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银行理财产品下调基准利率 专家建议——资产配置可转向多元化布局
5月初,央行宣布降准降息向市场释放大量流动性,带动市场利率走低,整体营造较为宽松货币市场环境。在降准降息的影响下,银行理财市场的调整紧随而来。分析人士指出,展望后市,由于在存款利率持续走低,居民家庭资产配置应从单一储蓄转向多元化布局。
及时调降基准
反映当前的合理收益预期
据了解,仅5月7日央行宣布降准降息以来,就有超百只理财产品密集下调基准利率,当中包括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以及城商行理财子公司。
如兴银理财天天万利宝稳利1号净值型理财产品B款业绩比较基准调整的公告显示,原业绩比较标准年化2.10%~4.05%现调整为年化1.50%~2.50%,变更后的业绩比较基准生效日为5月14日。
中银理财已于5月17日起调整中银理财—稳富(季增益)008产品A份额业绩比较基准,业绩比较基准从1.70%~3.20%下调至1.10%~3.10%。
招银理财发布公告指出,调整招银理财招睿活钱管家(添益)1号固定收益类理财计划的业绩比较基准,5月19日起该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为“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7天通知存款利率”,调整前业绩比较基准在2.35%~3.50%。
从全行业来看,普益标准监测数据显示,2025年4月全市场共新发了2737款理财产品,其平均业绩比较基准为2.12%,环比下跌0.02个百分点;2045款为封闭式产品,其平均业绩比较基准为2.61%,环比下跌0.08个百分点。
银行理财收益或将进一步走低
在2025年5月央行实施的降准降息政策组合拳后,银行理财市场将面临一系列的核心挑战。一是降息直接导致债券收益率和同业存单利率走低,使得固收类理财产品收益进一步缩水;二是理财客户多为保守型投资者,对收益率下行较为敏感,但银行存款利率下行节奏与幅度存在滞后,导致银行净息差进一步压缩。
不过,由于降准释放的超万亿元长期资金,叠加股市波动,可能推动低风险理财规模阶段性扩张。普益标准研究员黄诗慧对信息时报记者分析指出,降息直接压低市场利率水平,导致债券、同业存单等固收类资产收益率下降,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随之降低。银行理财机构可能加快向“固收+”等多元化策略转型,通过增加权益、衍生品等资产比例提升收益。展望今后,在收益方面,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水平可能面临进一步压缩,固收类产品的收益率中枢或将持续走低。在期限方面,短期限产品占比或将持续提升,以满足投资者对流动性的需求。在产品类型方面,银行理财产品的类型将更加多元化,例如低波动稳健型产品、特色主题产品(如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等),以此适应不同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和收益需求。
建议
家庭资产可如此配置
普益标准方面分析指出,在存款利率持续走低的背景下,居民家庭资产配置应从单一储蓄转向多元化布局:
1、优化基础资产结构:一方面,由于存款利率持续下行,可适度降低银行存款配置比例,或关注大额存单、结构性存款等收益更高的存款类产品。另一方面,完善低风险投资替代方案,关注国债、货币基金、短债基金、低风险银行理财产品等领域,兼顾流动性与略高于存款的收益。
2、适度提升权益类资产配置:一方面,可以选择通过长期定投的方式投资指数基金或ETF,在参与股市长期增长的同时,分散个股风险,并借助定投平滑波动。另一方面,适度参与股票投资,聚焦高股息、低估值蓝筹股,获取股息收益与估值修复双重机会。同时,还可关注权益类银行理财产品,但需注意的是,权益类资产投资通常风险较高,投资者应根据个人风险承受能力进行合理选择。
3、另类资产补充:在国内外经济发展不确定性加大的背景下,可适度配置黄金资产或挂钩黄金的ETF和银行理财产品。
4、保障型资产配置:为了增强家庭抗风险能力,可以关注保险产品,适度增配重疾险、医疗险等保障型保险,避免突发风险侵蚀家庭资产。同时,年金险/增额终身寿险可锁定长期利率,但需关注流动性约束。
5、动态策略与风险控制:坚持分散投资原则,通过跨资产类别、跨行业的多元化组合,分散非系统性风险。同时,结合市场变动情况,定期审视并调整家庭资产配置,保证资产配置匹配当下家庭需要。
(来源:天天基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