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美国AI泡沫破裂,中国能独善其身吗?
(来源:大公馆)
由于最近鼓吹美股AI泡沫破裂的言论越来越多,有小伙伴就不停问:如果破裂了,A股会怎样?
不如,我们把话题扩大,想想美国发生危机,中国会怎样?
一、谁在鼓吹泡沫?
泡沫这事不是最近才有人提出的。
只不过最近舆论传得更多了!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最近传得比较多?
通常来说,最有动力利用传媒发动情绪的,往往是那些对自己有利的人。
对谁有利呢?
还不就是那些空头。
他们并不求泡沫真的破,只要有一定的下跌,他们在期权上的空单就能赚不少。
如果这些舆论没有引起下跌,他们亏的也只是一点权利金而已。
泡沫这东西,不到破裂那会,没人知道会膨胀到哪里去。
格林斯潘在97年就喊出非理性繁荣了,但科网泡沫是在2000年破的。
中国楼市的泡沫在2015年就有人在喊了(甚至更早),但房价是在划出三道红线后才真正进入下行通道的。
所以呀,别整天瞎担心泡沫,因为无论你如何担心,也不会有确定性答案。我们应该做的是保持适合自己的仓位。
而很多人都是在各种担心中下车,结果严重踏空。
然后在泡沫真的要破的时候,终于相信股价会永远涨了。
屡试不爽。
接下来,我们谈重点。
二、刺破泡沫的,可能就是中国
现在美国的AI故事很明显是有点编不下去了。
甭管他们在硬件和大模型上有多领先,但他们的AI故事是很脆弱的。
首先,英伟达营收有半壁江山都是中国撑起来的。
不要只看中国的直接需求,而要看围绕中国的所有AI需求。
否则黄仁勋干嘛屈尊来中国推销呢?还把姿态摆得很低。
如果中国这边彻底不合作,英伟达的业绩立马变脸。
而资本市场一旦看到业绩变脸,保证给你跌成狗吃屎。
第二,中国将赢得人工智能竞赛
这话是黄仁勋说的。
不要以为他是有意奉承,实际上AI必须要在应用端落地才能创造收入和利润,美国这种不断大手笔做资本开支,但杀手级应用迟迟出不来,早晚是会翻车的。
美国能够让生成式人工智能落地吗?
很难!
人工智能说到底是对传统产业的智能化改造!
请问美国本土还剩多少传统产业?
它拿什么改造?
想要进行改造,必须要有产业、经验和人才。而这些东西只有到中国来找!
没有足够的应用场景,就只能停留在画饼阶段。
现在AI已经从0到1过渡到从1到100的阶段了。
这是工程性问题,是中国的强项。
第三,中国在马不停蹄的追赶
虽然现在美国在高端技术上有领先优势。
但中国必然会在算力芯片等领域追赶上来。
一旦追赶上来,美国的AI生态将彻底变天。
现在芯片设计已经遇到物理极限,这对老大是利空,对老二是利好。
老二追上来只是时间问题。
因此,黄仁勋在最近的GTC会议上打出了另外一张牌,试图通过协同设计保持领先。
现在全球有实力搞AI的,只有中美两国。
中国一旦发力追赶,并取得 一定成果,刺破泡沫的不就是中国吗?
当然,这里指的是从基本面刺破。
美国AI泡沫也有可能从资金面被刺破。
三、美国科技公司的自救
最近我们看到美国科技巨头忙得不亦乐乎,给全世界表演左脚踩右脚的绝技。
由于应用始终没落地,他们就相互提供支持。
OpenAI一边给英伟达、AMD下巨额订单,一边给甲骨文、亚马逊、微软提供服务。

他们这么做也不仅仅是因为应用没落地,毕竟故事很难被证伪,他们可以继续讲嘛。
但美国流动性趋紧,使得他们融资遇到了不小的麻烦。
所以只能这样玩下去。
在美国政府停摆前,他们就已经感受到流动性问题了。
美联储也觉察到了,所以才宣布年底会停止QT。
11月5日,openAI宣布暂无IPO计划。
但之前他们是计划在2026年下半年就申请IPO的。
为什么会改口呢?
因为它IPO会抽走很多流动性。美国资本市场现在承受不起。
最近美国政府停摆引起了华尔街的广泛关注和警惕。为什么会菊花一紧呢?
美国金融市场过于发达,里面的杠杆加得很高,一旦出现流动性问题就有可能导致暴跌。
面对这些问题,怎么办呢?
估计美联储会扭扭捏捏的找个理由继续QE。
这种吸毒式的方法只能将问题延后并加重。
说白了,为了维持住泡沫,会付出更大的代价。
看到这里,很多人可能会觉得问题很严重了。
不要这么紧张。媒体一个劲的说流动性危机。
其实现在还没有上升到危机的程度,而是流动性紧缺。
从紧缺到危机,还有一大段距离。毕竟美联储还可以开动印钞机来饮鸩止渴。
四、中国会怎样?
如果美国真爆发危机,中国会怎样呢?
首先,有可能中国就是刺破泡沫的人。
如果是这种情况,这就意味着我们在追赶美国的路上又迈出了一大步。
所以这无疑是好事。
本周五,国务院就印发了《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广新场景大模型的事实意见》。
我们正在从1到100实现突破。
我们打出稀土这张牌,也是在争取时间。
第二,外资在国内已经没啥定价权了。
经过三年大熊市,该走的外资早就走了。(很多外资还是在低位交出的筹码)
从924以来,外资基本上就没啥话语权了。
国内在这些年不断的化解金融风险,就是在防着这一天。
我们现在的楼市风险基本上已经解决,应对冲击的能力更强。
而股市方面,国家队和内资已经牢牢控制了定价权。
所以,我们可能也就是象征性的跟跌一下,然后就开始以我为主了。
而且,一旦美国的AI故事讲不下去了,我们AI的基本面就扎实了。股市就不仅仅是拔估值了。
表面上,国家一直在说欢迎外资来华,但咱们其实并不喜欢金融资本,这些都是玩投机的,对实体没什么帮助,反而容易搞出幺蛾子。
我们欢迎的是长期资本,是产业资本。
第三,高手过招,比的是谁少犯错。
谁犯错,谁就可能露出破绽,被对方打一拳。
当然,这里说的是如果发生危机。
没人知道会不会发生。
即便发生,也不要认为美国就完了。
速胜论要不得!
以美国的体量和实力,即便发生危机也能转嫁不少出去,离美国崩溃还早着呢。
要有持久战的准备。
来源:睿知睿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