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数据“断供”,全球经济蒙上阴影

2025年10月15日,18时07分50秒 美国动态 阅读 3 views 次

美国政府停摆导致官方经济数据发布中断,这一情况可能开始干扰日本等国政策制定者的判断。对于这些国家而言,了解全球最大经济体(美国)的经济走势,是判断本国汇率贸易表现及通胀前景的重要依据。

换言之,美国的动态绝非仅限于美国境内。全球官员表示,随着政府停摆持续,“数据失明” 可能会使各国自身的政策制定变得复杂,并增加决策失误的风险 —— 而当前各国本就已在适应特朗普政府重塑全球贸易格局的一系列举措。

“这是个严重的问题,我们希望局势能尽快得到解决,” 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在 10 月 3 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当时他正谈及日本央行在决定何时重启加息时面临的障碍。

一位日本政策制定者的批评更为尖锐。

“这简直是个笑话。(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一直说美联储的政策‘依赖数据’,可现在根本没有数据可供依赖,” 该官员表示。由于未获公开表态授权,他要求匿名。

英国央行政策委员会成员凯瑟琳・曼指出,围绕美国数据的疑问、关于美联储独立性的争议等问题,对英国央行政策讨论的直接影响,不及贸易政策变动(例如直接影响物价和出口前景的政策)。

但她提到,英镑曾逐步失去全球核心货币地位,这一过程耗时数十年,由多种她称之为 “白蚁” 的力量推动 —— 这些力量长期侵蚀着英镑的地位。

曼表示,可能削弱美元地位或损害美联储独立性的政策变动,“是我们会考虑的因素,但并非当前的核心议题”。不过,“它们就像‘白蚁’,虽非迫在眉睫,却在持续产生影响”。

本周,全球各国财政与经济领导人齐聚华盛顿,出席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会议。当前世界面临多重挑战:欧洲陆上冲突持续、中东局势紧张动荡、气候变化等长期问题凸显。在这样的背景下,会议的大量议程可能会聚焦于三大议题: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全球政策规划、其上任以来的执政表现,以及如今规模达 30 万亿美元(约占全球经济产出四分之一)的美国经济,其官方数据突然 “断供” 的现状。

美国政府停摆随时可能结束,数据发布也可能随之恢复。但这一事件仍暴露了美国治理及数据可靠性背后更深层次的问题,包括特朗普试图对美联储施加新影响,以及他因不满一份就业报告而解雇劳工统计局局长 ——IMF 已将这份就业报告列为当前全球面临的 “下行风险” 之一。

IMF 在周二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中指出:“对政策机构的政治压力加剧…… 可能会削弱公众对这些机构履行使命能力的来之不易的信任。对负责数据收集与发布的技术官僚机构施加压力,也可能削弱公众和市场对官方统计数据的信任,使央行和政策制定者制定决策的工作变得极为复杂…… 若政治干预导致数据质量、可靠性和及时性受损,还可能增加政策失误的概率。”

“失误风险不断上升”

并非所有数据都已 “消失”。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美联储)资金自筹,不受政府停摆影响,仍在通过其广泛的联络网络收集经济信息;私人数据服务机构也提供了替代数据 —— 政策制定者已学会将这些数据整合起来,用于短期分析(尽管并不完美,但仍可用)。

“美国月度数据流常被提及,但对其他国家的央行而言,它从来都不是决定性因素,”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前英国央行政策制定者亚当・波森表示。

但波森指出,政府停摆本身以及劳工统计局(BLS)周边的动荡局面,“加剧了外界对美国治理能力和可靠性的普遍质疑…… 而这一点至关重要。它最终会影响各国的外汇储备管理和货币决策,并加剧此前不存在的美国经济波动性预期”。

若说春季 IMF 和世界银行会议的核心议题是特朗普征收关税、保护主义抬头所带来的不确定性,那么当前各方关注的焦点已转向企业、国家和消费者如何适应这一新格局。

简而言之:IMF 在《世界经济展望》更新报告中指出,“政策变动对经济前景产生了显著但非巨大的影响”,至少截至 9 月,局势并未像特朗普刚上任时预期的那样糟糕,但各国仍在调整适应。今年 4 月,IMF 曾将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下调 0.5 个百分点至 2.8%;而在周二发布的最新预测中,IMF 几乎收回了此前的下调幅度,目前预计今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为 3.2%。

然而如今,涵盖全球约四分之一经济产出的美国经济数据出现 “重大缺口”,政府停摆持续时间越长,全球经济前景的判断就会越模糊。

“当然,目前仍有大量信息可供参考,政策制定者也在投入大量精力收集关于美国经济的微观数据和轶事证据,” 欧亚集团全球宏观主管罗伯特・卡恩表示,“但如何最好地整合这些信息,以及重要的是,市场会对这些信息做出何种反应,都是关键的未知因素。随着时间推移,不确定性不断累积,失误的风险也会随之上升。”

责任编辑:郭明煜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