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昌动保特约】鸡苗报价暴涨180%!业内人士称暂时不会对消费末端产生较大影响

2025年08月29日,18时20分01秒 国内动态 阅读 3 views 次

(来源:博亚和讯)

【龙昌动保特约】鸡苗报价暴涨180%!业内人士称暂时不会对消费末端产生较大影响

7月初,白羽肉鸡苗报价为1.5元/羽;8月11日,鸡苗报价已涨至4.2元/羽,较7月初上涨180%。

为啥涨价?

6月供给端产能持续收缩,7月中下旬养殖端补栏需求持续扩大,短期供需失衡,推动鸡苗价格大幅上涨

走势如何?

目前价格尚未达到峰值,预测9月将窄幅上涨;短期内波动正常,暂时不会对消费末端产生较大影响

近期,国内白羽肉鸡苗价格飙升,8月中下旬报价较7月初上涨180%。作为白羽肉鸡主产省份的山东,相比于前期低迷期,均价最大涨幅已超30%。

白羽肉鸡苗为何暴涨?接下来还会涨吗?对普通消费者而言,这是否意味着鸡肉价格也将上涨?

价格飙升,但远非“历史性”涨幅

6月,国内白羽肉鸡产业链市场价格持续下滑。7月初,从鸡苗、毛鸡到鸡产品几乎都跌至今年以来低位,其中白羽肉鸡苗成交价仅为0.73元/羽。从我省数据看,7月上旬,鸡苗价格达到最低点,全省平均价为1.35元/羽。

7月中下旬开始,鸡苗市场回暖,价格飙升。8月11日,益生股份商品代鸡苗报价已涨至4.2元/羽,较7月初的1.5元/羽上涨180%。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鸡苗价格的剧烈波动主要发生在白羽肉鸡市场。同为肉鸡的黄羽肉鸡苗、817小型白羽肉鸡苗涨幅不大,蛋鸡苗也未有明显波动。

白羽肉鸡是市面上常见的一种肉鸡,20世纪80年代随炸鸡快餐一起在中国市场流行开来。凭借快速生长、产肉效率高的优势,很快占据中国肉鸡市场半壁江山,目前出栏量已占所有品种总出栏量的60%。

今年上半年,白羽肉鸡市场整体低迷。这波涨价潮终于将鸡苗企业拉进盈利区间。

“企业的鸡苗成本一般在2.7元/羽左右,超过这个成本就会盈利。”益生股份常务副总裁郝文建说,不过企业看的是全年利润,综合今年上半年的数据看,目前尚未盈利。

相比于外界的关注热度,鸡苗企业显得很“淡定”。

多位从业人士坦言,实际上,目前的价格并不高,均价不及去年。之所以涨幅大,是因六七月份价格过于探底。

将时间拉长可以发现,此次涨幅并非外界传言的“历史性”涨幅。2019年,鸡苗价格曾一度超过12元/羽。时间较近的2023年,鸡苗均价也曾涨至6.8元/羽。“近几年看,白羽肉鸡苗价格是震荡(中间有起有落)上升的,如2022年年度均价是2.45元/羽,2023年是2.91元/羽,2024年3.17元/羽。”山东省畜牧兽医总站正高级畜牧师胡智胜表示。

当下,我省鸡苗价格已进入相对稳定期,实际成交价格基本稳定在每羽3.8至3.9元。胡智胜预测,目前价格还没达到峰值,9月份仍有上涨空间,将会窄幅上涨。

短期供需失衡推动价格大幅上涨

此次鸡苗价格飙升,供需失衡是直接原因。

今年前5个月,白羽祖代种鸡存栏、父母代种鸡存栏处于有监测数据以来最高或接近最高规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祖代白羽肉种鸡存栏212.7万套,同比增加9.79%;全国父母代种鸡总存栏为8367.92万套,同比增加7.47%。

同时,由于养殖端补栏对应毛鸡的出栏时间仍处于“三伏天”,高温天气导致养殖效率下降,养殖端为规避高温出栏,补栏需求降低。且天气炎热,消费低迷,鸡肉走货量下降,进一步降低了补栏欲望。6月开始,鸡苗价格大幅下滑。

