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入800亿的“直男品牌”,“背刺”小红书女孩?

2025年10月12日,16时45分44秒 科技新知 阅读 4 views 次

文 | 电商在线

“大疆!我宣布你永远失去我了。”

国庆的“节后综合症”还没恢复过来,一批假期前特意买了大疆相机的用户,猝不及防地遭遇了官方的“降价背刺”。

10月9日,大疆旗下多款产品大幅降价,其中原价3499元的明星产品Osmo Pocket3(以下简称:Pocket3)降价近700元,降幅近20%;Mini3 优选迷你航拍机降900元,Mini 4 Pro航拍无人机降1478元,运动相机Action4最高降价1129元。

鲜明的价格对比,叠加此番降价来得突然,“大疆降价”在社交平台迅速引起了大批用户不满。

凭借出色的视频拍摄能力、美颜及实况照片功能,Pocket 3被誉为“Vlog神器”,在以女性用户为主的小红书平台上更是流量密码。仅“大疆Pocket3”相关话题就拥有超1450万次讨论、近18亿浏览量,各类种草分享内容琳琅满目。

年入800亿的“直男品牌”,“背刺”小红书女孩?

另外,大疆设备向来以价格坚挺出名,此前大疆Pocket3标准套装在官方渠道时常处于“缺货”状态,消费者需要一次又一次地在固定时间点参与抢购,才能入手心怡产品,且成功率极低。这样的市场稀缺性更让Pocket3被镀上了一层“硬通货”的光环,还被戏称是“电子茅台”。

从长远看,此次降价无疑对品牌长期积累的“硬通货”光环构成了一次冲击,也可能催生更多等待降价的“等等党”,从而削弱品牌的溢价能力。

不过,大疆此次俯身降价,或是应对市场竞争的主动出击,也折射出行业正步入深度洗牌期。作为消费级无人机领域的巨头,大疆正面临影石创新等新锐力量的冲击,自身也在向全景相机、扫地机器人等新领域拓展,试图找到第二条增长曲线。

然而,要想让消费者持续为品牌价值买单,仅靠价格策略显然不够。这次汹涌而来的负面舆情,既是此前高溢价带来的反噬,也是来自市场的警钟。

降价容易保价难

谁也不甘心成为“站岗的韭菜”。

这次降价来得突然,让9月底在线下门店花了3499元购入了Pocket 3标准版的冰冰措手不及,国庆期间出游的好心情也被一扫而空。

对于冰冰而言,最让她感受到被欺骗和背刺的场景是,当时在线下购买时,销售人员再三保证“没有相关优惠活动”并要求她在门店现场激活产品。“发现大降价后,我要求门店补偿差价,却因为购买时间已超过7天时间被拒绝了。”

在小红书上,像冰冰这样的消费者还有很多。10月9日开始的这波降价,恰好让许多在9月底为国庆出行而购机的用户,错过了“7天价保”的期限。“大疆把消费者当傻子”等话题在小红书上发酵,引发热议。

尽管大疆官方回应称,此次降价是“双11”常规促销,但其长期塑造的“稀缺光环”给消费者打造出一种“抢到就是赚到”的错觉。陡然降价近三成,从价格和情绪上,都无法让节前购买的用户通过“早买早享受”来安慰自己。

年入800亿的“直男品牌”,“背刺”小红书女孩?

