置的支撑作用仍强。”
就转债市场而言,前述金鹰基金固定收益研究部人士表示,当前转债市场有所修复,波动可能不逊于正股,但相对正股的性价比不足,短期更多是跟随股市节奏。基于此,他在操作上建议,以进行波段操作和挖掘结构性机会为主,关注题材催化和性价比尚可的低价标的,并积极关注上市新券和条款博弈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