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国际暴涨13%,原因找到了
10月2日港股开市,直接上演红包雨行情,半导体和有色涨幅居前。
其中,中芯国际暴涨12.7%,华虹半导体涨超7%。
拉长时间来看,今年以来,华虹半导体涨近3倍,中芯国际涨幅高达182%。
半导体暴涨背后,金石杂谈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目前半导体主升浪,正如前段时间的创新药和ai算力,半导体备受资金追捧。
二是,从前期的光刻机小作文,到近期的存储芯片涨价,再到华为910C昇腾芯片的报道,都在刺激半导体大涨。
涨价预期之下,隔夜存储龙头美光科技大涨8.86%,9月单月涨幅已高达40%。还有闪迪、希捷科技等纷纷暴涨。
摩根士丹利近日预测, 鉴于明年存储领域可能出现供需失衡,内存芯片行业将迎来 “超级周期”。
三是资本市场方面的原因,目前港股通关闭,流通股份直接少了1/3,更容易被资金拉升。而且外资的套路一般是,趁着内地休市各种拉股价,然后节后砸盘给内资。
四是,英伟达CEO黄仁勋称,中国在芯片制造方面仅落后美国数纳秒,刺激了国产替代半导体做多热情。
中国银河证券表示,半导体行业复苏,晶圆代工国产替代趋势明显。全球半导体行复苏明显,上半年市场规模达3460亿美元,同比增长18.9%,主要受AI基础设施投资及终端应用需求驱动。晶圆代工作业产业链核心环节,呈现“一超多强”格局,台积电主导市场,中芯国际则以约6%份额位居全球第三。
行业资本与技术壁垒极高,设备投资占晶圆厂总成本70%-80%,且客户认证周期长、转换成本高。中国大陆晶圆代工虽起步较晚,但在国产替代与政策驱动下快速发展,2025年本土市场规模预计达1026亿元,中芯国际作为国内领先的代工厂,在成熟制程扩产与本土化供应链中扮演关键角色。
高盛发表报告称,随着10月新一轮国家补贴发放,下半年中国消费电子及智能手机需求稳定,未显著下跌。尽管消费电子及智能手机贡献中芯国际66%收入,但该行对其中长期订单扩张持乐观态度,因其下游客户市占率增长,且电子设备中半导体含量升级,人工智能功能加速部署。
该行维持中芯2025—2027年盈利预测基本不变,将2028—2029年每股盈测各上调1%,因收入和毛利率预测上调。此外,该行维持对中芯“买入”评级,将其H股目标价由83.5港元/股上调至95港元/股。
机构认为,AI基建打开了存储芯片的新空间。东北证券指出,全球存储产业正经历从周期波动向技术驱动的历史性转型。
AI爆发性需求推动存储性能与容量要求呈指数级增长,HBM技术凭借高带宽特性成为AI加速卡的价值中枢,在高端GPU物料成本中占比突破50%。技术迭代持续加速,HBM3e已成为当前主流,位元份额超过75%,而HBM4预计将在2025年底推出。
最后,这张图重新拿来拜读一下吧。
其实,今天除了半导体涨势喜人,还有有色和恒生互联网。
中国白银集团涨超30%,紫金黄金国际涨14%,上市以来持续暴涨,且被纳入了恒生综合指数。
有色方面,一方面国际黄金逼近3900美元;另一方面,储能电芯需求激增也同步拉动上游锂电材料产能与价格的变化。在储能市场需求持续火热的推动下,部分锂电企业生产线也普遍保持满负荷运转。
此外恒生科技再度爆发,今日涨幅高达3.36%,快手涨超8%,估计已经突破90港元了,阿里再度涨超3%,腾讯已经逼近700港元了。
(来源:新浪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