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资活水入市来 超1700亿元“长钱”正在路上

险资活水入市来 超1700亿元“长钱”正在路上
既有新的保险系私募证券基金管理人完成备案,也有新的保险系私募基金产品发起设立,还有险企宣布将设立私募证券基金公司……近期,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动态持续刷新,超1700亿元险资“长钱”正加快入市步伐。 自2023年开启试点以来,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规模持续扩大,待第三批600亿元批复完毕,总规模将增加至222...
2025年05月30日,01时58分 机构观点 阅读 53 views 次

为什么比亚迪突然再打价格战?

为什么比亚迪突然再打价格战?
文 | 电厂,作者 | 花子健、翟芳雪,编辑 | 高宇雷 5月22日,比亚迪突然对旗下王朝网和海洋网共计22款车型降价,降幅在1.2万元至5.3万元之间。比亚迪宣布此次补贴降价活动会一直持续到6月底。 这已经是比亚迪三月底至今的第三次降价动作,此次促销则是力度最大的一次。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冠军,比亚迪如此大面积...
2025年05月29日,19时34分 科技新知 阅读 40 views 次

中信证券:港股和A股将迎指数牛市 三季度末到四季度或为关键入局时点

中信证券:港股和A股将迎指数牛市 三季度末到四季度或为关键入局时点
2025年5月28日,中信证券2025年资本市场论坛(中期策略会)在上海开幕,会议以“砥砺开新局”为主题,对中美经济、全球宏观与战略格局、A股市场及港美股市场进行中期展望。 截至首日大会中午,现场参会2400多人,在中信证券自有直播平台线上观看1.3万人次。 邹迎光:资本市场生态在经历根本性重塑 中信证券总经理邹迎光...
2025年05月29日,04时46分 机构观点 阅读 57 views 次

加速入市!2220亿增量资金来袭 多家中小险企新模式入局

加速入市!2220亿增量资金来袭 多家中小险企新模式入局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出现“新力量”。 据券商中国记者多方采访了解,与前两批试点多为大型险企不同,第三批试点参与机构有望新增多家中小保险公司。参与试点的险资机构在数量和类型上实现新突破的同时,险资参与试点的模式也将有所创新。 5月7日,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金融监管总局将进...
2025年05月28日,17时47分 机构观点 阅读 66 views 次

这些基金经理过去三年超额收益最能打 3只主动权益基金超额收益超80%

这些基金经理过去三年超额收益最能打 3只主动权益基金超额收益超80%
财联社5月28日讯(记者李迪)证监会近日发布的《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对三年以上产品业绩显著超过业绩比较基准的基金经理,可以合理适度提高其绩效薪酬。 在过去三年中,股市波动较大,基金经理投资难度也提升,但依然有基金经理实现了较高的超额收益,有望迎来加薪。 具体来看,截至4月30日,共有3只...
2025年05月28日,17时32分 机构观点 阅读 53 views 次

万亿巨头出手备案!第二批险资长期股票投资试点来袭

万亿巨头出手备案!第二批险资长期股票投资试点来袭
第二批险资长期股票投资试点,传来大消息。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披露了最新一批完成备案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名单,有一家名叫“泰康稳行(武汉)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泰康稳行)的机构引发关注,其由泰康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泰康资产)全资持股。 据了解,泰康稳行将作为基金...
2025年05月28日,16时56分 机构观点 阅读 32 views 次

连平:提振消费需要资本市场持续向好

连平:提振消费需要资本市场持续向好
2024年三季度末以来,国内出台了一系列重磅政策,以求提振消费来稳定经济增长。在外部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大幅上升的环境下,今年的重要工作是有效促进内需发展,提振消费必然成为首要任务。 消费是收入的函数,提振消费的重要前提是改善居民收入。一个时期以来,促销费政策力度不断加大但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走低,成为...
2025年05月26日,21时03分 投资建议 阅读 65 views 次

全球顶尖投资机构集体发声!共话“全球资产配置与中国机遇”

全球顶尖投资机构集体发声!共话“全球资产配置与中国机遇”
全球经济格局深刻变革、地缘政治复杂多变。在此背景下,如何进行有效的资产配置,如何把握中国市场的独特机遇,成为当前投资界最为关注的焦点。 5月20日,由中国基金报主办的首届全球资产管理论坛在深圳举行。论坛圆桌讨论环节聚焦“全球资产配置与中国机遇”。中国基金报邀请顶尖的投资研究专家、资产管理机构管理者,就...
2025年05月25日,13时39分 机构观点 阅读 100 views 次

600亿险资长钱将批,而减持套现&量化博弈加剧,流动性的“秤砣”谁来平衡?丨大事件必读

600亿险资长钱将批,而减持套现&量化博弈加剧,流动性的“秤砣”谁来平衡?丨大事件必读
导读: 一、长线资金 第三批600亿元的保险资金长期投资即将批复,前三批资金规模合计达2220亿元。截至2025年3月,鸿鹄基金一期500亿资金已悉数落地。第二批共计1120亿元险资长投改革试点获得批复,投资范围为中证A500指数成分股中,符合条件的大型上市公司A+H股。叠加最新一批,目前已有1720亿元险资“长钱”...
2025年05月24日,07时57分 科技新知 阅读 56 views 次

