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季度权益类基金加仓科技成长赛道 防御性资产成“压舱石”

2025年07月24日,01时14分56秒 机构观点 阅读 4 views 次

公募基金二季报披露落下帷幕,权益类基金(股票型+混合型)的持仓结构呈现出科技成长赛道强化布局和防御性资产配置升级的特征。公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二季度末,权益类基金(不含QDII基金)重仓持股总市值达2.621万亿元,较一季度末增长2.55%,在市场波动中彰显出结构性配置的活力。

科技主线持续强化

数据显示,截至二季度末,按持股总量统计,权益类基金前十大重仓股分别为紫金矿业东方财富兴业银行招商银行工商银行长江电力中国平安TCL科技分众传媒农业银行

具体来看,二季度权益类基金持仓显著偏向科技成长。从行业配置看,按持股总量统计(下同),通信设备电子元件等AI产业链相关领域获得集中增配,TCL科技以9.75亿股持仓量跻身前十大重仓股,较一季度末持仓总量增长12.2%。

晨星(中国)基金研究中心总监孙珩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一调整契合数字经济与技术创新的长周期机遇,基金管理人正通过“硬科技”布局捕捉通信设备、电子等领域的产业升级红利。

与此同时,港股市场迎来权益类基金的显著增配。石药集团三生制药美图公司等港股上市公司进入权益类基金加仓榜前十,二季度分别获3.44亿股、2.57亿股、2.11亿股增持。此外,在权益类基金加仓总量居前的港股中,还包括TCL电子大麦娱乐京东健康等多家消费行业公司。

深圳市前海排排网基金销售有限责任公司公募产品运营曾方芳表示,权益类基金管理人对港股创新药、互联网、消费等领域的配置比例提升,主要源于对港股市场估值信心,认为这些领域具有较高的成长潜力和市场空间。

曾方芳认为,随着港股市场的逐步回暖,这些优质企业有望获得更多资金的青睐,从而带动其股价进一步上涨。此外,权益类基金通过增配这些领域,也能进一步优化投资组合,降低整体风险,提升收益水平。

孙珩表示,二季度权益类基金对港股相关领域配置提升,可能是对估值修复机会及消费复苏预期的布局。整体来看,这样的调整既兼顾了成长空间,也在寻求估值与业绩的平衡,反映出基金对高景气度领域和潜在修复机会的双重关注。

防御性资产配置升级

除此之外,权益类基金也开启“防御模式”。二季度,权益类基金的管理人对银行板块配置比例提升,兴业银行招商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占据前十大重仓股中四席,合计持仓量达54.86亿股。持仓变动数据显示,基金管理人正进行精细化调仓:民生银行以3.69亿股的加仓总量位居榜首,中信银行兴业银行交通银行江苏银行等股份制银行获增持;非银金融领域,东方财富以21.44亿股持仓量稳居第二,显示财富管理赛道仍获长期看好。

陕西巨丰投资资讯有限责任公司高级投资顾问陈宇恒认为,这种分化体现“低估值+高股息”策略的深化。在无风险利率下行背景下,银行板块作为典型防御性资产,其配置价值从单纯估值修复转向兼顾资产质量改善。

多位受访人士表示,从二季度权益类基金整体重仓变化情况来看,其配置策略显示出对“高景气度领域”与“潜在修复机会”的双重押注。在AI等新兴产业高速发展的浪潮中,科技成长提供进攻弹性;在宏观经济温和复苏背景下,银行等防御性资产构筑安全边际。

(来源:天天基金网)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