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中资全球托管行赋能资本市场互联互通
10月16日,中国银行资产托管部首席产品经理、副总经理顾林女士在“2025上海全球资产管理论坛”中的“互联互通赋能中欧金融合作”圆桌讨论环节,围绕中欧金融合作、行业趋势、托管业务布局等话题分享中行实践经验。
中欧金融合作步入多层次融合新阶段
近年来,中欧金融市场合作不断深化,互联互通业务活力彰显,涉及业务领域与地区持续扩大。
顾林表示,近年来,中欧金融合作呈现出三大趋势:一是基础设施互联明显加速,从沪伦通、中瑞通、中德通到ETF互挂的探讨,双方已从“单点突破”迈向“多点联通”,加之中国近年来制度型开放提速,成为双方金融合作催化剂;二是政策沟通不断深化,中欧财金对话、中欧金融工作组机制等为双边合作提供了常态化、务实的沟通与推动平台;三是人民币在中欧合作中的使用场景日趋多元,一方面欧洲机构投资者人民币资产配置规模增长且类型不断丰富,另一方面双边本币互换协议的陆续签署也彰显欧洲认可人民币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潜力及对中欧经济深度融合的长期信心。
中资全球托管成为连接境内外市场的关键枢纽
伴随互联互通不断深入,中资托管行机遇与挑战并存,同时作为基础设施的重要一环,对客户投资和市场发展的价值凸显。顾林表示,托管行在畅通新投资者入市、提供全面服务以保障投资安全与规范、政策建议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市场对托管行的依赖度不断提升、对其要求也日趋严苛。
近年来,中国银行积极助力资本市场互联互通,深度参与多个创新项目,并依托全球化优势,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率推进全球托管能力建设,率先建成首家中资全球托管银行,助力机构投资者全球配置。目前,中国银行全球托管规模达4.7万亿元,服务覆盖100余个国家和地区,全球托管综合实力领跑中资银行。下一步,中国银行将继续坚持以自主建设为主的托管网布局模式、筑牢自主托管服务网络根基,坚持科技赋能、依托全链条证券服务体系、持续推进服务纵深。顾林指出,境外机构的布局优势与展业经验、保障客户全球投资高效安全是中国银行选择自主建设托管网络的底气与担当。
“近到服务中欧互联互通,远到服务更高更广层面的金融开放,中行已做好充分准备,希望成为互联互通的关键枢纽和最值得信赖的托管合作伙伴。”顾林说。“面向未来,中行将继续坚守金融报国初心,持续提升全球托管服务能力,服务机构高水平走出去和高质量引进来,为金融强国建设、助力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贡献更多中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