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亿纬锂能:增长未止步 轻装上阵迎发展新阶段

2025年10月23日,22时10分42秒 国内动态 阅读 4 views 次

在锂电行业竞争加剧的2025年,头部企业的业绩表现与战略动作始终牵动市场神经。10月23日,亿纬锂能(300014.SZ)公布2025年三季报,交出了一份量、利齐升的业绩答卷。数据显示,2025年三季度,亿纬锂能实现营业收入168.32亿元,同比增长35.85%,创单季营收历史新高;归母净利润12.11亿元,同比增长15.13%,环比大增140.16%,盈利能力强劲回升。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二季度亿纬锂能曾受股权激励费用及单项坏账计提影响,阶段性压制了利润表现。据了解,上半年,公司对合众汽车应收账款1.5亿元全额计提坏账,并在全年预计确认约11亿元股权激励费用。不过随着相关一次性因素的影响逐步消除,公司三季度业绩迅速修复。如剔除股权激励与坏账计提影响,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将达14.57亿元,同比增长高达50.70%。

拉长时间维度来看,2025年前三季度,亿纬锂能累计实现营业收入450.02亿元,同比增长32.17%;归母净利润为28.16亿元。若剔除上述股权激励与单项坏账影响后,2025年前三季度亿纬锂能归母净利润达36.75亿元,同比增长18.40%,意味着公司主营盈利能力稳中向上,经营质量持续优化。

分析人士认为,亿纬锂能收入高增表明公司在行业景气切换期仍能稳固份额、实现放量;另一方面,利润表的阶段性“向下”更多反映为一次性会计处理与激励投入。从投资逻辑看,这类短期成本的存在反而有利于长期激励绑定与治理完善。随着单项坏账计提完成、股权激励费用逐步摊销,公司利润提升的弹性值得期待。

动储双线共振 新客户与新市场齐发力

从三季报披露情况看,亿纬锂能在动力电池与储能电池双赛道同步发力,客户结构和市场布局正不断优化。

在动力电池方面,根据工信部新车公告梳理,截至目前,亿纬锂能2025年内已新增2家乘用车客户,配套车型数量达10 款,覆盖传统车企、合资品牌与新势力,客户结构持续优化。除进入广汽埃安、北汽、吉利、长安、小鹏、零跑等车企供应链外,还为华晨宝马 iX1 提供电池配套,标志着公司产品品质获得豪华品牌认可。在新势力领域,公司与小鹏、零跑达成合作,实现多款车型配套,成为小鹏今年推出的P7+、新P7、G6三款新车型主要供应商,并为零跑的C10、C16、C11等三款车型提供电池配套。

客户与车型的双重扩容,直接推动动力电池出货量高速增长。前三季度亿纬锂能单季动力电池出货量预计达34.59GWh,同比增幅超66.98%,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

储能业务同样进展显著。三季报显示,受益于旺盛的下游需求,前三季度亿纬锂能储能电池出货量达48.41GWh,同比增长35.51%。

从行业层面看,国内储能市场在政策支持及市场化改革推进下,景气度持续提升。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近期发布的《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到2027年,中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将达到1.8亿千瓦以上。截至2025年上半年,我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为95GW/222GWh。这意味着未来两年半内储能装机需实现翻倍增长。在2025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我国提出到 2035 年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力争达到 36 亿千瓦,为2020年的6倍以上,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 30% 以上。政策导向下,新能源装机的爆发式增长将直接催生巨量储能需求。此外,自136号文实施后,国内储能市场正在加速市场化,进一步释放储能需求。根据第三方数据统计,1-8月份全国累计新增储能电池招标量218.54GWh,同比增加125.37%。

与此同时,伴随国内市场化推进,储能行业正呈现 “头部集中”的发展趋势,行业头部订单集中度显著提升。根据相关市场报道,由于优质产能稀缺,头部企业三季度已出现“一芯难求”的局面。亿纬锂能就曾在9月深交所互动易平台表示,“公司储能电池订单较为饱满,目前处于满产状态。”

海外储能市场需求同样保持强劲增长势头。根据中金公司预测, 2025年,全球储能出货量将达到390GWh以上,同比增加16%。

面向全球市场机遇,亿纬锂能正加速海外拓展。有望在全球储能产业链中持续扩大市场份额。

技术卡位优势凸显,多路线并行夯实长期竞争力

在全球新能源产业进入结构深化期的当下,电池技术迭代与产业链重构正成为行业竞争的主线。亿纬锂能在关键技术路线上持续投入,使其在下一轮技术周期中具备更高的确定性。

在动力电池领域,大圆柱路线兼顾能量密度、快充效率与制造一致性,被普遍视为高性能乘用车的主流选择。亿纬锂能作为国内首家实现大圆柱电池量产装车的企业,在46系列大圆柱领域建立了技术与量产的双重壁垒。

截至2025上半年,亿纬锂能大圆柱电池已实现量产装车超6万台,单车最长运行距离超23万公里,为行业内率先实现量产的标杆产品,并凭借能量密度高、生产效率高、安全性好、电芯机械结构稳定等显著优势,成为宝马新世代车型的首发供应商。

三季度随着宝马新世代车型发布,公司大圆柱电池交付与产能爬坡同步提速,有望为其带来更高毛利率的结构性增量。

在全球能源结构加速转型的背景下,储能应用正向规模化、市场化快速迈进。亿纬锂能依托多年研发积淀,持续引领行业发展。继率先发布和量产628Ah储能大电池之后,9月8日,全球首个基于628Ah大电池的400MWh储能电站一次送电成功,标志着亿纬锂能实现从技术发布、产品量产到工程应用的率先交付,推动储能行业迈入规模化发展新阶段。

值得注意的是,亿纬锂能瞄准低空经济、机器人等万亿元市场蓝海,前瞻性布局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致密能源领域。今年9月份,亿纬锂能 “龙泉二号”全固态电池成功下线,固态电池产业化迈出关键一步。同月,公司完成首套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并网,储能产品矩阵进一步丰富。多元化的技术路线布局,正为其打开更广阔的未来市场空间。

对于亿纬锂能而言,2025年不仅是 “增长年”,更是 “减负年”。 合众汽车坏账的全额计提,意味着公司已彻底剥离这一潜在风险点;从短期费用来看,2025年是其股权激励费用计提的高峰年,2026年该部分费用预计大幅减少,直接为归母净利润 “减负”。

对于市场而言,或许更应该关注亿纬锂能的 “确定性机会”—— 宝马新世代车型量产将带动大圆柱电池出货放量,小鹏、零跑等新客户车型交付进入高峰期,储能国内及海外订单逐步落地,叠加股权激励费用减少带来的利润弹性,公司有望迎来 “营收增长 + 利润率改善” 的双重红利。

(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举报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