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押人员归家、战火暂歇,“拆迁工地”般的加沙将走向何处

2025年10月14日,11时43分35秒 全球总览 阅读 3 views 次

经过2年多的等待,哈马斯在10月13日释放了最后20名幸存的以方扣押人员,在他们返回后,以色列举国欢腾。

美国总统特朗普看来,此轮巴以冲突已经结束。据新华社报道,特朗普12日在启程前往中东时,在“空军一号”上告诉随行记者:“你们知道,战争已经结束。”

13日他在以色列议会发表演讲说,以色列与哈马斯停火和人员互换,为中东新时代迎来历史性的黎明。他还颇为感性地表示:“今日天空平静,枪炮声和警报声戛然而止,朝阳在这片终于迎来和平的圣土升起”。

不过巴以冲突复杂多变,虽然暂时实现了停火止战,但难言和平得以恢复。不过西北大学国际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王晋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他预计加沙停火第一阶段协议会得到较好地执行,此次停火协议满足了以色列和哈马斯双方的主要诉求,因此有理由相信此次停火会维持较长一段时间。

扣押人员归家、战火暂歇,“拆迁工地”般的加沙将走向何处

被扣押人员释放

在最后幸存和释放的扣押人员中,24岁的以色列音乐人奥赫尔(Alon Ohel)位于其列。他的母亲透露,儿子13日在释放后,在特拉维夫的医院里弹奏了一会儿钢琴,这是他时隔两年后首次有机会来奏乐。以色列总统赫尔佐格也通过电话向奥赫尔表达了慰问,还邀请他有机会到总统府来弹奏钢琴。

另外一位得到释放的扣押人员安格雷斯特(Matan Angrest),他的家人表示,随着儿子回家,他们两年来终于可以第一次松口气了,但“我们一家的喜悦也与悲伤交织在一起,我们为遇难者和那些未能活着回来的人感到悲痛”。

10月13日有数万人聚集在特拉维夫的“人质广场”,通过大屏幕密切关注有关人质获释的情况。过去两年,这里一直是扣押人员家属举行抗议活动,要求政府尽快救人的场所。

据新华社报道,哈马斯13日分两批释放了共20名以方被扣押人员,当天早上开始释放第一批7人,稍后则释放了剩余的13人,并将他们移交给红十字国际委员会。

以色列国防军和国家安全总局(辛贝特)当天发表联合声明说,第一批被释放的7人抵达以色列后将前往以南部一个地点,并在那里与家人团聚。此后他们被送到以色列中部的医院,开始接受康复治疗。他们与家人久别重逢,都忍不住紧紧相拥,大家哭成一团,一些人甚至激动得说不出话。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13日表示,这些扣押人员在经历巨大苦难后重获自由,即将与家人团聚,他对此深感欣慰,并再次呼吁尽快交还已故人质的遗体。

以色列国防部长卡茨13日在社交媒体发文说,哈马斯故意拖延移交以方被扣押人员遗体,将被视为违反加沙停火协议。卡茨称,哈马斯当天宣布将仅移交4具被扣押人员遗体,“任何拖延或蓄意回避”都将被视为公然违反停火协议,以方将作出回应。

哈马斯和以色列6日在沙姆沙伊赫开始新一轮加沙停火谈判,埃及、卡塔尔等斡旋方当地时间9日凌晨宣布停火第一阶段协议达成。在哈马斯释放被扣押人员的同时,按照协议以色列开始释放近2000名巴勒斯坦囚犯和在押人员。

加沙的未来

据新华社报道,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领导人13日晚在埃及红海海滨城市沙姆沙伊赫举行峰会,聚焦加沙地带停火第一阶段。埃及、美国、土耳其和卡塔尔领导人签署一份文件,为停火协议提供担保。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以色列、哈马斯和伊朗领导人均未参加这场峰会。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以犹太教节日当晚开始为由,在最后一刻取消参会行程。据以色列媒体分析,背后原因是内塔尼亚胡不想因为与阿巴斯、埃尔多安等领导人同场参会而得罪国内支持者和右翼盟友。

伊朗在12日晚收到参加会议的邀请。不过,伊朗外交部长阿拉格齐13日在社交媒体发文称,无论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还是他自己,都不会与“攻击伊朗人民并威胁制裁”伊朗的以色列和美国接触。

特朗普在峰会上表示,一些与会国家领导人有意加入美方所提“20点计划”拟就战后监督加沙地带设立的“和平委员会”。他表示,与会国家同意,加沙重建的必要条件是加沙非军事化,还需要建立一支新的警察部队维持治安。

以色列坚持哈马斯未来必须解除武装,但遭到了哈马斯的拒绝。哈马斯官员12日表示,美国提出的加沙停火第二阶段协议“复杂而又困难重重”。根据特朗普团队公布的计划文本,加沙治理权最终将移交给“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但前提是该机构完成“改革计划”。

与此同时,就连特朗普也坦言加沙问题很棘手。当记者12日问及他此前提出的将加沙建成“中东度假胜地”的设想何时能启动时,他回应说,短期内难以实现,加沙损毁非常严重,现在就像个“拆迁工地”。

举报

文章作者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