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度业绩“寒意”未散,厨电厂商何时重燃烟火气

2025年10月31日,15时36分09秒 国内动态 阅读 5 views 次

三季度业绩“寒意”未散,厨电厂商何时重燃烟火气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石飞月 北京报道

过去一个季度,国内厨电厂商的业绩表现依然没有惊喜可言。本周,厨电上市公司陆续公布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除了老板电器万和电气实现微涨,华帝股份火星人浙江美大亿田智能帅丰电器等厂商均延续下滑态势,房地产市场的低迷如同持续已久的阴雨,让行业的“烟火气”难以重燃。

相关企业与行业人士对厨电市场接下来的表现呈相对乐观的态度,这在于厂商们除了通过加强产品力“向内深耕”,同时也在“向外远征”,这既包括充满想象力的“跨界”,如进军机器人、算力、智驾等前沿领域,也包括通过加速全球化布局,在更广阔的市场中寻求增量。这一系列组合拳,或许正是行业重燃“烟火气”的关键钥匙。

多数承压个别稳定

2025年第三季度,华帝股份实现营收13.58亿元,同比下滑7.93%,归母净利润为8371.66万元,同比下滑19.66%;火星人实现营收2.03亿元,同比下滑35.81%,亏损9473.3万元;浙江美大实现营收1.24亿元,同比下滑36.16%,归母净利润为561.22万元,同比下滑37.91%;亿田智能实现营收7005.13万元,同比下滑33.95%,亏损3918.86万元;帅丰电器实现营收5939.25万元,同比下滑25.57%,亏损35.24万元。

这几家厂商基本延续了此前的业绩颓势,火星人、亿田智能和帅丰电器更是陷入亏损泥潭。

对于三季度业绩下滑,华帝股份方面向《华夏时报》记者提及两点原因:一是房地产市场的现状加剧了行业存量市场的内卷;二是国补政策力度的下降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场需求的释放。不过该公司强调,三季度其毛利润取得了进一步增长。

GKURC产经智库首席分析师丁少将也对本报记者表示,当前厨电行业承压主要受房地产低迷、需求疲软及价格竞争加剧影响。资深家电观察人士刘步尘则指出,经过这两年国补的扶持,短期内市场购买潜力已经释放差不多,继续国补效果也不如过去那么明显。

对比上述几家,老板电器和万和电气是已披露业绩的厨电厂商中唯二实现增长的。其中,老板电器在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营收27.04亿元,同比上涨1.42%,归母净利润为4.46亿元,同比提升0.65%;万和电气实现营收14.41亿元,同比上涨1.26%,归母净利润为1亿元,同比提升1.57%。

“老板电器业绩表现源于品需厨电需求回暖,叠加企业促销策略、以旧换新政策拉动等利好因素;万和电气增长则依赖海外市场拓展和燃气热水器保持基本盘的稳定,同时通过AI优化供应链降低成本。”丁少将说。

不过,对比今年上半年的表现来看,只有老板电器实现逆势增长,但增长幅度较小,万和电气的增长则有所放缓。今年上半年,老板电器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下滑2.58%和6.28%,万和电气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上涨7.14%和6.68%。

整体看来,国内厨电市场依然“阴云密布”。据媒体引述的中金公司研究报告,今年三季度大厨电行业零售额同比下滑10%,行业景气度呈现环比走弱态势。

奥维云网(AVC)监测数据显示,2025年W36-37(9.01-9.14)期间线上家电监测零售额同比下跌16%,其中厨房大电同比减少19.9%,2025年W36-37(9.01-9.14)期间线下家电监测零售额同比下跌23.5%,其中厨房大电同比减少12.8%。

向外寻求市场增量

由于与房地产市场关系密切,厨电市场这两年的表现一直乏善可陈,今年上半年因为国补的刺激作用,整体市场出现一定程度的回暖。

不过,9月以来,全国多地开始实施限额补贴政策,上海市更是改为按照“消费者报名、公证摇号、中签领取资格”的方式开展家电家居以旧换新补贴活动。奥维云网指出,2025年的国补政策在逐步转向限流管控,补贴力度与覆盖面均有所收缩。

在此背景下,厨电厂商要如何应对?华帝股份方面表示,国补力度的收窄会进一步加剧行业内卷,但华帝股份会坚定“反内卷”推高卖新,聚焦品质消费,走良性发展的战略。

万和电气方面则回应本报记者称,下半年的政策环境变化,其实也是检验企业内生增长动力与战略定力的关键时机,对此,万和电气已做好充分准备:首先,依托全新发布的“1211”产业战略,持续推动多能源融合与全球化运营,通过热泵、氢能等清洁能源技术的领先布局,降低对政策的依赖;未来市场将回归产品力本质,万和会继续与中国航天深度合作推出新品,以“航天级可靠”建立坚实的品质壁垒;近年来,万和已在泰国、埃及建立生产基地,并积极布局北美等市场,以国际化路径打开新增空间。

《华夏时报》记者也就此采访了老板电器、火星人、浙江美大、亿田智能和帅丰电器,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事实上,由于国内厨电市场持续低迷,就像万和电气所做,这几年厂商们纷纷开始或加大了跨界和出海的尝试。

在跨界方面,除了万和电气的多能源融合,浙江美大还通过投资魔视智能投资涉足智驾市场,火星人通过投资星动纪元、戴盟机器人加入机器人赛道,亿田智能通过投资成立亿算智能进入算力领域。

出海方面,今年上半年万和电气出口销售额占比达到42.33%,华帝股份这一数据为12.4%,老板电器为0.95%,不过,浙江美大、亿田智能、火星人和帅丰电器这四家集成灶厂商均未大规模开展海外业务,即便个别企业有所尝试,其营收占比也微乎其微。

可以看出,除了万和电气海外收入占比较高外,其它厨电厂商还是以国内市场为主。

在出海这条路上,丁少将认为,中国厨电厂商面临着很多挑战:首先是严重的品牌认知度问题,海外消费者对中国厨电品牌知之甚少;同时,它们缺乏本地化渠道与服务体系,难以触及主流市场;此外,它们还面临与西门子、惠而浦等国际品牌的直接竞争,并需适应复杂的海外法规和用户习惯。因此,出海非一日之功,需长期战略投入。

不过,“供应链完备,具备强大的成本控制与制造能力,产品力强,在智能化、设计上已具备国际竞争力,这是中国厨电厂商的优势所在。”丁少将说。

对于厨电市场接下来的发展趋势,华帝股份认为,国民经济整体是稳中向好的,短期内会有承压,但也加剧了行业洗牌,从中长期看市场空间机会大。

丁少将则预测,行业调整周期或已进入尾声。“短期来看,若房地产销售未见明显回暖,Q4压力仍存;长期则需关注以旧换新政策延续性及消费升级趋势。预计2026年Q2前后,随着政策红利释放、新兴品需品类(洗碗机、嵌入式微蒸烤)渗透率提升,行业有望逐步复苏。”

责任编辑:黄兴利 主编:寒丰

标签: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