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既有新的保险系私募证券基金管理人完成备案,也有新的保险系私募基金产品发起设立,还有险企宣布将设立私募证券基金公司……近期,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动态持续刷新,超1700亿元险资“长钱”正加快入市步伐。
自2023年开启试点以来,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规模持续扩大,待第三批600亿元批复完毕,总规模将增加至222...
为什么比亚迪突然再打价格战?

文 | 电厂,作者 | 花子健、翟芳雪,编辑 | 高宇雷
5月22日,比亚迪突然对旗下王朝网和海洋网共计22款车型降价,降幅在1.2万元至5.3万元之间。比亚迪宣布此次补贴降价活动会一直持续到6月底。
这已经是比亚迪三月底至今的第三次降价动作,此次促销则是力度最大的一次。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冠军,比亚迪如此大面积...
高盛敦促投资者买入黄金和石油作为长期对冲工具
高盛集团将黄金(GC=F)和石油(CL=F, BZ=F)列为长期投资组合中对冲通胀的工具,称在市场对美国机构信...
高盛建议买进黄金和石油作为长期对冲
高盛建议,黄金和石油可作为长期投资组合中对抗通胀的工具,并称在外界担心美国机构信誉和原油抵御供应...
中信证券:港股和A股将迎指数牛市 三季度末到四季度或为关键入局时点

2025年5月28日,中信证券2025年资本市场论坛(中期策略会)在上海开幕,会议以“砥砺开新局”为主题,对中美经济、全球宏观与战略格局、A股市场及港美股市场进行中期展望。
截至首日大会中午,现场参会2400多人,在中信证券自有直播平台线上观看1.3万人次。
邹迎光:资本市场生态在经历根本性重塑
中信证券总经理邹迎光...
加速入市!2220亿增量资金来袭 多家中小险企新模式入局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出现“新力量”。
据券商中国记者多方采访了解,与前两批试点多为大型险企不同,第三批试点参与机构有望新增多家中小保险公司。参与试点的险资机构在数量和类型上实现新突破的同时,险资参与试点的模式也将有所创新。
5月7日,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金融监管总局将进...
这些基金经理过去三年超额收益最能打 3只主动权益基金超额收益超80%

财联社5月28日讯(记者李迪)证监会近日发布的《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对三年以上产品业绩显著超过业绩比较基准的基金经理,可以合理适度提高其绩效薪酬。
在过去三年中,股市波动较大,基金经理投资难度也提升,但依然有基金经理实现了较高的超额收益,有望迎来加薪。
具体来看,截至4月30日,共有3只...
万亿巨头出手备案!第二批险资长期股票投资试点来袭

第二批险资长期股票投资试点,传来大消息。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披露了最新一批完成备案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名单,有一家名叫“泰康稳行(武汉)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泰康稳行)的机构引发关注,其由泰康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泰康资产)全资持股。
据了解,泰康稳行将作为基金...
白宫关税威胁似乎只是虚张声势?美股反弹但分析人士保持谨慎
周二,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从欧盟进口商品征收50%巨额关税的威胁做出180度大转弯后,美股上涨。道琼斯指...
连平:提振消费需要资本市场持续向好

2024年三季度末以来,国内出台了一系列重磅政策,以求提振消费来稳定经济增长。在外部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大幅上升的环境下,今年的重要工作是有效促进内需发展,提振消费必然成为首要任务。
消费是收入的函数,提振消费的重要前提是改善居民收入。一个时期以来,促销费政策力度不断加大但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走低,成为...
NEW 多家银行理财产品下调基准利率 专家建议——资产配置可转向多元化布局
5月初,央行宣布降准降息向市场释放大量流动性,带动市场利率走低,整体营造较为宽松货币市场环境。在降...
全球顶尖投资机构集体发声!共话“全球资产配置与中国机遇”

全球经济格局深刻变革、地缘政治复杂多变。在此背景下,如何进行有效的资产配置,如何把握中国市场的独特机遇,成为当前投资界最为关注的焦点。
5月20日,由中国基金报主办的首届全球资产管理论坛在深圳举行。论坛圆桌讨论环节聚焦“全球资产配置与中国机遇”。中国基金报邀请顶尖的投资研究专家、资产管理机构管理者,就...
Kraken 与 Backed 及 Solana 基金会合作推出 xStocks,旨在提供代币化的美国股票和 ETF 投资机会
比推消息,Kraken 宣布与代币化股票发行商 Backed 以及 Solana 基金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推出 x...
桂浩明:蓝筹独木难支 尚需科技助攻 A股市场应适当提高风险偏好
在几经震荡拉锯之后,上周三,上证指数向上突破,站上了3400点,盘中创出了去年12月13日以来的新高,较...
600亿险资长钱将批,而减持套现&量化博弈加剧,流动性的“秤砣”谁来平衡?丨大事件必读

导读:
一、长线资金
第三批600亿元的保险资金长期投资即将批复,前三批资金规模合计达2220亿元。截至2025年3月,鸿鹄基金一期500亿资金已悉数落地。第二批共计1120亿元险资长投改革试点获得批复,投资范围为中证A500指数成分股中,符合条件的大型上市公司A+H股。叠加最新一批,目前已有1720亿元险资“长钱”...
鸿鹄基金二期将发起设立 保险资金入市节奏提速

