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前瞻|鲟龙科技赴港:上半年净利润率高达58.3%,鱼子酱龙头缘何“补血”
当人工养殖已成为全球鱼子酱供应的绝对主流,全球最大的鱼子酱企业鲟龙科技开始积极地奔赴二级市场。
10月30日,杭州千岛湖鲟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鲟龙科技”)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书,拟香港主板上市,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该公司曾于2024年3月1日在新三板挂牌,后2025年8月6日自愿在新三板终止挂牌。
据智通财经获悉,鲟龙科技是全球最大的鱼子酱企业,行业中的“绝对龙头”——自2015年以来,公司连续10年实现鱼子酱销量全球第一名。2021年至2024年,公司的鱼子酱销量持续占据全球市场的30%以上,于2024年达致35.4%,超过第二大企业的5倍以上。
传统上,鱼子酱源自里海和黑海的野生鲟鱼。因极度稀缺、独特口感和深厚文化,被誉为“黑黄金”。同时,由于过度捕捞和环境污染,野生鲟鱼资源濒临枯竭,而中国正是凭借强大的人工养殖技术,成为了鱼子酱全球市场的主导者。而鲟龙科技也正是凭借着深厚的技术与全产业链壁垒在行业里拥有绝对的话语权。
那么,作为鱼子酱行业的“绝对龙头”,鲟龙科技又将在二级市场书写什么样的的投资故事呢?
鱼子酱扛起盈利大旗,上半年净利润率高达58.3%
追溯鲟龙科技发展历史可知,公司于2003年依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的技术优势成立,2005年注册成立杭州千岛湖养殖基地,2006年创立自有品牌“卡露伽”,并推出中国首罐人工养殖鱼子酱。
历经20余年的行业经验和发展,鲟龙科技目前成功构建了覆盖鲟鱼育种与养殖、鱼子酱加工、销售及品牌营销于一体的鲟鱼和鱼子酱全产业价值链,并创立了全球知名的鱼子酱品牌KALUGAQUEEN(卡露伽)。
近年来,随着人工养殖成为全球鱼子酱供应的主流趋势,鲟龙科技凭借着深厚的养殖技术及强大的市场占有率,营收规模和盈利能力节节攀升。
据悉,鲟龙科技产品主要面向高端市场,长期以自有品牌独家为汉莎航空、新加坡航空及国泰航空等主要国际航空公司的头等舱提供产品,目前产品已出口至法国、德国、美国等42个国家和地区。
2022年至2024年,该公司实现营收分别为4.91亿元、5.77亿元、6.69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6.7%;实现净利润2.33亿元、2.73亿元、3.2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7.8%。截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3.02亿元,同比增长18.14%,实现净利润1.76亿元,同比增长40.91%。
不止于营收规模的快速攀升,鲟龙科技的盈利能力提升也很迅猛——2022年至2025年,公司毛利率分别约为65.61%、70.10%、66.27%、71.29%;净利率分别约为47.54%、47.28%、48.43%、58.31%。
不过,虽然鲟龙科技成长能力“惊人”,但也不乏一些潜在的风险存在。
一方面,鲟龙科技存有产品结构单一的风险。具体而言,鲟龙科技收入极度依赖鱼子酱产品。招股书显示,公司鱼子酱贡献了超过90%的收入。如果全球鱼子酱市场出现不可预见的波动(如消费趋势变化、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等),将对公司造成较大打击。虽然公司也在开发鲟鱼肉等副产品,但占比极小,短期内难以形成有力支撑。
另一方面,鲟龙科技也存有生物资产相关的风险。据了解,鲟鱼养殖周期极长,达到性成熟并可以取卵需要7-12年甚至更久。这意味着,公司资本投入巨大,即在产出前的多年里,需要持续投入养殖成本。与此同时,公司的存货(即养殖中的鲟鱼)价值非常高,一旦发生疾病、自然灾害或其他意外,可能导致巨额资产减值。这一点与獐子岛的“扇贝跑路”有本质不同(鲟鱼为可控环境养殖),但生物资产的内在风险依然存在。
从上述核心财务数据表现来看,作为行业龙头,鲟龙科技业绩表现亮眼,但也不乏一定的发展风险。
身处“黄金赛道”,得技术壁垒得天下?
全球鱼子酱市场处于量价齐升的快速增长通道。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工养殖鲟鱼产业兴起,人工养殖鱼子酱逐渐替代野生鱼子酱,全球产销量稳步增长。全球鱼子酱销量从2019年的402.5吨恢复增至2024年的729.2吨,复合年增长率为12.6%,距历史峰值仍有巨大增长空间。
在这其中,中国的鱼子酱市场发展迅猛,预计鱼子酱消费量在2024年至2029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2.2%,2029年的市场规模达154.9吨。欧洲与美国等传统消费市场,鱼子酱的市场规模预计将在2024年至2029年间保持8.0%以上的复合年增长率。
此外,包括中东、亚洲其他地区和南美的新兴市场也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预计鱼子酱消费量在2024年至2029年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3.5%,于2029年达269.3吨。预计全球鱼子酱消费量在2024年至2029年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1.0%,至2029年达1,230.9吨。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鲟鱼养殖周期长、生长速度慢,鱼子酱供应难以满足全球消费需求的增长,将在中长期内持续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因此,在鱼子酱行业中,“得养殖技术与供应链者,得鱼子酱天下”也被奉为行业圭臬。而这也为拥有深厚的技术与全产业链壁垒的提供了较多的发展机遇。
据悉,鲟龙科技在鲟鱼养殖上已经建立起覆盖“种、繁、养、加、产”全产业链的业务体系,并形成了一定的技术壁垒。
比如说,在鲟鱼良种繁育环节,鲟龙科技已建成全球最丰富的鲟鱼种质资源库。同时,公司还运用先进的杂交和分子遗传育种技术,将鲟鱼平均怀卵率从2006年的8%提升至2024年的18%,远超行业平均10%左右的水平。另外,其还成功培育出具有生长快、易驯养、性腺指数高等特点的杂交鲟“鲟龙1号”。
而在养殖管理上,公司还通过技术赋能,引入使用无人机、智能传感器和大数据模型的“AI自动追踪盘点”技术,大大提升了生物质管理的效率和精度,因此公司自2015年以来连续10年生物资产盘点准确率超过99.7%。
综上来看,鲟龙科技身处一个 “黄金赛道”,并凭借其龙头地位、全产业链壁垒和强大品牌,构筑了坚实的护城河,使其在过去几年实现了惊人的业绩增长。
然而,投资者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其产品单一、养殖周期长和生物资产风险的主要风险。故此,此次IPO募资金额,鲟龙科技拟将用于公司水产养殖及产能扩张、技术升级;品牌营销与销售渠道拓展;研发与数字化升级;战略性投资或收购;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而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来看,如果鲟龙科技此次能成功上市并利用资本市场力量巩固优势、应对风险,其长期投资价值仍非常值得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