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众银行被指业务结构失衡流量红利逐渐消退,营收出现下滑

2025年05月27日,07时16分01秒 国内动态 阅读 61 views 次

微众银行近日公布的年报显示,2024年营业收入约381亿元,同比下降约3%。这是微众银行营业收入近十年来首次下降。对应的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9.03亿元,具备较强的盈利能力,但较上年同期仅增长不到1%,这也是该行自2016年来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首次低于10%。

行业观察人士指出,依托大股东腾讯的社交流量,拥有个人有效客户数 4.24亿,微众银行饱尝流量红利而实现了快速增长。如今,包括国有大行工商银行等纷纷推进数字化转型,流量红利逐渐消退。个人业务高度依赖消费贷,微众银行业务结构失衡,这也为其稳健发展增添了挑战。

微众银行高度依赖吃利差

根据年报,2024年,微众银行实现营业收入381.28亿元,同比下降3.13%;归母净利润109.03亿元,同比增长0.81%。

从公开披露经营业绩数据看,2015年至2024年的10年,微众银行的年度营业收入首度下降。2015年,微众银行尚未实现盈利,从2016年开始,该行归母净利润持续高速增长。2016年至2023年的8个年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最低都超过了21%。2024年,是其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首次低于20%,且低于1%。

从营收构成来看,2024年,微众银行利息净收入301.98亿元,同比增长0.12%,占营业收入的79.20%。此前2021年至2023年,该行利息净收入分别为179.62亿元、249.70亿元、301.62亿元,同比增长33.59%、38.86%、20.79%。

近年来,随着利率下调,利差收窄,传统银行利息净收入普遍承压。2023年、2024年,工商银行利息净收入持续下降。民生银行招商银行的利息净收入也是连续两年下降。数据显示,传统银行净利差绝大多数不到2%。

微众银行的利息净收入为何保持了增长?主要是净利差处于高位。2022年至2024年,该行净利差分别为5.47%、5.93%、5.07%,处于明显高位。导致微众银行营业收入下降的是非利息收入。2024年,该行非利息收入为79.30亿元,同比下降13.79%。2022年、2023年,该行非利息收入分别为103.94亿元、91.99亿元。

非利息收入下降,主要原因是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下降。2024年,其这项收入为65.88亿元,同比下降17.96%。综上所述,微众银行还在靠吃利差。

消费贷款占比 93.6%,微粒贷年化最高利率24%

那么,微众银行为何还能吃利差?这主要有两个关键因素。第一,作为一家互联网银行,微众银行主要依托大股东腾讯的流量优势,通过微信等平台提供金融服务,这使得其客户基础庞大且活跃,有助于吸引更多的贷款业务,获客成本较低;第二,微众银行的核心业务是个人和小微企业贷款,这类业务通常具有较高的利率水平,因为个人和小微企业相对于大型企业来说信用评估较为困难,风险较高,因此利率较高,进而提升了净利差。

微众银行的个人业务中,消费贷是核心业务,2024年末,其个人贷款余额 2166.8 亿元,其中消费贷款占比 93.6%。微粒贷是微众银行的消费贷信贷产品。公开信息显示,微粒贷的年化利率通常在7.2%至24%之间,日利率范围多为0.02%—0.05%(对应年化约7.3%—18.25%)。

在传统银行纷纷发力数字银行的情况下,微众银行的流量红利逐渐消失。不过,也有观察人士指出,高度依赖吃利差的微众银行,仍然拥有明显竞争力。微众银行具备技术创新优势、生态优势。微众银行依托微信和手机QQ的庞大用户基础,形成了强大的用户黏性和储户规模。这使得微众银行在存款定价策略上更具灵活性。

标签: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