5月22日,新华保险发布公告称,当日该公司签署相关基金合同,基金管理人国丰兴华将发起设立鸿鹄基金二期,基金成立规模为200亿元,新华保险出资100亿元认购私募基金份额。
据悉,鸿鹄基金二期属于第二批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项目,投资范围主要集中于中证A500指数成分股中符合条件的大型上市公司A+H股。截至目前,已...
刘宇接任!兴证资管原董事长孙国雄到龄离任

5月22日,兴证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兴证资管”)公告称,董事长孙国雄到龄,按规定退居二线转任业务巡视员,其接任者为兴证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兴证投资”)原执行董事兼总裁刘宇。
刘宇具有丰富的金融行业从业经历。其于1991年7月参加工作,曾任山东汇德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上海证券交易所财务部副总监、西...
险资再出手,认购100亿元!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再迎新进展。
新华保险出资100亿元认购私募基金份额
5月22日,新华保险发布公告称,公司与基金管理人国丰兴华及基金托管人广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行签署《国丰兴华鸿鹄志远二期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基金合同》。
根据基金合同,国丰兴华将发起设立国丰兴华鸿鹄志远二期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暂...
港股IPO近一年募资1450亿港元 融资前十大公司吸金超千亿
香港资本市场正迎来新一轮IPO热潮。
数据显示,近一年港股IPO募资总额达1450亿港元,同比激增2.7倍。...
港股IPO近一年募资1450亿港元,融资前十大公司吸金超千亿

香港资本市场正迎来新一轮IPO热潮。
Wind数据显示,近一年港股IPO募资总额达1450亿港元,同比激增2.7倍。宁德时代(03750.HK)、美的集团(00300.HK)募资额领跑,首发募资额排名前十的IPO多来自内地,合计贡献了75%的融资规模。
第一财经注意到,“A+H”双资本市场平台成为龙头企业全球化布局的关键跳板。恒...
又一位绩优基金经理离职,公募“造星”退潮
近期,知名绩优基金经理鲍无可卸任全部在管产品,并从景顺长城基金离职,这一举动引起了业内的广泛关注...
美国股市:标普500指数止步六连涨 投资者评估财报表现和利率前景
在连续六个交易日上涨后,美国股市周二下跌,投资者审视企业财报并从美联储官员的讲话中寻找未来利率走...
KKR:美债作为投资组合“减震器”的效力渐失 美元被高估约15%
KKR & Co.认为,美国政府债券不再发挥高风险资产有效对冲工具的效力,给全球投资者带来挑战,促使...
险资再掀举牌潮!全年已举牌16次几乎都是港股 详解此轮举牌三大特征
近日险资又掀起一次举牌潮,仅这周以来就有三起举牌事件,而且对象都是H股。5月19日,平安人寿在保险...
阳光保险拟设私募基金 我国险资长投试点规模将达2220亿
在监管持续引导下,保险资金加快入市步伐。阳光保险日前宣布将设立200亿元私募基金,参与保险资金长期...
【钛晨报】推动首都金融高质量发展,潘功胜、李云泽、吴清等最新发声;宁德时代公布H股发售价:厘定为每股H股263.00港元;英伟达将调整对华芯片出口

【钛媒体综合】5月16日,北京市委书记尹力围绕“服务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建设,推动首都金融高质量发展”调查研究,并召开金融工作座谈会。尹力指出,要深化北交所改革,不断完善制度设计,实现健康快速发展。落实好北交所深改19条,推动上市企业扩围提质。
潘功胜指出,强化北京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功能,是党中央...
中国人保和中意资产合作设立百亿级私募基金
市场日前又迎来一只险资背景的百亿级私募基金。北京保实诚源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北...
港股ETF领涨两市 科技板块获基金经理持续看好

上周(5月12日至16日),ETF份额减少319.47亿份,最新为27526.91亿份;总规模减少65.23亿元,最新为41120.14亿元。
ETF市场资金净流出318.31亿元。分类型来看,上周债券型基金获资金净流入90.48亿元之外,其余类型基金均为净流出。QDII基金和股票型基金的资金分别净流出38.87亿元和322.41亿元。
港股ETF领涨两市
据证券...
重庆证监局出手处罚“有偿荐股”,这五种隐蔽欺诈方式要小心了

重庆证监局近日对未取得证券从业资格的个人陈勇采取警示函监管措施,因其通过有偿荐股涉嫌非法证券投资咨询活动,引发市场关注。
根据《证券、期货投资咨询管理暂行办法》,任何未经许可从事有偿投资咨询的行为均属违法,陈勇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提供荐股服务并收取费用,触碰监管红线。同时记者广泛了解发现,非从业人员...
霸榜!可转债成为债基投资“锋利的矛” 年内收益最高“飙”至13.81%
少数派报告-全球投资导向
我们将专门针对全球的经济政治状况,做最及时的分析与资讯共享。 同时将对国内的市场做适度的点评,提供各类关键分析资讯 我们的口号是:金钱永不眠!

Privacy Policy · Terms of Service ·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14-2022 少数派报告 保留所有权利 (Registered:USA CA Fremont 94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