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2亿货款难追回,瀚川智能起诉绵阳埃克森及两股东
(来源:储能早知道)
8月1日晚间,科创板上市公司瀚川智能(688022.SH)发布公告,公司已向江苏省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追讨绵阳高新埃克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拖欠的货款及违约金等合计约2.44亿元。
一同被列为被告的还有绵阳埃克森的两位股东——绵阳高新发展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和深圳埃克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这场诉讼将绵阳市曾经的明星项目推上风口浪尖。总投资100亿元的绵阳埃克森新能源项目,曾被当地誉为“建设周期最短、量产线良品率最好和绿色智能水平最高”的标杆工程。
如今却因拖欠设备货款陷入法律纠纷,揭开了新能源产业扩张背后的资金困境。
01 货款拖欠始末
2023年初,储能产业正值投资热潮。2月2日,绵阳埃克森与瀚川智能签订首份《设备采购合同》,为“绵阳1线3Gwh生产线”采购价值3.94亿元的生产设备。
仅仅三个月后,双方再度合作签订第二份合同,由瀚川智能提供价值2600万元的中试线设备。
按照合同约定,瀚川智能如期完成了全部设备的交付。公开信息显示,绵阳埃克森项目从开工到投产仅用时8个月,刷新了当地建设速度纪录。
在最初的合作蜜月期,货款支付基本正常。但自2024年开始,情况急转直下。
截至今年5月21日,绵阳埃克森在首份合同中仅支付货款约1.85亿元(含债务抵扣),拖欠本金高达2.1亿元;第二份合同也拖欠货款2340万元。两份合同合计拖欠本金达2.34亿元。
在多次催收无果后,瀚川智能最终选择诉诸法律。
02 明星项目光环背后
绵阳埃克森新能源项目一度是当地政府的骄傲。项目位于绵阳市高新区,占地约613亩,规划产能18GWh,满产后年产值预计超过120亿元。

作为深圳埃克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绵阳埃克森主攻集中式储能市场,主要产品为大容量方形磷酸铁锂电芯和全极耳大圆柱铁锂电芯。
项目被当地寄予厚望——预计实现税收3亿元,带动就业3000人。2024年底,公司还接连通过“绵阳市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经营势头看似向好。
然而在光鲜外表下,资金问题早已显现。瀚川智能曾在回复年报问询函时透露,由于项目涉及政府拨款未及时下放,绵阳埃克森的付款出现滞后。
03 股东被诉连带责任
此次诉讼的特殊之处在于,瀚川智能不仅起诉了直接交易方绵阳埃克森,还将其两位股东一同告上法庭。
根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数据,股东之一绵阳高新发展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认缴出资1.6亿元,但实缴出资仅为5200万元(另有资料显示为8000万元)。另一股东深圳埃克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也存在出资不足问题。
瀚川智能在起诉书中指出,两家股东“滥用股东地位逾期缴纳认缴出资,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要求两股东在1.08亿元范围内对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这一诉讼策略反映出瀚川智能对绵阳埃克森单独偿债能力的担忧,转而向更有实力的股东追索。
04 瀚川智能的困境
对瀚川智能而言,这笔欠款无异于雪上加霜。2024年,公司营收同比下降约65%,净亏损11.03亿元,陷入上市以来最严峻的业绩困境。
涉案的2.44亿元欠款相当于公司2024年全年营收的一半,对公司财务状况影响重大。截至2024年末,瀚川智能已对该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1.34亿元。
若欠款无法收回,公司将继续计提坏账准备,可能对损益产生进一步不利影响。
这并非瀚川智能近期唯一的货款纠纷。今年5月,该公司已因类似原因起诉宁德时代及其子公司,涉案金额6087.99万元。
此外,储能早知道注意到,公司实控人蔡昌蔚所持股份多次被司法冻结,涉及股权融资、离婚纠纷等,公司已多次提示可能面临控制权变更风险。
截止8月4日收盘,瀚川智能收15.58元,涨幅2.84%,股价创4月以来新高,目前总市值27.40元。
05 行业警示信号
这场诉讼暴露了新能源产业链的脆弱环节。在产能快速扩张期,设备供应商往往需要垫付巨额资金,承担下游客户资金链断裂风险。
本案中的欠款问题恰始于2024年,正值储能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凸显、企业资金压力加剧的时期。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绵阳埃克森拖欠货款期间,该项目仍在2024年底接连获得“绵阳市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这种反差凸显了产业政策与市场现实之间的落差。
目前案件已获江苏省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受理,尚未开庭审理。案件后续的审判结果、判决执行情况均存在不确定性。
---
绵阳埃克森新能源项目的厂房内,价值数亿元的生产设备仍在运转。厂区外的公告栏上,“高新技术企业”的认证标志崭新如初。
而厂区数百公里外,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的立案通知书已经送达。这场诉讼不仅关乎两家企业的命运,更成为观察新能源产业链资金健康的晴雨表。
无论结果如何,这起2.44亿元的货款纠纷已为快速扩张的储能行业敲响警钟——当产能竞赛遇上资金寒冬,谁在为狂欢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