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报业绩继续承压,“玻尿酸巨头”董事长重回一线,控股股东增持金额超2亿元
每经记者|章光日每经编辑|吴永久
近期,“玻尿酸三巨头”之一的华熙生物发布控股股东增持进度的公告。控股股东与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公司的股份比例由59.17%增加至60.01%。短短一个多月时间,控股股东增持金额已超过2亿元。而今年华熙生物董事长赵燕重回业务一线,并进行一系列改革。华熙生物2025年半年报显示,公司多名副总经理已经离任。业绩连续两年下滑之后,今年上半年华熙生物的业绩依旧承压。
2025年9月23日晚间,华熙生物发布了关于控股股东增持股份进展暨权益变动触及5%整数倍的提示性公告。该公告显示,公司控股股东华熙昕宇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熙昕宇”)于2025年8月27日至2025年9月19日期间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增持公司股份403.6842万股,增持后持有公司股份约2.8754亿股,与其一致行动人上海琰泽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赵燕女士合计持有公司股份2.89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由59.17%增加至60.01%,权益变动触及5%的整数倍刻度。
华熙昕宇的增持计划尚未实施完毕。根据华熙生物2025年8月8日发布的关于控股股东增持公司股份计划公告,华熙昕宇拟使用其自有资金或自筹资金,自本公告披露之日起的6个月内,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系统允许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集中竞价、大宗交易等)增持公司股份,增持金额不低于人民币2亿元(含),不超过人民币3亿元(含)。2025年8月27日至2025年9月19日,华熙生物股价最高为61.85元。据此计算,华熙昕宇目前已增持金额最多约为2.50亿元。而在2025年9月8日,华熙生物还发布了关于控股股东增持股份进展暨增持金额超过区间下限的公告。
董事长重回业务一线,控股股东充满信心。华熙生物在公告中对控股股东的增持原因进行了详细说明:“自2025年以来,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赵燕女士重回业务一线、重返创业状态,通过全面梳理业务脉络和人才体系,进一步明确了以科技为内核的发展逻辑,选拔有行动能力的人才团队。今天的华熙生物不是一家完美的企业,也不希望描述自己为一家‘成熟’的企业,因为生物学意义上的成熟意味着衰老,意味着更少的可能性。公司希望自己依然是一家年少的,充满各种可能性和创业精神的企业。随着公司战略的持续聚焦,以及对业务本质理解的不断深化,控股股东对华熙生物依托底层科研、引领产业进阶的能力与长期价值充满信心,决定实施本次增持。”
华熙生物建立了生物活性材料从原料到医疗终端产品、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产品及营养科学创新转化产品的全产业链业务体系,服务于全球的医药、化妆品、食品等领域的制造企业、医疗机构及终端用户。在国内玻尿酸行业,华熙生物、爱美客和昊海生科常被称为“玻尿酸三巨头”。
最近两年,华熙生物的业绩和股价表现都不如人意。2022年至2024年,公司的营业收入分别为63.59亿元、60.76亿元和53.7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9.71亿元、5.93亿元和1.74亿元。随着业绩下滑,公司的股价也持续下行。以前复权方式计算,2021年下半年,华熙生物股价最高涨至312.99元,而到了今年4月份,公司股价最低跌至42.40元。相较于历史最高价,华熙生物股价最大跌幅86.45%!
面对业绩和股价“双杀”的局面,华熙生物董事长赵燕重回业务一线,并进行了一系列变革。根据今年3月份华熙生物发布的关于高级管理人员调整及聘任的公告,公司正在进行管理变革,为调整管理架构、精简管理层级,公司决定减少非法定要求的副总经理职位数量。根据华熙生物8月发布的2025年半年报,公司5位副总经理处于离任状态。

不过,今年上半年华熙生物的业绩依旧承压。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61亿元,同比下降19.57%;实现净利润2.21亿元,同比下降35.38%。华熙生物2025年半年报显示,其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是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收入同比下降所致。
目前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为华熙生物第一大业务。2025年上半年,公司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实现收入9.12亿元,同比下降33.97%,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40.36%;医疗终端业务实现收入6.73亿元,同比下降9.44%,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29.77%;原料业务实现收入6.26 亿元,同比下降0.58%,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27.70%;营养科学创新转化业务实现收入0.38亿元,同比增长32.40%。
华熙生物前两大业务的产品主要涉及到个护、医美等领域。申万宏源证券研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个护板块分化加剧,强者迎业绩估值双击;受宏观因素影响,医美板块需求端持续承压,复苏尚需时日。
免责声明:本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交易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封面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彭斐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