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物质探测新突破:光线‘颜色指纹’或揭示宇宙奥秘

2025年10月16日,13时50分55秒 科技新知 阅读 4 views 次

暗物质可能在光线上留下微弱的“颜色痕迹”

约克大学(University of York)的研究人员提出了一项开创性的暗物质探测方法,旨在通过识别暗物质可能在光线上留下的微妙“颜色指纹”来揭示其存在。这一突破性理论挑战了长期以来关于这种神秘物质对电磁辐射完全“隐形”的假设。

这项于2025年10月13日发表在《物理快报B》(Physics Letters B)上的研究表明,当光线穿过暗物质存在的区域时,暗物质可能会给光线染上微弱的红色或蓝色调。这一理论上的突破为研究暗物质提供了潜在的新途径。暗物质构成了宇宙约27%的质量,但迄今为止,人们仅能通过其引力效应来感知它的存在。

  • 间接粒子相互作用
  • 革命性的探测潜力

间接粒子相互作用

约克大学物理、工程与技术学院的米哈伊尔·巴什卡诺夫(Mikhail Bashkanov)博士领导了这项研究,团队运用他们称之为“六次握手规则”的概念,提出了一种新颖的探测思路。该规则借用了社交网络理论中的类比,正如地球上任意两个人可以通过短短的共同熟人链条建立联系一样,研究人员推测粒子之间也可能通过间接途径发生相互作用。

巴什卡诺夫博士解释说,在科学界,这是一个相当不寻常的问题,因为大多数研究人员都普遍认为暗物质是“黑暗”的,即不与光发生作用。但他指出,研究团队已证明,即使是最“黑暗”的暗物质,也可能携带着某种“颜色特征”——一种微妙的“指纹”,只要有合适的仪器设备,就有望被精确探测到。

这项研究所提出的机制涉及弱相互作用大质量粒子(WIMPs),WIMPs是暗物质的主要候选者之一。研究认为,WIMPs可以通过诸如希格斯玻色子和顶夸克等中间粒子与光子建立连接。尽管暗物质本身可能不直接与光相互作用,但这些间接的连接仍然可能产生可测量的光谱偏移。

革命性的探测潜力

这项研究的意义远远超出了理论物理学的范畴。如果这些发现得到证实,它们将彻底改变科学家们寻找暗物质的方式,使其探测过程可能“简单得多”。未来或许可以通过天文观测而非仅仅依赖昂贵且复杂的地下粒子探测器来实现暗物质的侦测。

巴什卡诺夫博士指出,目前全球科学家们正投入数十亿美元进行各种实验,其中一些旨在寻找WIMPs,另一些则致力于探测轴子或暗光子。这项研究成果表明,科学家们可以更精确地缩小在宇宙中寻找暗物质的范围和方式,从而可能节省大量时间和资源,并帮助集中这些宝贵的研究努力。

此项研究发布之际,其他暗物质探测工作(包括超灵敏的LUX-ZEPLIN实验)尽管探测能力日益精密,但仍未能直接找到WIMP粒子的证据。这一新方法有望提供一种互补性的策略,利用下一代望远镜来探测宇宙光线中微小的颜色变化,从而打开暗物质探测的新窗口。

该研究还概述了用于验证这些理论预测的具体实验方法,这可能有助于研究人员排除某些暗物质理论,并将资源集中于最有前景的候选者身上,从而加速对宇宙奥秘的探索。

(来源:前途科技)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