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股东一年三度减持中国西电,带崩电网设备板块

2025年11月23日,17时55分54秒 国内动态 阅读 5 views 次

近日,特高压龙头上市公司中国西电(601179.SH)发布的一则股东减持公告,在资本市场上掀起了波澜。公告显示,持有公司7%股份的第五大股东GE SMALLWORLD(SINGAPORE)PTE LTD(下称“通用电气新加坡”),拟减持不超过1.54亿股。以公告当日收盘价粗略计算,此番减持套现规模最多约13.6亿元,这是通用电气新加坡近一年来第三次减持中国西电。

市场对此反应迅速且剧烈,公告次日(11月21日),中国西电股价跳空低开,收盘跌停报7.96元,全周累计跌幅高达14.6%。

此次减持的时点也颇受市场关注,其发生在中国西电及整个电网设备板块经历大幅上涨之后。自今年4月至11月,申万电网设备指数一路高歌猛进,在本月初刚刚创下十年新高。然而,紧随中国西电股东减持消息,板块整体大幅回调,本周指数下跌10%,近两周回撤达16%,板块内多家龙头公司股价周内重挫超过10%。

外资股东在股价高位区域的精准减持,是否预示着其判断上市公司乃至整个电网设备板块的估值水平已达阶段高位?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加速的行业背景下,板块是迎来了健康的估值回调,还是基本面支撑的松动?

外资股东获利了结,板块估值高企引关注

通用电气新加坡计划减持中国西电的股份全部来源于其2016年参与的定增发行,当时每股发行价为4.4元。该股东计划在2025年12月12日至2026年3月11日的三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与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中国西电总股本3%的股份,即不超过1.54亿股,按照公告日收盘价8.84元计算,减持金额最多约13.6亿元。

公告中明确提及,通用电气新加坡此前关于持股锁定期等承诺“均已到期”,减持原因为“自身经营发展需要”。

此次减持是通用电气新加坡自成为中国西电股东以来,第三次减持中国西电,三次减持均发生在最近一年,可见投资退出步伐加速。

根据第一财经梳理,通用电气新加坡在2024年进行了首次减持,当年11月完成减持1.54亿股,减持比例3%(占总股本),套现12.23亿元。第二次为今年2月,通用电气新加坡计划再减持1.54亿股,完成减持1.02亿股后便提前终止了减持计划,套现6.48亿元。

中国西电作为国内特高压和电网设备领域的头部企业,其股价在2025年以来伴随新型电力系统概念的升温,已积累了显著涨幅。10月27日~11月7日,中国西电股价加速冲高,两周内涨超40%,盘中最高达11.08元,创下2015年6月以来的高点。

市场此次之所以反应强烈,关键在于减持的时点与规模。通用电气新加坡作为产业资本背景的外资股东,其连续的减持动作被视为一个强烈信号——即便看好中国电力设备的长期发展,但站在当前时点,这可能反映其认为公司股价已充分甚至过度反映了未来预期,估值吸引力下降,因此选择在高位减持部分持股以锁定投资利润。

长周期景气依旧,短周期面临业绩验证

中国西电作为板块权重股,减持预案如同推倒了第一张多米诺骨牌,本周电网设备板块指数重挫9.92%,创下2024年2月以来单周最大跌幅,板块龙头个股普遍大跌,137只个股平均下跌10%,15只个股周跌幅超过15%,中能电气(300062.SZ)、金盘科技(688676.SH)、四方股份(601126.SH)、中国西电等领跌。

电网设备的这轮下跌并非没有征兆,申万电网设备指数在11月7日创下2015年6月以来的最高点(6040.56点),这也是该指数的历史次高,有21只个股股价在最近30个交易日内刷新历史高点。电网设备指数创新高后就进入单边下跌趋势,11月10日至今,10个交易日累计下跌13.88%,较高点回撤15.9%,其间个股平均跌超13%。

市场分析认为,电网设备指数创下历史次高,累积了较高获利盘且蕴含了较大的技术性回调压力,叠加大盘近期显著回调,触发了整个板块的获利盘集中涌出,板块显著回调也表明市场开始重新评估电网设备板块在经过连续大涨后的估值性价比,业绩增速能否匹配当前估值水平?

从机构研报和宏观政策视角看,电网设备行业的长期成长逻辑依然稳固。我国正处于新型电力系统的加速转型期,“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持续提高新能源供给比重,着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以支撑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为主要目标。新型电力系统需求稳步增长,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不断加大投资,包括加快建设特高压和超高压等骨干网架,并聚焦数智化电网建设。

以特高压为例,国家电网计划“十五五”期间特高压直流开工20条以上,交流项目年均3个,总投资超8000亿元,重点支撑西北“沙戈荒”基地外送及“三华”(华北—华中—华东)同步电网。配电网方面,国家电网将实施配电网智能化改造升级,推动配电网智能化、柔性化改造。

尽管国内电网基础建设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行业景气度有望延续,但其本身的投资增速很少出现大幅骤增的情形。“2022年以来,国内电网设备景气度一直较高,由多种因素导致,包括新能源大量并网、海外老旧电网改造、国网投资提速等。总的来看,这一轮产业驱动主要是由于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产能提升带来的需求增长,这与历史上房地产改革、大基建、高铁建设高峰期等产业驱动周期类似,都会为电网设备行业贡献一定的额外增速。但电网投资的节奏跟随宏观经济发展,即便单一年度的增速略高于经济增速,也是因为行业的逆周期调节属性。电网本身不是一个投资与需求快涨快跌的行业,稳中有增是主要特征。”某电新分析师对记者说。

中金公司的研报称,展望“十五五”,考虑到特高压、主网与配电网建设需求,预计全国电网投资规模有望达到4.1万亿元以上,复合增速有望达到5%~6%。投资侧重于主干网架加强与配电网智能化改造。

举报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