鸿鹄基金二期将发起设立 保险资金入市节奏提速

鸿鹄基金二期将发起设立 保险资金入市节奏提速
5月22日,新华保险发布公告称,当日该公司签署相关基金合同,基金管理人国丰兴华将发起设立鸿鹄基金二期,基金成立规模为200亿元,新华保险出资100亿元认购私募基金份额。 据悉,鸿鹄基金二期属于第二批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项目,投资范围主要集中于中证A500指数成分股中符合条件的大型上市公司A+H股。截至目前,已...
2025年05月23日,05时02分 机构观点 阅读 30 views 次

刘宇接任!兴证资管原董事长孙国雄到龄离任

刘宇接任!兴证资管原董事长孙国雄到龄离任
5月22日,兴证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兴证资管”)公告称,董事长孙国雄到龄,按规定退居二线转任业务巡视员,其接任者为兴证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兴证投资”)原执行董事兼总裁刘宇。 刘宇具有丰富的金融行业从业经历。其于1991年7月参加工作,曾任山东汇德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上海证券交易所财务部副总监、西...
2025年05月23日,05时37分 机构观点 阅读 48 views 次

险资再出手,认购100亿元!

险资再出手,认购100亿元!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再迎新进展。 新华保险出资100亿元认购私募基金份额 5月22日,新华保险发布公告称,公司与基金管理人国丰兴华及基金托管人广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行签署《国丰兴华鸿鹄志远二期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基金合同》。 根据基金合同,国丰兴华将发起设立国丰兴华鸿鹄志远二期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暂...
2025年05月23日,00时32分 机构观点 阅读 56 views 次

港股IPO近一年募资1450亿港元,融资前十大公司吸金超千亿

港股IPO近一年募资1450亿港元,融资前十大公司吸金超千亿
香港资本市场正迎来新一轮IPO热潮。 Wind数据显示,近一年港股IPO募资总额达1450亿港元,同比激增2.7倍。宁德时代(03750.HK)、美的集团(00300.HK)募资额领跑,首发募资额排名前十的IPO多来自内地,合计贡献了75%的融资规模。 第一财经注意到,“A+H”双资本市场平台成为龙头企业全球化布局的关键跳板。恒...
2025年05月21日,21时45分 国内动态 阅读 46 views 次

【钛晨报】推动首都金融高质量发展,潘功胜、李云泽、吴清等最新发声;宁德时代公布H股发售价:厘定为每股H股263.00港元;英伟达将调整对华芯片出口

【钛晨报】推动首都金融高质量发展,潘功胜、李云泽、吴清等最新发声;宁德时代公布H股发售价:厘定为每股H股263.00港元;英伟达将调整对华芯片出口
【钛媒体综合】5月16日,北京市委书记尹力围绕“服务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建设,推动首都金融高质量发展”调查研究,并召开金融工作座谈会。尹力指出,要深化北交所改革,不断完善制度设计,实现健康快速发展。落实好北交所深改19条,推动上市企业扩围提质。 潘功胜指出,强化北京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功能,是党中央...
2025年05月19日,07时12分 科技新知 阅读 44 views 次

港股ETF领涨两市 科技板块获基金经理持续看好

港股ETF领涨两市 科技板块获基金经理持续看好
上周(5月12日至16日),ETF份额减少319.47亿份,最新为27526.91亿份;总规模减少65.23亿元,最新为41120.14亿元。 ETF市场资金净流出318.31亿元。分类型来看,上周债券型基金获资金净流入90.48亿元之外,其余类型基金均为净流出。QDII基金和股票型基金的资金分别净流出38.87亿元和322.41亿元。 港股ETF领涨两市 据证券...
2025年05月19日,02时12分 机构观点 阅读 43 views 次

重庆证监局出手处罚“有偿荐股”,这五种隐蔽欺诈方式要小心了

重庆证监局出手处罚“有偿荐股”,这五种隐蔽欺诈方式要小心了
重庆证监局近日对未取得证券从业资格的个人陈勇采取警示函监管措施,因其通过有偿荐股涉嫌非法证券投资咨询活动,引发市场关注。 根据《证券、期货投资咨询管理暂行办法》,任何未经许可从事有偿投资咨询的行为均属违法,陈勇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提供荐股服务并收取费用,触碰监管红线。同时记者广泛了解发现,非从业人员...
2025年05月18日,13时05分 机构观点 阅读 41 views 次

霸榜!可转债成为债基投资“锋利的矛” 年内收益最高“飙”至13.81%

霸榜!可转债成为债基投资“锋利的矛” 年内收益最高“飙”至13.81%
今年以来,部分债券型基金的业绩表现亮眼。据中国证券报记者统计,共有25只债基产品(不同份额分开计算,下同)收益超过5%,其中有5只债基产品收益超过8%,收益榜榜首的债基产品收益超过13%。 这些绩优债基,大多重点配置“含权”资产——可转债,甚至不少绩优债基本身就是可转债基金。可转债成为债基投资“锋利的矛”! 年...
2025年05月18日,13时29分 机构观点 阅读 40 views 次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