在各大电商平台,Pocket3长期处于缺货状态,需限时抢购;第三方店铺乃至二手平台甚至出现加价购买现象。对部分用户而言,拥有一台Pocket3本身已成为一种“把自己养得很好”的情绪价值象征。

据红星资本局报道,成都一家大疆门店的店员也表示,今年春节期间,Pocket3产品一机难求,没有现货,电商平台就算守点也很难买到。在他的记忆中,这款产品门店缺货到今年5月情况才有所缓解。

这样突然的降价,无疑会让人质疑这份“稀缺性”的含金量,此前被品牌营销赋予的“情绪价值”自然会受到更严重的负面反噬。

在此次降价争议中,大疆还暴露出产品售后服务不统一的问题。

在寻求维权补价过程中,消费者们发现,线上平台通常设有“7天价保”和“30天无理由退货”,而大疆线下门店则处理各异,维权也更为艰难。

据红星新闻等媒体报道,部分线下大疆门店承诺对7天内的订单退还差价,一些门店为7-15天内退80%差价,还有不少门店以沉默来应对消费者的质疑。以大疆官方杭州中心门店为例,其补偿方案为10月2日至8日购买的用户可退差价;9月25日至10月1日期间购买的用户,可获赠双肩背包或大疆的“随心换”服务一份。

对于不同渠道补偿措施的差异,大疆官方商城客服回应称:“线下门店和线上平台会根据不同的活动节奏和方案提供各类优惠形式,包括价保、买赠或满减等,因此各渠道的活动政策可能会有所差异”。

年入800亿的“直男品牌”,“背刺”小红书女孩?

但这样的回应,并未完全平息消费者的不满。“第一次对一个品牌失去好感”,不少用户直言,若无法获得实质补偿,将持续抵制大疆产品。不难看出,在消费者从来不缺新选择的现在,大疆在产品降价前后的规划与沟通解决方案,显然还有着不小的提升空间。

“直男”品牌如何被推上神坛?

靠无人飞行器控制系统及无人机解决方案建立起品牌知名度的大疆,在Pocket3之前一直被戏称为“直男品牌”。

大疆成立于2006年的深圳,当时创始人汪滔还在香港科技大学读研究生。一开始,大疆主要研究直升机的飞行控制系统。2010年,来自于法国巴黎的Parrot公司率先发布了世界上第一台消费级无人机产品,也让大疆开始考虑发布自己的整机产品。

“大疆是把一种性能非常高的专业级产品做到了大多数人可以接受的价位上,而竞争对手更多是从玩具的角度出发,给飞行玩具加了一个摄像机。” 2013年1月,大疆发布了划时代的产品 —— 全球首款即插即用的航拍无人机“精灵Phantom 1”,售价仅仅679美元,远低于当时组装一台无人机基本需要1000美元的价格带 。

“精灵”是全球首款无需复杂组装即可用于航拍的小型多旋翼飞行平台,开箱一小时内即可起飞,且首次坠落不会解体,不仅成功开拓了非专业无人机市场,还被业内认定为开启了无人机的 “iphone 时刻”,大疆的收入规模也同比增长了4倍。

“只有自我革命才能有创新”,自“精灵”之后,大疆的产品矩阵不断扩大,公司经营也正式迈入了成长的加速期。2015年,大疆推出“自杀式”自我革新产品“Mavic”,收入从2011年到2015年增长近100倍。

可以说,大疆是中国消费级无人机市场当之无愧的开拓者和领导者。不过,消费级无人机的目标群体,主要聚焦在以摄影师、旅行者、科技爱好者等对画质和飞行体验较为敏感的“小众”群众之中,相对于大众市场而言,无人机仍是一个非刚需、高决策、低复购的产品。

手持云台、手持云台相机、运动相机等影像设备则是大疆近年来,在无人机及无人机解决方案主营业务之外,最主要的衍生方向。其中,在C端表现最为突出的是手持云台相机 Pocket系列。

在2023年年底Pocket3问世之前,大疆Pocket系列的前两代产品市场反响平平,还曾因屏幕过小、拍摄易模糊等问题受到诟病。优化了前两代缺点的Pocket3,进行了“用拇指翻转一下屏幕就能同时实现点亮屏幕和开机”的旋转屏功能升级,率先吸引了不少数码爱好者的注意。

