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资持续推进“长钱长投” 私募证券投资项目加速落地
近日,阳光保险发布公告称,其旗下子公司阳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阳光人寿”)与基金管理人阳光恒益(青岛)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阳光恒益”)以及基金托管人招商银行青岛分行已签署基金合同。这意味着,此前阳光人寿拟出资200亿元参与投资的试点基金项目迈入实质性落地阶段。
受访专家表示,险资通过私募基金等长期股权投资形式加大权益类资产配置,有助于平滑利润波动、稳定市场并增强投资者信心,真正实现“长钱长投”。
增配权益类资产
阳光保险公告显示,今年9月8日,基金管理人阳光恒益已完成工商注册。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披露信息显示,阳光恒益已于今年10月31日完成备案登记,其实际控制人为阳光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阳光资管”),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
此前在今年5月份,阳光保险发布公告,其附属公司阳光资管拟发起设立全资附属公司作为基金管理人,并由基金管理人发起设立阳光和远私募证券投资基金。阳光保险附属公司阳光人寿拟出资人民币200亿元投资试点基金份额,占其总发售份额的100%,资金拟根据基金相关法律文件分期缴纳。
随着险资长期投资改革试点的推进,保险系私募基金公司与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产品数量逐步增多,险资对权益类投资的配置占比也在持续加大。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人身险公司和财险公司对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等权益类资产的配置占比,较今年二季度末进一步提升。其中,财险公司对股票、证券投资基金和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配置占比均较二季度末增长,其中股票配置占比增长最多,达0.41个百分点;人身险公司对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的账面余额配置占比各增加1.31个百分点和0.73个百分点。
对此,广东凯利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总裁张令佳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新的IFRS9(《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实施后,股票市值的波动将直接影响利润表。因此,险资通过私募基金等长期股权投资形式,可以对基金进行权益法核算,从而减缓市值对报表的直接影响。这类多样化的股权投资形式使险资的决策更加灵活,在市场上升期,可更多选择能够将公允价值变动体现到账面的投资工具,而在市场下行或震荡期,则可更多选择权益法核算工具。
重仓工业、能源等领域个股
从险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重仓股来看,工业、公用事业、能源行业等领域的上市公司是险资重仓的主要标的,其中不少为高股息个股。
以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成立的国丰兴华(北京)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为例,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其设立的国丰兴华鸿鹄志远二期重仓了中国神华和中国石油,其股息率(TTM)分别为7.7%和4.69%;国丰兴华鸿鹄志远三期1号重仓了大秦铁路、中国石化、泸州老窖和国投电力,其股息率均在3%以上;国丰兴华鸿鹄志远三期2号重仓了国投电力。从行业分布来看,能源行业与公用事业行业的个股占比较多。
对此,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保险咨询主管合伙人周瑾表示,受险资长周期、大体量的资金特点影响,险资普遍偏好经营稳健、股票流动性好、股息率较高、分红稳定且具有升值空间的个股。
此前,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也表示,鸿鹄基金三期将始终如一地秉持市场化、法治化和“长钱长投”原则及方案框架,坚持保险资金长期资本属性,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理念看待资本市场大势,投资并长期持有公司治理良好、经营运作稳健、股息相对稳定、股票流动性相对较好,且具备良好股息回报的大盘蓝筹公司股票,进一步减少股价短期波动对保险公司财务报表的影响,促进实现长期、稳定、可持续的投资收益。
就险资加大权益类投资的影响,张令佳表示,对资本市场而言,险资规模大、期限长,加大权益类资产配置并丰富投资工具,有助于真正实现“长钱长投”。对实体产业而言,险资加速入市能够稳定市场,增强投资者信心,从而使市场发展趋向健康,为新质生产力融资创造有利条件,也有利于提升市场效率和快速发现价值。
(来源:天天基金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