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强监管持续 8家上市公司批量被立案或处罚
A股强监管持续。一夜之间,8家上市公司密集披露被立案或处罚的消息。
公告显示,周五(11月7日)晚间,八一钢铁(600581.SH)、退市海越(400276.NQ)等5家公司披露称,公司或控股股东、高管等被证监会立案,事发涉嫌信披违规、短线交易等。
同日,另有3家公司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涉及退市龙宇(400271.NQ)、ST天圣(002872.SZ)和*ST金泰(300225.SZ)。其中,退市龙宇被查明连续多年财务造假,公司及多名董监高被合计罚款逾3000万元。
今年以来,“退市不免责”的监管信号持续释放,上述公司中,退市海越、退市龙宇均在7月初终止上市并摘牌。另据记者梳理,就在上月,还有多家退市公司相关方被立案或处罚,涉及中国中期控股股东、富通信息母公司等。
“监管层彻底打破部分公司‘一退了之’的侥幸心理。退市不是终点,而是追责起点,违法违规行为将被‘一追到底’。”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认为。
5家公司或责任人遭立案
具体来看,最新披露立案消息的5家A股公司是八一钢铁、退市海越、洲际油气(600759.SH)、上海洗霸(603200.SH)、*ST长药(300391.SZ)。
其中,被立案主体为上市公司的是八一钢铁、*ST长药,前者涉嫌信息披露违规违规,后者涉嫌定期报告等财务数据虚假记载。
其余公司中,被立案调查主体和立案原因分别是:退市海越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铜川高鑫金融控股有限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洲际油气股东海口东铎商务服务合伙企业(下称“海口东铎”),在与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比例达到总股本的5%时未停止交易;上海洗霸职工董事潘阳阳和副总裁索威,2人均涉嫌短线交易。
对于立案影响,上述多家公司称,不会对其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例如,洲际油气称,本次立案事项系对股东海口东铎的调查,不涉及公司,不会对公司日常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公司生产经营一切正常。该公司三季报显示,截至今年9月末,海口东铎持有洲际油气5123.74万股,持股比例1.23%,为第七大股东。
上海洗霸也提到,立案所涉事项系对潘阳阳和索威的个人调查,不会对公司的日常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还有部分公司提示了退市风险。*ST长药因涉嫌定期报告等财务数据虚假记载被立案,该公司表示,若后续经证监会行政处罚认定的事实,触及深交所创业板相关退市情形,公司股票将被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
3家公司受行政处罚
7日晚间,还有3家公司发布了行政处罚情况,为退市龙宇(原龙宇股份)、ST天圣和*ST金泰。
其中,龙宇股份已于今年7月初退市,该公司早前因2023年财报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自去年5月初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今年4月底,公司2024年财报又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内控报告被出具否定意见。
根据此次的行政处罚决定,龙宇股份连续4年财务造假,且未按规定披露非经营性资金占用相关关联交易事项。
监管经调查认定,2019年至2022年,该公司出于做大收入规模或赚取资金收益等目的,通过虚构贸易链条、人为增加业务环节等方式,开展金属、油品、乙二醇等虚假贸易,导致上述年份的年报存在虚假记载。其中,2019年至2022年,累计虚增营收约145.4亿元,累计虚增利润总额3731.96万元。
同时,龙宇股份还存在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情况。经查明,2021年6月至2023年11月,公司实际控制人徐增增安排人员陆续成立并控制哈尔滨茂盛合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等13家公司,这些公司均为龙宇股份的关联方。
监管调查认定,2022年至2024年,徐增增安排将前述关联公司充当供应商、客户等角色,穿插在龙宇股份部分贸易业务中。龙宇股份对作为供应商的关联公司提前大比例或全额付款、对作为客户的关联公司给予较长回款账期。由此构成非经营性资金占用相关关联交易。据披露,2022年至2024年资金占用余额累计达20.9亿元。截至今年9月初,相关方归还龙宇股份部分被占用资金。
最终,上海证监局对龙宇股份及徐增增等5名责任人合计罚款3810万元,同时,徐增增被采取十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另2家被罚公司均为ST公司,其一是*ST金泰。
据披露,该公司于5月初被立案,原因是未在法定期限内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监管调查认定,*ST金泰是按期披露定期报告的义务主体,吴纯超作为公司时任董事、执行总裁、董事会秘书,并未提供充分、有效的证据证明其已勤勉尽责,依法应当认定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最终,*ST金泰及吴纯超等3人被合计罚款460万元。
另一家被罚公司是ST天圣。今年1月初,因涉信披违法违规,公司及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刘群被立案。最终,该公司被查明2017年、2018年年报虚增利润总额等,公司和22名相关责任人被罚,罚款合计499万元。同时,刘群被终身禁入证券市场。
退市公司也难逃处罚
今年以来,多家上市公司遭行政处罚,还有的被立案调查,退市公司也难逃处罚。
据第一财经此前报道,上月中旬,一周之内就有3家退市公司相关方被立案或处罚。公告显示,10月13日至17日当周,中国中期控股股东、富通信息母公司、江苏阳光控股股东接连被立案或处罚,均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
上述3家公司均退市一年有余,其中,富通信息、江苏阳光均为面值退市。
另据记者初步统计,9月初至今还有恒立退、ST思科瑞、ST创意等受到行政处罚,这些公司多存在未按期披露年报、年报虚假记载等情况。
例如,恒立退9月下旬收到湖南证监局罚单,原因是未按期披露2024年年报,早前的7月中旬,公司在深交所摘牌。最终,恒立退被罚款350万元,7名相关责任人被合计罚款800万元。
还有多家公司因年报虚假记载被罚。
ST思科瑞9月底披露,监管调查发现,该公司涉嫌虚构销售业务、提前确认收入等。披露显示,公司2022年年报共计虚增营业收入996.04万元,虚增利润总额700.54万元。最终,公司及相关责任人被合计罚款560万元。
ST创意也存在虚增营收的情况。根据公司披露,四川证监局调查发现,2022年11月,该公司分别与国网四川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四川中电启明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展业务,ST创意从事上述业务时不具有对商品的控制权,在知悉业务交易模式的情形下仍采用总额法确认收入。
经查明,ST创意2022年年报、2023年半年报分别多计营业收入2.68亿元、1.25亿元,最终,公司及4名相关责任人被合计罚款800万元。
(来源:天天基金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