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股大面積上漲!機構:板塊配置價值凸顯原創
銀行股大面積上漲!機構:板塊配置價值凸顯
原創
日期:2025年10月16日 下午8:04作者:飛魚 編輯:Lily
1O月16日,銀行板塊表現活躍,中信銀行(601998.SH)漲近4%,農業銀行(601288.SH)漲3.03%逼近歷史高點,重慶銀行(601963.SH)、建設銀行(601939.SH)、工商銀行(601398.SH)、廈門銀行(601187.SH)均上漲。
港股方面,農業銀行(01288.HK)、中信銀行(00998.HK)亦錄得上漲。
有市場人士指出,當前科技板塊迎來調整,半導體、算力、人形機器人概念集體疲軟,市場或迎來風格切換,金融股表現不俗。這其中,銀行板塊一向被視為防禦性資產,號稱大盤的「定海神針」,具有一定護盤、避險屬性,資金持續湧入。
此外,銀行的「紅利」屬性也是支撐其上漲的因素之一。
當前宏觀經濟不確定性上升,海外局勢動蕩,貿易前景不明,而銀行板塊估值仍處於歷史低位,股息率不俗,其長期配置價值凸顯,疊加銀行經營穩健,是很多價值型投資者的心頭好,不少基金經理將其視為「壓艙石」,不斷加倉銀行。
對此,國泰海通證券銀行業分析師馬婷婷認為,當前視角來看,銀行中期分紅時間臨近、銀行業績確定性較高,若年底市場風格趨於均衡,銀行板塊或有補漲機會。目前銀行板塊PB估值已回落至近五年較低分位,國有大行加權平均股息率約為4%,對比十年期國債收益率的利差優勢仍較為明顯。部分業績增速較高的城商行股息率在5.5%以上。
馬婷婷認為,從基本面展望,銀行業績波動較小,利潤基本保持平穩正增長。今年上半年,上市銀行利潤增速達0.8%,全年來看,業績有望保持穩中向好的趨勢。另從邊際變化的角度來看,銀行息差的同比降幅有望持續收窄,利好業績表現。
值得注意的是,保險資金、被動基金ETF以及搶跑公募欠配資金等長期資金持續流入,也讓銀行股繼續維持強者恒強局面。
2024年以來,監管層引導中長期資金入市,保險資金多次舉牌銀行。2025年4月8日,金融監管總局發佈《關於調整保險資金權益類資產監管比例有關事項的通知》,上調權益資產配置比例上限。6月,財政部和金融監管總局發佈《關於進一步貫徹落實新保險合同會計準則的通知》。
對此,天風證券分析師劉傑認為,新金融工具會計準則下,上市險企淨利潤、淨資產及股東分紅率等核心財務指標的不確定性提升,導致險資對有平滑收益的高股息紅利資產投資熱情可能會進一步提升。
結語——
事實上,近期不光是銀行股走強,保險、白酒、煤炭股均表現不俗,背後是「老登股」重新登上舞台。
知名分析人士洪灏今日發文稱,從過去數個交易日的盤面表現來看,市場風格輪動似乎已經悄然開啓了序幕,即資金將開始從成長板塊再次回流至價值板塊。我們清晰地觀察到成長股相對於價值股的表現已經在過去數月里演繹得淋漓儘致。歷史經驗表明,當成長股的相對收益達到如此極端高度之時,市場風格的轉換就會應聲開啓。銀行、白酒等「老登股」也可以簡單直接地理解為需要明確的是,交易價值板塊的重要組成部分。
(来源:财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