鸡苗市场低迷,行业普遍通过提前淘汰种鸡、脱毛蛋甚至毁苗等方式降产降损。

“6月份行情差时,我们每羽鸡苗亏损超1元。”山东博大禽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韩学才说,当时公司种鸡存栏量有125万套,为了降损,将原本66周才淘汰的种鸡在60-64周时提前淘汰,4个鸡场共淘汰25万套。

进入7月中旬,此时补栏可使毛鸡出栏避开三伏天。另外,随着学生秋季开学将近以及中秋、国庆假期的来临,市场掀起一波备货潮。养殖端补栏情绪逐渐回升。

供给端产能持续收缩,养殖端补栏需求持续扩大,短期内的供需失衡,推动鸡苗价格大幅上涨。

“即使在鸡苗行情最好的年份,6-7月上旬也是全年的价格最低点,7月中下旬开始价格回暖。”在业内人士看来,此次价格波动可以解读为产业大周期和内部供求小周期阶段性回落重合造成。不过,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消费不及预期,造成阶段性产大于销。

放进更长的时间维度看,过去20多年,国内白羽肉鸡苗市场需求是持续增长的,只不过在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特点。

2013年之前是需求增速最为显著的阶段。这一时期,供需双增,但需求增长尤为强劲,行业整体盈利状况良好。可观的利润促使鸡苗企业大量引种、不断扩大产能。

2013至2018年,由于前期产能扩张过快,企业开始自发去产能,加上受欧美禽流感暴发等因素影响,祖代种鸡引种受阻,产能进一步收缩。

2018年至2024年,鸡苗供需保持稳定上升趋势,且供大于求。进入2025年,种鸡存栏量升至历史高位,增速明显高于需求增速,产能过剩问题更加突出。

鸡肉也会跟涨吗?消费者不必慌

在国内白羽肉鸡版图上,山东的白羽肉鸡产能稳居全国第一,产量接近全国的17%。作为白羽肉鸡大省,山东产业链完善,规模化养殖率已超90%。“成熟的技术,订单式和标准化的养殖模式,都对成本和利润有一定的控制能力。即使面对风险,也会展现较强韧性。”胡智胜说。

在本轮价格波动中,诸城养殖大户王教部恰好踩中“低价补栏,高价出栏”的节点。上半年一直深陷亏损泥潭的他,本月峰回路转。8月14日出栏的一批毛鸡,从每只亏损一元多,到每只盈利五元多。算下来,30多万只毛鸡“狂赚”100多万元。

毛鸡市场的可观利润进一步催热鸡苗市场,一些地区甚至出现“抢苗”行为。不过,多位从业人士均表示,在山东这种现象并不多。

“抢苗一般出现在以散客为主的小型鸡苗厂,山东多是大中型鸡苗企业以及大型养殖户,预排式订单占九成以上,订单总量不会因价格变化有太大波动。”8月26日,完成鸡舍消杀的王教部顺利补栏33万羽鸡苗。这批鸡苗,是上个月就提前跟鸡苗公司预排的订单。

这波鸡苗价格是否会持续走高?业内人士认为,当前白羽肉鸡行业回暖只是短期供需上的落差,行业仍然存在产能过剩的情况。

不过,也有人推测,受祖代白羽肉鸡苗引种量减少的影响,明年鸡苗价格可能会迎来一波上涨。

我国白羽肉鸡祖代种鸡自主培育能力较弱,进口种源占七成以上。今年1-2月,受美国、新西兰禽流感等影响,祖代肉种鸡的引种量受限。据中国畜牧业协会统计数据,今年上半年我国祖代肉种鸡的更新量(引种量+自繁量)同比下降36.72%,这将影响7个月后我国父母代肉种鸡和14个月以后商品代白羽肉鸡的供给。

那么,鸡苗价格的波动,会否传导至消费末端?业内人士表示,白羽肉鸡苗价格大涨暂时不会对消费端产生较大影响。

总的来说,从业人士看好未来市场。随着国内饮食结构的改变,低脂肪高蛋白的鸡肉越来越受消费者青睐。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白羽肉鸡的消费量在递增,猪肉的消费量在下降。

“自由市场中,短期内的波动很正常,总的大趋势是波动中不断上升的。”郝文建说。

来源:大众新闻·大众日报。如涉侵权,请联系删除,电话:0371-63357633。

标签: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