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電子:傳統家電龍頭煥新,AR業務打開第二增長曲線原創

2025年11月20日,02时13分09秒 港股动态 阅读 3 views 次

TCL電子:傳統家電龍頭煥新,AR業務打開第二增長曲線

原創

日期:2025年11月19日 下午7:50作者:飛魚 編輯:Danna

在2025年的港股市場中,TCL電子(01070.HK)以其亮眼的市場表現引起了投資者的廣泛關注。

截至11月19日收盤,公司年内累計漲幅接近60%,這一強勁走勢的背後,既是其傳統家電基本面的持續改善,也是其在AR創新業務上的突破性進展赢得了市場認可。

業績穩健增長,投資價值凸顯

TCL電子2025年上半年業績表現優異,公司實現營收547.77億港元,同比增長20.4%;歸母淨利潤達到10.90億港元,同比增幅達67.8%。公司增收更增利,業績斐然。

TCL電子:傳統家電龍頭煥新,AR業務打開第二增長曲線原創

TCL電子主要收入來源於家電業務,公司在彩電行業的龍頭地位穩固,2025年家電「以舊換新」的政策延續,各大電商平台、線下渠道家電銷售火熱,TCL電子作為行業佼佼者,規模效應儘顯。

此外,近些年家電業務競爭激烈,利潤更高的大尺寸顯示產品是各大產商的「兵家必爭之地」。在該領域,TCL電子競爭力不俗,公司旗下核心顯示業務高端及大屏產品收入逐步提升,在中高端戰略的推動下,公司進入盈利能力持續提升的新週期。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下半年銷售仍表現出眾,就在剛剛過去的雙11購物季,TCL電視又交出了一份令人矚目的成績單。京東11.11電視品類競速榜顯示,TCL力壓眾多對手登頂累計榜第一,其全尺寸產品矩陣覆蓋主流與超大屏市場,滿足不同消費層級需求。

根據TCL電子近期公佈的數據,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TV全球出貨量達2108萬台,同比增長5.3%。其TV銷售額同比增長8.7%,顯著跑赢出貨量增速,這標誌著TCL成功穿越行業波動週期,進入了一個以技術和品牌驅動經營質量提升的良性增長通道。

分析人士認為,TCL的逆勢突圍,核心在於避開了低層次價格戰,聚焦中高端戰略,通過技術創新和產品優化實現量額齊升。即便國補退坡,對公司影響有限。

AR業務突飛猛進,雷鳥創新成新引擎

不止於此,TCL電子還參與智能眼鏡的賽道,也給資本市場帶來更大的想象空間。

公司孵化的雷鳥創新在2025年第二季度以39%的市場份額,奪得全球AR眼鏡出貨量第一的寶座,這一成績標誌著TCL電子在創新業務上取得了實質性突破。

雷鳥旗下的Air 3一經推出,就獲得市場熱烈追捧。對此,TCL實業副總裁、雷鳥創新CEO李宏偉表示,雷鳥Air 3繫列的推出就像電動車行業中的Model 3。

在資本市場層面,雷鳥創新近日宣佈完成C輪融資,由中信金石領投,創下2025年國内AI+AR眼鏡領域單筆融資金額最高紀錄。據悉,公司本年度融資規模已達8億元,遠超初始計劃,顯示出投資機構對AI+AR賽道及公司核心競爭力的高度認可。融資之後,雷鳥創新預計未來2-3年内將啓動IPO進程。

總的來說,TCL電子的成功並非偶然,而是其長期戰略佈局的結果。公司在保持家電主業穩健發展的同時,持續加大在創新業務的投入。這種傳統業務+創新業務的雙輪驅動戰略,既保證了當前的業績穩定性,又為未來發展儲備了增長動力。

多家券商機構近期發佈研報,表達對TCL電子投資價值的認可。中國銀河證券認為,雖然國補退坡導致國内彩電市場近期下滑,但預計公司海外市場Mini LED電視滲透率的快速提升可以對衝中國市場的下滑。維持公司盈利預測,預計2025-2027年歸母淨利潤23.8/28.9/34.8億港元;EPS分别為0.94/1.15/1.38港元;對應PE為10.1/8.3/6.9倍,維持「推薦」評級。

第十二屆港股100強啓動,家電板塊脫穎而出?

近年來,中國家電行業在内部結構調整和外部環境變化的雙重驅動下,正經歷一場深刻的變革。行業從過去的規模擴張,轉向了質量效益和全球化運營的新階段,其中的投資邏輯也隨之演變。

恰逢行業變革之際,2025香港財富管理高峰論壇暨第十二屆港股100強頒獎盛典將於2025年12月8日重磅啓幕。哪些港股家電標的能憑借硬實力脫穎而出,創造長期投資價值?這一關乎產業風向與資本佈局的答案,值得資本市場持續高度關注。

(来源:财华社)

相關文章

6小時前
百度業績,到底是喜是憂?
9小時前
【港股收評】三大指數延續跌勢!新消費、機器人板塊普跌
10小時前
佈魯可:潮玩新貴的價值重估,IP生態佈局靜待花開
11小時前
績後股價走弱!Q3營收下滑,AI將成破局關鍵?
昨天
【百強透視】黃金股插水,靈寶黃金跌逾8%!黃金將進入調整?
昨天
【百強透視】股價悄然走強,安井食品開啓價值重估之旅!
昨天
【百強透視】股價爆量跌6%!中國宏橋籌集巨資,意欲何為?
昨天
【港股收評】三大指數繼續調整!有色、汽車產業鏈普跌
昨天
零跑Q3捷報:營收同比接近翻倍,全年盈利拐點可期?
昨天
【百強透視】保守Q4指引背後:小鵬正在憋什麽科技大招?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