在技术升级的同时,Pocket3还针对女性用户的消费习惯,开发出了多个美颜选项,用户可在机内开启美颜模式开关,并通过DJI Mimo app下载素材实现自动美颜,这一功能赢得了不少女性用户的青睐,并在小红书平台引起广泛讨论。

据魔镜洞察的数据,大疆Pocket3自2023年11月上市至2024年10月的一年时间内,淘天平台一年里卖了1.24亿元,在普通数码相机类目中处于断层第一,远超第二名影石Insta360 GO 3s和第三名索尼ZV-1的销售总和。

2024年9月,大疆Pocket3更新了live实况图功能,其“刚好能还原美貌、但P感不会太重”的高质感效果,迅速让大疆Live开始在朋友圈流行,“不显眼但有点小众”的自带LOGO,进一步扩大了大疆的品牌效应,大疆 Pocket3 热度在2024年底达到峰值。

尽管Pocket系列热度犹存,但作为主营业务的无人机市场增速已经放缓,作为龙头的大疆也逃不开这份压力。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中国民用无人机市场增速已从2023年的32%降至2025年的20%,增量空间持续收窄。

聚焦在大疆自身,近年来其产品创新被市场质疑为“挤牙膏式创新”,未能实现有效升级。如2020年发布的Mavic Air 2无人机与前代产品相似度高,2025年5月发布的Mavic 4 Pro在主摄焦段上也没有实现较大的突破。

焦虑的大疆坐不住了

明星产品降价的另一侧,大疆正陷入与全景影像领域头部企业影石创新的激烈竞争之中。

据《2025-2031年中国智能影像设备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数据显示,大疆在全球智能影像设备市场的份额出现明显下滑,从 2023年的 19.1%降至2024年的 13.2%。而分流这部分市场份额的,正是影石创新,其全球市场份额在同期内从 28.4%提升至 35.6%。

2025年7月28日,影石创新还官宣进军无人机市场,计划推出自有品牌及第三方合作无人机产品,想要在无人机领域进一步和大疆“争夺蛋糕”。

对此,大疆于7月31日推出8K超旗舰画质全景相机Osmo 360,定价2999元起,比影石X5 3798元的官方定价便宜近800元。这一举动被业内视为对影石创新的正面狙击,也反向印证了大疆对于市场竞争的警觉与焦虑。

8月1日,影石CEO刘靖康在微博上对大疆发布Osmo360表示“祝贺”的同时,宣布影石X5限时直降500元。8月14日,影石创新旗下的影翎Antigravity官宣称,首款8K全景无人机开启全球公测。

据多家媒体报道,刘靖康当时在朋友圈写道,“五年前做这个决策的时候,我们就预想过这个move(动作)会刺激DJI做全景相机‘抄家’,即使以此为代价,我们五年前也选择了启航。原因很简单:领跑马拉松的是顶级选手,你也会跑得更快;你是选择在新手村躺,还是选择一个魔鬼教练。”

除了在主战场发起防守之外,大疆也在积极拓展新业务。8月6日,大疆推出扫地机器人DJI ROMO,售价4699元至6799元,目前销量约1.2万台。

据公开信息,大疆扫地机器人项目自2021年立项,团队逾百人,采用无人机同款感知与路径规划技术。但据目前用户反馈来看,产品仍存在漏扫、清洁不净、基站漏水、避障能力弱等扫地机器人常有的痛点问题。

事实上,从营收利润来看,大疆的焦虑显得有些“反应过度”和“操之过急”。据光子星球报道,2024年,大疆营收(包括无人机)800亿元,净利润120亿元,其消费级无人机全球市占率仍超过70%。同期,影石创新营收55.74亿元,净利润9.95亿元,和大疆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商业竞争从来残酷,敢于突破边界、寻求第二增长曲线固然值得肯定。但在转型路上,最重要的不是急着与竞争对手硬刚,而是用好的创新产品和优质的服务意识,来赢得用户的认可和品牌的口碑。

(来源:钛媒体)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