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超:香港三方面助推大灣區創新經濟發展 「粵車南下」 最快11月實施
李家超:香港三方面助推大灣區創新經濟發展 「粵車南下」 最快11月實施
日期:2025年10月16日 下午2:17
【財華社訊】10月16日,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在2025粵港澳大灣區高峰論壇上強調,大灣區是創新經濟的前沿,香港將發揮"一國兩製"優勢,推動創新科技、金融貿易、基建聯通三方面合作。科技方面,"深圳-香港-廣州"創新集群全球排名第一,河套深港科創園區年底投入運營;金融領域,香港全球金融中心指數穩居第三,將助力大灣區資金融通,並支持内地企業出海;基建上,"跨境支付通"、"港車北上"及即將實施的"粵車南下"促進互聯互通,香港機場與珠海、東莞合作強化物流效率。
以下是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日出席2025粵港澳大灣區高峰論壇——創新經濟 破局立新的致辭:
今日的論壇以「創新經濟 破局立新」為主題,呼應大灣區的創新合作精神,正好展示我們同心協力,釋放灣區發展巨大潛能的決心。
不破不立,唯有突破限製方能打開新局。不進則退,只有衝破險阻才可海納百川。特區政府全力發揮香港在「一國兩製」下國家機遇和國際機遇的雙重疊加優勢,驅動大灣區發展。以下,我會在創新科技、金融貿易、基建聯通三方面,與大家介紹香港如何擁抱變革,貢獻構建一流灣區。
第一,匯流創新要素,科技發展突破界限。上個月公佈的《全球創新指數》世界百強創新集群中,「深圳-香港-廣州」集群首次排名全球第一,顯示大灣區在全球創科領域的領先地位,高度肯定大灣區創科合作的綜合實力和發展潛力。
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位處深圳河兩側,是國家「十四五」規劃下大灣區內重大合作平台之一,發展潛能跨越地域界限。河套香港園區第一期首三座大樓已落成,租戶正陸續進駐,今年年底前園區將正式進入營運階段。
政府已成立河套香港園區跨部門審批專班,加速園區建設。我們已推出園區第一期餘下用地的選定地塊,徵求私人發展計劃,將考慮因應市場需求,以「邊建設、邊進駐」模式,靈活為企業提供工作空間,讓企業提早進駐、儘早發展、更早實現成果。我們會爭取園區在今年內完成第二期發展規模、產業分佈等規劃,並完成園區總體佈局。
第二,深化金融聯通,團結出海抓緊機遇。在上月發佈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報告,香港繼續位列全球第三,與位列第一的紐約和第二的倫敦的分數差距,分別收窄至2分和1分。去年底,香港的資產及財富管理業務總值突破35萬億港元,按年大增百分之13,相當於本地生產總值的11倍。
很多國際意見都認為,未來幾年香港將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跨境財富管理中心。我們會配合優化機製,為內地私募市場引進更多境外資金,以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優勢,服務大灣區的資金融通。
香港是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提供多元化的人民幣產品與服務。深圳市人民政府自二○二一年起,每年都在香港發行離岸人民幣地方政府債券,累計發行總額至今達260億元人民幣。廣東省人民政府也於去年首次在香港發債,我很高興知道省政府很快就會再在香港發行新一批債券。
除了通過金融服務吸納國際資金外,我們亦會善用香港內聯外通的優勢,服務更多有意開拓海外市場的內地企業,包括來自大灣區城市的企業一同「走出去」。政府已在今個月正式成立內地企業出海專班,整合投資推廣署、香港貿易發展局和香港駐內地的辦事處,與不同公營機構、專業團體、商會、商業機構合作服務內地企業出海。
第三,交織基建網絡,打通資金物流價值鏈。對於很多喜歡北上的市民來說,最近大受歡迎的聯通措施,相信是今年六月推出的「跨境支付通」。「跨境支付通」為兩地居民及機構提供安全、高效和便捷的即時小額跨境支付服務,便利經貿活動和人員往來。
談到北上,相信有些朋友都體驗過通過港珠澳大橋「港車北上」的方便。在粵港兩地全力推動下,「港車北上」已實行超過兩年,廣受市民歡迎,人流、車流持續上升,至今已有超過10萬輛香港私家車曾參與計劃。
至於南下,政府剛剛公佈,「粵車南下」最快將在下個月就會實施,入境市區部分將以小規模的每日100個名額開始,每輛粵車留港最多三天。我相信新計劃將有序促進粵港之間的人員往來,進一步實現雙向奔赴。
香港暢通易達的運輸優勢,亦體現在航運和航空。香港港口作為自由港,清關快、高效率、國際連繫性強,是國家境外港口的單獨關稅區,能擔當大灣區的中轉樞紐角色,在複雜的國際環境發揮更重要作用。
我們全力與大灣區各個城市和內地省市建立不同的多式聯運模式,包括打造「鐵海陸江」,即鐵路、海路、陸路、江河的立體聯運體繫,便利內陸地區與海外的貨物經港中轉,發揮香港和內地港口航線互補共贏的優勢,讓內地貨物走得更遠。
香港是大灣區內擁有發展最成熟國際機場的航空樞紐。為強化香港國際機場與大灣區其他機場的協同效應,機管局去年簽署入股珠海機場的合作協議,加強與珠海機場「經珠港飛」直通客運服務,優化陸路連接,並將服務推廣至更多內地城市。
我們與東莞共同推動「海空貨物聯運」,實現內地貨物就地安檢、經水路直送香港上機,顯著降低時間與成本。香港國際機場東莞空港中心第一期永久設施今年底起分階段完成,第二期的前期研究今年展開,為這項創新模式創造最大價值。
常言道,且長淩風翮,乘春自有期。面對地緣政治日新月異、環球經貿市場陰晴不定,我們要勇於破局、敢於佈局,為香港謀求新的發展動能。
粵港澳山水相依、文化相通,我們都勇於拼搏、變革求新。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本就是突破地域界限的區域協同發展,是國家新時代發展的重要引擎,更是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關鍵路徑。
我們將繼續與大灣區各城市同心協力,開拓處處商機,共建更具競爭力、更宜居宜業的世界級的灣區城市。
(来源:财华社)
相關文章
- 21小時前
- 發改委:加快配電網升級改造 將充電設施接入需求納入配電網規劃
- 22小時前
- 發改委:到2027年底在高速公路服務區(含停車區)新建改建4萬個60千瓦以上「超快結合」充電槍
- 22小時前
- 國家發改委等部門:到2027年底在全國範圍内建成2800萬個充電設施
- 昨天
- 市場監管總局批準發佈我國首部宜居城市國家標準
- 前天
- 香港特區醫衞局推出「醫健通+連通支援計劃」和「醫健通+連通認證計劃」
- 前天
- 香港證監會推出全新專線並精簡認可程序以支持房地產基金市場發展
- 前天
-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關於發佈第二十批境内區塊鏈信息服務備案編號
- 前天
- 中國人民銀行與澳門金融管理局簽署跨境支付互聯互通備忘錄
- 10月11日
- 央行:未採納準予政策性銀行具備國庫集中收付代理銀行資格的意見建議
- 10月11日
- 央行:未採納將商業銀行、信用社退出代理支庫業務納入審批管理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