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AI巨头掀起投资潮,市场“喜忧参半”

2025年09月26日,06时21分48秒 国内动态 阅读 5 views 次

来源:环球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倪浩】“如果美国科技公司今年没有大幅增加人工智能(AI)资本支出,美国经济可能已陷入衰退或处于衰退边缘。”德意志银行外汇研究全球主管乔治·萨拉维诺斯23日在一份报告中表示,人工智能支出或许已经成为支撑美国整体经济的支柱,但他也对这一情况的后续发展表示怀疑。近段时间,美国AI巨头企业频繁宣布投资、建设计划,一次次震惊市场。24日,OpenAI、甲骨文公司和软银集团宣布,计划在美国新建5座人工智能数据中心,以推进其雄心勃勃的“星际之门”项目。但随之而来的有关AI泡沫破裂的担忧也与日俱增:天价AI投资还能持续多久?滞胀阴云下的美国经济还能从中受益几何?媒体与市场纷纷抛出疑问。

“史上首次出现这种情况”

美国经济有赖于人工智能投资热潮的表现愈发受到关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周二上调美国2025年经济增长预期至1.8%,高于6月份的1.6%,强劲的人工智能相关投资是重要原因。德银也在报告中提到,人工智能超级周期可能有助于缓解当前冲击美国经济的负面需求(关税)和供应(移民)冲击。

美AI巨头掀起投资潮,市场“喜忧参半”

《华尔街日报》记者克里斯托弗·米姆斯上月初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过去6个月,AI基础设施建设对美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了消费。在过去3个月中,英伟达、苹果、微软等‘七巨头’企业在数据中心等方面的投入超过1000亿美元。”

美国《财富》杂志网站也在报道中表示,美国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中,消费约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3,但现在美国的消费遇到了对手:密集摆放着服务器、存储和网络设备的数据中心。据文艺复兴宏观研究公司的分析师估算,2025年迄今,人工智能数据中心支出对美国GDP增长的贡献已超过美国所有消费支出的总贡献,“史上首次出现这种情况”。

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副研究员马伟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虽然消费主导着美国经济,但AI热潮带来的资本支出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消费,而这正是衡量各经济部门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重要指标,因此AI投资成为美国经济的重要拉动力并广受关注。

“循环交易”助长泡沫?

《财富》杂志网站在报道中称,若没有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的建设热潮,在宏观经济形势不明朗的背景下,美国GDP或早已萎缩。报道称,微软、谷歌、亚马逊和Meta是美国这轮AI投资热潮的中坚力量,这4家公司2025年的资本投资预计将达到创纪录的3640亿美元。

然而,在科技投资激增对美国经济产生连锁反应背景下,AI泡沫破裂的担忧也在困扰着美国经济前景。萨拉维诺斯在上述报告中提出疑问:近年巨额的AI资本支出一旦开始减少会意味着什么?若想让科技行业周期持续为GDP增长作贡献,资本投资就需保持“抛物线式”增长,但这种情况几乎不太可能。

彭博社在报道中认为,越来越多行业内外人士怀疑,人工智能领域存在泡沫风险,可能重蹈25年前互联网泡沫破裂的覆辙。OpenAI首席执行官奥尔特曼此前对部分人工智能初创企业估值过高及投资者热情过度的现象表达了担忧,美联储主席鲍威尔9月17日的发言也提到了这一点,他认为美国存在“因AI建设产生的异常庞大的经济活动”。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英伟达22日宣布将向OpenAI投资至多1000亿美元后,类似疑虑再次涌现。韩国《朝鲜日报》24日报道称,怀疑者认为,获得英伟达投资的OpenAI转而采购英伟达图形处理器(GPU)的“循环交易”模式正在助长AI泡沫。

AI投资能否对冲滞胀隐忧

OECD在报告中提到,预计美国年度通胀率将在2026年保持在美联储追求的理想目标以上。由于有效关税税率的提升以及政策不确定性持续上升,OECD将美国2026年的经济增长预期进一步下调至1.5%。

根据《巴伦周刊》网站报道,鲍威尔23日在发表演讲时表示,美国经济正面临“滞胀式”挑战,经济增长和就业市场出现明显疲软,而通胀仍处于高位。这种“上下两难”的局面使货币政策制定者面临艰难抉择。

对此马伟分析认为,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已处于两难境地,而从根本上解决经济滞胀需要新生产力的出现。AI目前正担负起赋能传统产业的历史重任。“AI是否能真正提升美国的生产率,答案是肯定的。但是这需要一个漫长的周期,其中还会出现学界所称的‘创造性的破坏’这一过程。”马伟说,“AI形成新生产力的过程必将冲击旧的生产秩序,但新生产秩序的建立是需要时间的。”

标签: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