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形冠军”长江能科:以自主技术破局能源装备国产替代,冲刺上市锚定双碳增量

2025年10月15日,18时16分39秒 科技新知 阅读 3 views 次

“隐形冠军”长江能科:以自主技术破局能源装备国产替代,冲刺上市锚定双碳增量

来源:公司供图

全球供应链重构与“双碳”战略深化的叠加期,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正成为突破高端装备“卡脖子”的核心力量。

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长江能科深耕能源化工专用设备领域,不仅凭电脱设备实现“三年国产市占率第一”的硬成绩,更以17项发明专利、国际领先技术破解行业痛点,有效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推动国产高端装备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提升。

如今,长江能科借上市契机募资1.6亿元扩产研新,同时布局氢能、固碳赛道,既筑牢国内能源装备自主根基,也向全球市场输出“中国方案”。

电脱设备成营收压舱石,客户壁垒筑牢增长底

资料显示,长江能科专注于能源化工专用设备的设计、研发、制造和服务。截至2024年,电脱设备业务营收占比高达64.8%,是支撑公司业绩的“核心支柱”。

作为聚焦能源化工专用设备研发、制造的“专精特新”标杆,长江能科的核心竞争力首先扎根于细分领域的绝对领跑。据江苏省石化装备行业协会权威统计,2021—2023年,长江能科电脱设备国内市占率连续三年位居第一。

在能源化工装备行业“中低端同质化、高端被垄断”的格局下,长江能科以“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实现错位竞争。凭借多年研发积累与项目经验,其电脱设备不仅满足国内炼厂需求,更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坚实的客户网络,进一步为稳健增长“上锁”。目前,长江能科是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中国海油的合格供应商,同时与裕龙石化、东方盛虹、荣盛石化等民营石化龙头建立长期合作,覆盖行业核心需求方。

“隐形冠军”长江能科:以自主技术破局能源装备国产替代,冲刺上市锚定双碳增量

来源:招股书

而在国际市场,紧跟“一带一路”倡议,长江能科的产品已出口新加坡、伊拉克、巴西等20余个国家和地区,更拿下阿联酋阿布扎比国家石油、科威特原油、意大利Saipem等国际油气巨头的合格供应商资质。2025年3月香港子公司落地后,公司计划在迪拜设立孙公司,专项深耕中东高潜力市场。

财务数据直观印证增长韧性。招股书显示,2022—2024年,长江能科营业收入分别达2.19亿元、3.48亿元、3.14亿元,归母净利润从4068.19万元稳步增至4916.39万元;预计2025年1—9月营收、净利润同比继续保持稳步增长,凸显业务抗风险能力与盈利潜力。

自主研发啃下硬骨头,研发加码筑牢创新护城河

长期以来,能源化工高端装备及核心技术被欧美企业垄断,制约国内产业升级。

国家能源局《2025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指出,发挥化石能源兜底保障作用,强化非化石能源安全可靠有序替代,提升系统调节能力,保持国内能源生产合理弹性和适当储备;持续完善能源装备高质量发展政策,提升能源装备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

长江能科以“自主研发”为刃,精准突破行业“卡脖子”难题。

例如,长江能科针对国内炼厂痛点研发的专用电脱技术,彻底打破国外技术壁垒,确保我国炼油行业关键核心技术与装备知识产权100%自主可控。

此外,长江能科参与攻关的“海外超大型‘六高’复杂油田地面工程关键技术”,成果被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鉴定为“整体国际领先水平”,已成功应用于伊拉克哈法亚、艾哈代布等海外油田,直接推动中国技术、中国标准、中国装备走向全球能源市场。

技术优势的背后,是研发投入的持续“加码”与体系化布局。

截至招股书签署日,长江能科累计拥有17项发明专利、46项实用新型专利、12项软件著作权,7项科技成果被认定为“国际先进”或“国际领先”。2022—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从855.33万元增至1453.28万元,占营收比例从3.90%提升至4.63%,投入强度持续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在培养自己人才队伍的同时,长江能科亦与西安石油大学、江苏大学、江苏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高等院校协同创新,同时建有“江苏省重质劣质原油预处理设备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重点研发机构”两大省级研发平台;此外,本次上市募集资金也将专项用于研发中心升级,进一步强化公司的技术储备。

锚定双碳+海洋油气,上市募资打开增长天花板

在“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与“十四五”能源规划指引下,长江能科正从“传统优势领域”向“战略性新兴赛道”延伸,精准卡位三大增长机遇。

首先,依托整体市场空间的扩容趋势,长江能科有望充分挖掘发展潜力。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长江能科产品属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成套设备制造”类别,长江能科下游石油炼制及石化设备市场持续增长。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我国石油炼制及石化设备的市场规模由2018年的4,849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3年的7,151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约为8.08%。随着中国石油炼制能力加强及石化行业的快速发展,预计未来行业规模将以6.49%的增速实现增长,2028年我国石油炼制及石化设备的市场规模将达到9,792亿元。

“隐形冠军”长江能科:以自主技术破局能源装备国产替代,冲刺上市锚定双碳增量

数据来源:赛迪顾问、智研瞻产业研究院

其次,在双碳赛道的前瞻性布局,长江能科有望进一步打开成长空间。为顺应炼化一体化与清洁能源转型趋势,公司在巩固原油预处理优势的同时,重点发展氢能(氢气提纯设备)、固碳装备,目前燃气调节阀等新产品已成为公司营收新增长点,应用场景从传统能源向绿色能源延伸。

最后,海洋领域与海外市场所孕育的广阔红利,将为长江能科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招股书显示,2024年,我国海洋原油产量达6,550万吨,同比增产超330万吨,海洋原油连续6年贡献全国增量的60%以上,成为我国能源增储上产的关键增量。叠加“一带一路”覆盖中东、中亚等全球核心油气产区,公司海外业务有望借香港、迪拜平台进一步放量。

此次上市,长江能科计划募集1.6亿元,重点用于“产能扩建”与“研发中心建设”,一方面提升高端装备制造能力,满足下游增量需求;另一方面强化技术迭代实力,巩固国产替代优势。

展望未来,随着募投项目投产与新兴业务放量,长江能科有望在能源装备赛道上持续领跑,为国家能源安全与绿色转型贡献更多“专精特新”力量。

(来源:钛媒体)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