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入职三天离职
今天在群里看到一位朋友吐槽京东的口号和横幅标语太多,在办公室感到很压抑,让自己有点喘不过气。他是校招入职,培训第三天结束提出了离职。他认为京东适合能卷并且崇尚奋斗的人,自己的气场和公司文化不匹配,与其将来痛苦,还不如提早断舍离。
看他吐槽完后,我在群里发了一张网上流传的京东经典横幅,当年线上电商还是京东、天猫、苏宁三家混战的时代。
其实挂横幅并不是京东一家的文化,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这属于很常见的行为。条幅越是醒目和朗朗上口,越能鼓舞斗气。
字节:抖音电商双11内部员工预热。在字节这一年多,数不清的深夜加班,数不清的拉会对齐。
阿里:阿里客户经理,每日的过程考核,结果同晒,满天飞的同事战报和每天的客户拒绝和等待,都在考验着抗压能力。
华为:一位网友发文自己拜访华为驻科威特办事处,看到企业文化宣传标语惊呆了,特别是英文部分。
美团:某周的某一天临近下班不经意间看到了窗边的落日余晖,阳光洒进来,缓解了一丝上班的疲劳。在团团上班的每天都累并快乐着,看着团团办公室的横幅也会动力满满。
大厂就是个围城,外面的人羡慕,进去的人想逃离。
外面的人想进的理由:
1、薪水高、福利好。就以刚毕业的校招生来说,入职两三年后会发现收入是其他行业同学的两到三倍。更不用说,宽敞明亮的办公园区,每天茶水间零食免费供应,食堂有天南地北不同口味的菜肴美食选择。公积金顶格缴纳,缓解很大一部分房贷压力。
2、管理扁平化,身边同事年轻人居多。对内称呼花名减少排资论辈的现象,学历普遍很高,能力比较强。
3、对于新人来说,刚来到大厂能快速学到知识和积累能力。特别是分到新兴业务,能够亲身参与一个项目从0到1的过程,跟随身边的大佬同事快速成长。
待在里面的人想出去。
1、工作、生活很难分的清。工作日完完全全没有生活,甚至完全没时间停下来思考其他事情,就算有,也是在思考工作问题和处理一大堆消息。晚上11点下班,早上8点又要爬起来上班,脑子里全是要整理汇报的材料和要上线的活动,睡一觉根本就解决不了精神上的疲惫。很难区分工作和生活的边界,两者界限是模糊的。
2、挨打再给你一颗糖。一方面给无数福利和关怀,另一方面让公司价值观无处不在地渗透到你整个人的方方面面。团队内卷与绩效考核,然后在通过赛马机制激发员工内在动力。最常见的就是不同团队做同一个方向的甚至同一个业务产品,最后leader看哪个部门能拿到最想要的成绩,最后就由这个部门来承担项目。失败的部门要么被打散员工重新分配,要不部门裁撤,员工N+1被裁。
3、加班多,工作压力大。身体和精神双重折磨下很容易陷入暴食和熬夜的不良生活状态,身体很容易出现毛病。健康是那个“1”,没有它,后面再多的“0”——职位、薪水、光环——都毫无意义。
大厂的好,对于来自乡村的“做题家”来说,是一个走出家乡,改变命运的契机。他提供了一个平台,只要你肯奋斗,至少在收益方面不会亏待你的。至于值不值得你一直为他“卖命”,就要问问你的内心,自己想要什么?
在大厂,不少朋友来了又走,走了又来。
(来源:新浪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