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发!工行“颐安智付”数字人民币硬钱包落地沪上社区食堂,破解养老助餐预付资金监管难题
社区长者食堂是服务民生、惠及百姓的重要窗口,这项民生工程近年来深受欢迎。目前大多数社区长者食堂采用的是预付消费模式,从一定程度上简化了现场支付步骤,提升了支付便利性,但预付资金安全和规范管理等问题也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对此,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联合浦东新区民政局、潍坊新村街道、银联商务,积极探索数字人民币应用在民生服务方面的应用,于10月30日正式推出“颐安智付”数字人民币硬钱包,首次引入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技术,打造预付消费资金安全监管新模式,有效破解了预付费资金的监管难题,切实保障老年群体就餐资金安全。
据悉,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技术将预付消费资金锁定于用户个人的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账户中,而非提前划拨至食堂运营方账户,严格遵循“单次消费、实时清算”原则。仅在老年人完成实际消费时,相应餐费才会被定向、安全地划转至食堂账户,这样就有效确保了资金的“专款专用、全程可溯”。“颐安智付”数字人民币硬钱包还充分考虑了老年群体的使用习惯,保留了其熟悉的实体卡片形态及“充值-刷卡”简易支付流程,面向60至79周岁、80周岁及以上长者及其他特定人群设计了三种卡面,精准匹配不同老年客户群体的差异化补贴政策。
首批社区老年朋友们在现场受邀体验使用了“颐安智付”硬钱包,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顺利完成了开卡、充值及消费全流程操作。支付体验顺畅便捷,获得了长者们的一致认可。他们普遍反馈,新支付方式在保留原有操作便捷性的同时,显著提升了资金安全感,心里更踏实了。
此外,浦东新区民政局与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浦东开发区支行还正式签署了《“养老+金融”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未来双方将在金融科技赋能养老服务、深化普惠金融实践等领域进行前沿探索,持续拓展“颐安智付”数字人民币硬钱包在全市更多社区长者食堂,以及教育培训、体育健身等更广泛民生领域的应用,助力提升公共服务的普惠化、智能化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