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签注三分钟取证,“大虹桥”跑出开放加速度|活力中国调研行

2025年09月15日,19时01分28秒 投资建议 阅读 3 views 次

从大虹桥去香港要多久?答案是3分钟。

在虹桥国际人才服务中心,大厅内3台港澳智能签注机24小时运转,插入通行证、指尖轻点,3分钟立等可取。这样“秒级”的便利,背后是长三角开放枢纽不断刷新的“便利度指数”。

日前,第一财经记者跟随“活力中国调研行”采访团走进虹桥国际人才服务中心与虹桥海外发展服务中心,见证了“大虹桥”在服务国际人才和企业出海上的“双轮驱动”:一边是为跨境往来提供“一分钟签注”的支撑,一边是为企业“走出去”打造全链条服务的新样板。

一分钟签注三分钟取证,“大虹桥”跑出开放加速度|活力中国调研行

3分钟取证背后的5.5万人次服务量

虹桥国际人才服务中心的港澳智能签注机,于今年7月10日正式投入使用。它的诞生源于一条市民留言:“下班后或赶航班前办签注不方便。”虹桥商务区管委会立即行动,与上海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总队成立工作专班,推动签注机落地。

如今,这台机器每天都在刷新效率:3分钟立取、24小时服务,实现了“全流程自助”。

“真没想到,几分钟就办好了签注,再也不用专门请假去窗口办理了。”第一财经记者在现场遇到正在签注机前操作的上海市民李女士,她感慨地说道。

一分钟签注三分钟取证,“大虹桥”跑出开放加速度|活力中国调研行

这项小小的便利化改革,恰恰回应了虹桥企业和员工的高频需求。目前,虹桥商务区已集聚逾10万家市场主体、260余家机构,港澳经贸往来非常频繁。2024年,虹桥机场T1航站楼每周有40多趟航班飞往香港、30多趟飞往澳门,全年往来港澳人员超过140万人次。

便利不止于签注。虹桥国际人才服务中心自2024年3月运营以来,已累计提供各类服务5.5万人次,其中外籍人士1.3万人次、涉企服务2.4万人次。大厅内,驾驶人自助体检仪、境外驾照换领考场等设施齐全,真正实现了政务与生活的无缝对接。

海外人才直联平台由出入境、治安、交管和人口等4个警种联合参与,打通了签证、居留证件、永居申请、驾照换领等19项高频业务。居留证件办理创新推出“网上申请、即时办理、当场取证”,而“永居证+驾驶证”多证联办让效率再提升。

“虹桥是浦西唯一的市级人才战略要地。”虹桥商务区管委会投资促进与公共服务事务中心主任朱莹华说,这里承担着上海西翼人才发展的重要使命。今年以来,虹桥国际人才服务中心已举办“全球引才”“人才出海”“创新创业”等系列活动70余场,吸引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600余人次参与。

122场活动链接3500家企业

如果说人才服务是“大虹桥”的“引进来”,那么海外发展服务中心则是“走出去”的支点。

在虹桥绿谷G栋的展厅里,记者跟随体验AI智能体“Aura投资去哪”。上海天册荣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萍向记者介绍,只要输入企业类型、目标区域、产业链需求,就能从30多个国家、130多个产业园区中匹配出投资选址方案。

一分钟签注三分钟取证,“大虹桥”跑出开放加速度|活力中国调研行

“有国内企业想去东南亚投资却不了解当地园区,只需语音求助,系统立刻推荐最优方案。”王萍说。

企业故事最有说服力。上海诚联帮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虹桥落户后,创造出“1名自有员工服务817位外包员工”的行业人效纪录。首次对外投资就选择落子印尼,得益于虹桥海外发展服务中心全程“陪跑”,审批周期大幅缩短。

一碗牛肉面也能折射开放温度。陈香贵兰州牛肉面从上海弄堂走向柏林街头,在全球完成300家门店布局。“虹桥的供应链总部是我们全球化的引擎。”创始人姜军说,从国内大循环的节点,到国际双循环的枢纽,虹桥正在助力更多中国品牌走向世界。

汽车零部件是另一条“出海赛道”。在加纳首都阿克拉,安徽飞鹰汽车零部件公司与当地企业合资建厂,首创“中方技术小股+本土资本大股”模式,助力非洲民族汽车品牌“贝壳牌”实现本土化生产与全球销售双驱动。

截至目前,大虹桥全球投资并购在线项目库已累计1300余个跨境投资需求。2025年以来,虹桥海外发展服务中心举办出海活动122场,吸引3500余家企业参与,其中三分之一来自长三角其他城市。

平台功能也在持续拓展。今年上半年,中心设立“跨境电商+产业带”先行区,吸引121家企业入驻,出口交易额16.09亿元;全球创新要素供应链平台InnoMatch联通400万海外科技企业与150万中国企业,国际技术转移金额达11亿元。

从“一分钟签注”的便民服务,到全链条出海的服务体系,记者感受到,大虹桥正以实打实的行动,托举上海西翼的开放担当。

举报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