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全球研究显示:83% 受测城市夜间高温风险攀升,热浪愈加频发、体感温度愈加酷热

2025年11月21日,03时43分08秒 美国动态 阅读 3 views 次

华盛顿, Nov. 21, 2025 (GLOBE NEWSWIRE) -- 当各国领导人持续关注如何避免突破《巴黎协定》设定的 +1.5°C 升温阈值时,一项针对全球 100 个主要城市极端夏季天气状况的全新大规模科学研究表明,在酷热天气持续期间,多座全球城市的最低夜间气温正以高出日间平均最高气温 10 倍的速度攀升。

这项由 Climate Resilience for All 开展的研究《极端高温与缩减的昼夜温差:全球闷热气团特征及频率评估》,分析了 1994 年至 2024 年这 30 年间的气象数据,重点关注对人类健康危害最大的两类天气状况(即“气团”):高温干燥的“干热带”(DT)天气,以及高温潮湿的“湿热带”(MT)天气。

传统上,热暴露的测量主要基于日间最高气温和不断上升的“平均”气温两项数据。 这项研究明确指出,针对极端高温采取预防和应对措施已刻不容缓,且必须充分考虑并积极应对夜间气温升高这一迅速升级的威胁。

可通过此链接访问全球、各地区以及各城市层面的可视化数据。

分析发现:

全球大部分地区的夜间气温上升,而日间最高气温与夜间最低气温之间的温差则在缩小

  • 研究显示,83% 的城市正在经历夜间气温持续升高的现象。
  • 澳大利亚墨尔本(干热带)的夜间气温上升速度最快,达每 5.36 年升高 1℃;阿联酋迪拜(湿热带)次之,也达到了每 8.81 年升高 1℃ 的水平。
    • 湿热带气候条件下,圣玛丽亚、阿平顿、首尔、撒马尔罕、巴黎、科威特城、波特兰和阿巴丹等地的昼夜温差缩减幅度最为显著。 各地区出现温差缩减现象的城市数量分布如下:
      • 非洲:15 座城市中有 13 座出现该现象。
      • 亚洲:22 座城市中有 18 座出现该现象。
      • 中南美洲:11 座城市中有 10 座出现该现象。
      • 欧洲:12 座城市中有 7 座出现该现象。
      • 中东:5 座城市全部出现该现象。
      • 北美洲:16 座城市中有 14 座出现该现象。
      • 大洋洲:11 座城市中有 9 座出现该现象。
    • 干热带天气条件下,墨尔本、阿加迪尔、首尔、孟买、开罗、卢克索、科威特城和圣地亚哥等地的昼夜温差缩减幅度最为显著。 各地区出现温差缩减现象的城市数量分布如下:
      • 非洲:14 座城市中有 10 座出现该现象。
      • 亚洲:22 座城市中有 13 座出现该现象。
      • 中南美洲:11 座城市中有 7 座出现该现象。
      • 欧洲:6 座城市中有 4 座出现该现象。
      • 中东:7 座城市中有 6 座出现该现象。
      • 北美洲:14 座城市中有 11 座出现该现象。
      • 大洋洲:9 座城市中有 5 座出现该现象。
      • 部分地区显示出较弱的差异性,这可能是因为在我们所评估的这些地区城市中,干热带气候类型很少出现。

极端高温天数频率的增加

  • 在 30 年的研究期里,中南美洲、大洋洲和非洲的夏季湿热带气候模式出现频率的增幅接近或超过 50%,而在全球范围内则增长了 37%。
  • 干热带气候模式在同期增长了 13%,其中澳大利亚的增幅最大,达到了 29%。

气候学家、Climate Resilience for All 首席高温科学顾问兼本研究主要作者 Larry Kalkstein 表示:“在这项分析之前,我们并不知道在最危险气团中,夜间气温的上升速度有多快。 我们必须理解夏季高温——正是这种高温将许多人送进了急诊室——正在如何变化,以及我们在讨论这一问题时忽视了什么。”

“我们希望这份分析报告能推动城市和卫生领域的领导人紧急拓展视野,全面认识对全天候高温危机的本质。 这项研究揭示了我们在理解极端高温方面的一个关键盲区。”Climate Resilience for All 首席执行官 Kathy Baughman McLeod 表示。

夜间高温会阻碍人体降温,增加中暑、脱水和心血管系统超负荷的风险。 当睡眠受到高温干扰时,人体便丧失了从日间热暴露中恢复过来的能力,从而加剧患病和死亡的风险——对老年人、女性以及居住在通风不良房屋中的人群而言尤为如此。

现有的高温预警系统主要关注日间高温,目前较少关注夜间气温的影响。 这项研究提出了明确的指导建议,敦促卫生官员和政策制定者将这些变化趋势纳入工作考量,并加强符合本区域实际情况的高温预警系统的建设,这些系统应考虑到持续多日、高强度且夜间几乎无法得到缓解的高温事件日益增长的可能性。

关于 Climate Resilience for All

Climate Resilience for All 是一家全球性的适应性非政府组织,致力于保护处于极端高温环境下的女性的健康、收入和尊严。

联系人:

Geraldine Henrich-Koenis, geraldine@climateresilience.org

Kelechukwu Iruoma, kelechukwu@climateresilience.org

(来源:GlobeNewswire)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