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众银行业务结构失衡营收十年首降 启动“新十年”战略谋突围成效待考

2025年05月26日,09时47分39秒 国内动态 阅读 8 views 次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沈右荣

始于2014年,中国民营银行风雨兼程已有十年,发展得怎么样?首家民营银行微众银行的经营现状,或是民营银行发展成果、时下处境的缩影。

根据年报,2024年,微众银行营业收入约381亿元,同比下降约3%。这是微众银行营业收入近十年来首次下降。对应的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简称“归母净利润”)109.03亿元,具备较强的盈利能力,但较上年同期仅增长不到1%,这也是该行自2016年来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首次低于10%。

依托大股东腾讯的社交流量,拥有个人有效客户数 4.24亿,微众银行饱尝流量红利而实现了快速增长。如今,包括国有大行工商银行等纷纷推进数字化转型,流量红利逐渐消退。

个人业务高度依赖消费贷,微众银行业务结构失衡,这也为其稳健发展增添了挑战。

2025年,微众银行启动“新十年”战略,科技输出,国际化,继续提升差异化服务能力,积极寻找突围之路。

高度依赖吃利差

微众银行的经营压力不期而至。

根据年报,2024年,微众银行实现营业收入381.28亿元,同比下降3.13%;归母净利润109.03亿元,同比增长0.81%。

从公开披露经营业绩数据看,2015年至2024年的10年,微众银行的年度营业收入首度下降。2015年,微众银行尚未实现盈利,从2016年开始,该行归母净利润持续高速增长。2016年至2023年的8个年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最低都超过了21%。2024年,是其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首次低于20%,且低于1%。

从营收构成来看,2024年,微众银行利息净收入301.98亿元,同比增长0.12%,占营业收入的79.20%。此前2021年至2023年,该行利息净收入分别为179.62亿元、249.70亿元、301.62亿元,同比增长33.59%、38.86%、20.79%。

近年来,随着利率下调,利差收窄,传统银行利息净收入普遍承压。2023年、2024年,工商银行利息净收入持续下降。民生银行招商银行的利息净收入也是连续两年下降。数据显示,传统银行净利差绝大多数不到2%。

微众银行的利息净收入为何保持了增长?主要是净利差处于高位。

2022年至2024年,该行净利差分别为5.47%、5.93%、5.07%,处于明显高位。

导致微众银行营业收入下降的是非利息收入。2024年,该行非利息收入为79.30亿元,同比下降13.79%。2022年、2023年,该行非利息收入分别为103.94亿元、91.99亿元。

非利息收入下降,主要原因是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下降。2024年,其这项收入为65.88亿元,同比下降17.96%。

综上所述,微众银行还在靠吃利差。

那么,微众银行为何还能吃利差?

这主要有两个关键因素。第一,作为一家互联网银行,微众银行主要依托大股东腾讯的流量优势,通过微信等平台提供金融服务,这使得其客户基础庞大且活跃,有助于吸引更多的贷款业务,获客成本较低;第二,微众银行的核心业务是个人和小微企业贷款,这类业务通常具有较高的利率水平,因为个人和小微企业相对于大型企业来说信用评估较为困难,风险较高,因此利率较高,进而提升了净利差?。

微众银行的个人业务中,消费贷是核心业务,2024年末,其个人贷款余额 2166.8 亿元,其中消费贷款占比 93.6%。

微粒贷是微众银行的消费贷信贷产品。公开信息显示,微粒贷的年化利率通常在7.2%至24%?之间,日利率范围多为0.02%—0.05%?(对应年化约7.3%—18.25%)。

聚焦科技创新主攻普惠

高度依赖吃利差的微众银行,仍然拥有明显竞争力。

2024年,虽然微众银行的营业收入下降、归母净利润大幅失速,但不可否认,该行仍然盈利超过百亿。

作为中国首家互联网银行,微众银行的优势较为明显。

微众银行具备技术创新优势。据估计,微众银行历年科技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 10%左右,公司形成了三大技术护城河:智能风控系统、区块链应用和数字人民币试点。智能风控系统通过200多个维度的用户画像,实现3秒授信决策,风险识别准确率高达99.7%;区块链应用在电子发票存证系统等方面有广泛应用;数字人民币试点在多个城市推出“数字人民币+消费信贷”联动产品?。

据披露,作为国内首家数字银行,微众银行依托自身优势禀赋, 以科技为核心,以普惠为使命,应用数字化手段,在个人金融领域推出了“微粒贷”“微账户”“微车贷”和“微众银行财富 +”等产品,便捷、高效、低成本地为普罗大众提供银行账户、存款理财、小额信贷和支付结算等综合金融服务,累计服务个人客户超过 4.2 亿,普惠特征明显。

截至 2024 年末,“微粒贷”已累计服务超 7000 万借款客户,年内日均发放贷款超 93万笔。

微众银行还拥有?生态优势?。微众银行依托微信和手机QQ的庞大用户基础,形成了强大的用户黏性和储户规模。这使得微众银行在存款定价策略上更具灵活性。

不过,在传统银行纷纷发力数字银行的情况下,微众银行的流量红利逐渐消失。

2025年,微众银行进入了新十年,开启了新战略,成立四大事业群。除了仍然以普惠为使命外,微众银行进一步强调科技创新。

2024年,微众银行成立的微众科技作为境外业务平台,已与印尼、泰国等地的 20 余家机构达成合作意向,推广 Openhive 数字银行底座技术。

国际化、技术输出,微众银行试图寻找新的增长点。

凭借科技优势和下沉市场渗透,微众银行在普惠金融领域建立了领先地位,但高度依赖吃利差,个人业务高度依赖消费贷使得业务结构失衡,新十年,该行能否成功突围,并实现可持续性增长,仍具有不确定性。

责任编辑:张文

标签: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