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CI指數調整生效,「尾盤異動」對相關上市公司的影響有多大?
MSCI指數調整生效,「尾盤異動」對相關上市公司的影響有多大?
日期:2025年8月28日 上午9:16作者:活報告 編輯:Lily
目前,與MSCI股票指數掛鈎的ETF資產規模已超過2萬億美元,其中掛鈎新興市場的ETF資產達5170億美元,2025年第二季度同比增長了22%。
而MSCI中國指數被嵌套進MSCI全球標準指數繫列中的新興市場(EM)相關指數里,有大量被動資金跟蹤,是在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獲得全球資金配置的重要渠道,受到市場廣泛關注。
2025年8月27日,MSCI繫列指數迎來調整正式生效時間。而在26日尾盤,多只獲納入或遭剔除MSCI指數的港股尾盤成交出現明顯異動,揭示了全球被動資金買賣所涉個股時到底會對其產生多大影響?
首先,我們先回顧一下MSCI繫列指數的8月份調整結果:
MSCI中國指數納入了9只港股,為老鋪黃金、中信金融資產、地平線機器人-W、科倫博泰生物-B、三生製藥、網易雲音樂、藥明合聯、萬國數據-SW、美圖公司。剔除2只港股,為海信家電、中升控股。
MSCI中國小盤股指數則納入了19只港股,為中升控股、映恩生物-B、連連數字、昭衍新藥、廣深鐵路股份、邁富時、鄭州銀行、巨星傳奇、鍋圈、潼關黃金、歐康維視生物-B、基石藥業-B、綠色動力環保、來凱醫藥-B、移卡、和譽-B、藥師幫、博雅互動、元徵科技。剔除5只港股,為三生製藥、網易雲音樂、萬國數據-SW、美圖公司、海通恒信。
其中需注意,三生製藥、網易雲音樂、萬國數據-SW、美圖公司這4只個股是從MSCI中國小指中調升至MSCI中國指數的,而中升控股則是從MSCI中國指數調降至MSCI中國小指。
根據歷史經驗,被動資金往往會在生效日前的尾盤進行調倉,以減少指數追蹤誤差,屆時相關個股可能出現異常放量的情況,呈現「探針式」巨額成交。在8月26日尾盤,MSCI中國及中國小指的所有涉及個股常規時段最後一分鍾至集合競價均有明顯異動。
據LiveReport大數據回溯發現,大多數MSCI中國及中國小指納入或剔除個股的尾盤股價波動都能控製在±2%以内,但成交額普遍急劇放大,平均佔個股當日成交的近六成。
在MSCI中國指數的調整中,多數個股尾盤小幅跳漲,但平均漲幅僅約0.5%(僅老鋪黃金跳漲2.12%,以及海信家電小挫1.17%較明顯),指數調整對相關公司短期股價影響比較可控。
然而,相關個股尾盤成交額急劇放大,幾分鍾時間成交額普遍達到了10億港元級别,佔個股當日全天成交額比重達五成以上,部分個股佔比達到八成之多(海信家電達82%,萬國數據-W達80%,網易雲音樂等接近80%)。
舉例來說,作為首次納入MSCI中國指數的標的,地平線機器人-W、老鋪黃金獲納入分别帶來了超23億港元、超14億港元的被動資金一次性買入,只要後續保持不被剔除或大幅調降權重,則這部分全球資金將長期「留在其中」,並伴隨相關ETF的申贖形成「活水」,有利於提升公司股票的長期流動性和投資者結構。
截至8月26日,在追蹤MSCI中國指數的其中一只代表產品安碩中國ETF(2801.HK)中,地平線機器人-W獲得了0.15%的權重配置,持倉市值達3703萬港元;老鋪黃金獲得了0.1%的權重配置,持倉市值達2386萬港元。
MSCI中國小盤股的調整中,股價方面,相關個股股價尾盤平均下跌約0.5%(巨星傳奇小幅跳漲2.77%,潼關黃金、綠色動力環保下挫超過4%較明顯)。
成交額方面,相關個股尾盤成交佔比平均達53%,3只尾盤成交過億(基石藥業-B、和譽-B、映恩生物-B),多數個股尾盤成交佔全天成交比重在50%以内(僅和譽-B、廣深鐵路股份佔82%)。
總體上,MSCI指數調整對於相關個股而言,股價波動影響通常可控,多數時候幅度都控製在±2%以内,但調整帶來的被動資金配置會導致成交量顯著波動,對相關個股流動性會產生明顯影響。
不過,相比於港股通的納入剔除,MSCI等全球指數的調整對於大盤股、中盤股的影響可能更為顯著。
背後原因在於,一方面,港股通的納入剔除門檻並未按規模劃分(儘管恒生綜指有分為大/中/小型股),因此南向資金(包括内地公募、私募及個人投資者)的買賣偏好不會受到權重限製的明顯約束。
另一方面,MSCI指數按規模劃分為各個層級,指數掛鈎資產會隨著「大-中-小-微」的規模逐級遞減,體量越大的企業資金流變動也就更大。此外,不少大型的投資機構,出於流動性考慮會僅投資MSCI全球可投資市場指數(含大中小盤股)或MSCI全球標準指數(僅含大中盤股)。
對於有誌於獲得全球資金配置的企業來說,進入MSCI等全球主流指數將是一個必不可少的選擇。
(来源:财华社)
上一篇新聞
相關文章
- 13小時前
- 營利雙增,股價卻下跌!申洲國際隱憂漸現?
- 13小時前
- 蜜雪、古茗上市首份中報出爐,業績飄紅、股價卻翻綠?
- 13小時前
- 安踏業績韌性不改,「多品牌」野心勃勃
- 14小時前
- 啤酒股中期業績大分化!百威亞太淨利暴跌,燕京啤酒卻狂賺
- 14小時前
- 銀發經濟新時代,陽光保險何以作答?
- 16小時前
- 【港股收評】三大指數表現低迷!物管、醫藥股跌幅居前
- 16小時前
- 美聯:美國減息在即 本港經濟回暖料 全年樓價升3%至5%
- 17小時前
- 【大行評稅變】柏瑞投資:關稅對印度經濟的整體影響有限
- 17小時前
- 將奔赴港股的禾賽,在智駕和機器人賽道「雙線開花」
- 18小時前
- 【A股收評】三大指數跳水,AI軍團仍新高,多股漲超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