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 Sora 2引发好莱坞IP混战 48小时内从争议到让步
9 月 30 日,OpenAI 推出视频生成应用 Sora 2,这款采用 TikTok 式界面的邀请制产品,不仅支持用户扫描面部生成超写实植入视频,更因能轻松复刻影视、游戏 IP 引发行业震动。
《好莱坞报道者》测试发现,只需简单指令,其就能生成《开心汉堡店》《海绵宝宝》《精灵宝可梦》及《侠盗猎车手》等知名作品的角色与场景,且角色形象、声音均高度还原原版。
这一功能瞬间点燃版权方怒火。10 月 1 日,好莱坞顶级经纪公司 WME 数字战略负责人克里斯・雅克曼向经纪人发送备忘录,明确告知 OpenAI:已代表所有客户选择退出该工具的最新更新,拒绝其 IP 被未经授权使用。
争议核心在于,用户可无限生成经篡改的关联角色内容,令创作者对自身肖像与作品的控制权面临挑战。
面对好莱坞版权方的强烈反对,OpenAI CEO 萨姆・奥特曼于 10 月 3 日在公司博客紧急表态,宣布 “战略回撤”:将为版权方提供 “更精细的角色生成控制权”,模式类似肖像权的 “主动授权制” 并附加额外管控,但未明确 “精细” 的具体定义。
奥特曼还试图将争议转化为商机,称 “互动粉丝创作” 是影视公司的新兴盈利点,“片方认可这种新互动模式的价值,但需要明确角色使用规则(包括完全禁止使用)”,并强调 “将对所有方适用同一标准,由版权方决定后续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Sora 2 最初采用的 “默认允许、主动退出”(opt-out)机制被指暗藏侵权风险。律师郭勤贵指出,这种 “先侵权后处理” 的模式与 “通知 - 删除” 原则存在本质区别,用户生成的 IP 衍生内容若用于吸粉营利,可能同时侵犯复制权、改编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而平台若从中获利,将进一步削弱 “合理使用” 的抗辩基础。
此前,迪士尼、环球等巨头已因类似问题起诉 OpenAI 竞品 Midjourney,如今 Sora 2 的争议更引发行业对 “AI 生成内容版权边界” 的再审视。
目前,OpenAI 尚未公布 “精细控制权” 的实施细则,但已透露将同步测试收益共享机制,计划与授权版权方拆分收入,相关模式成熟后或推广至其他产品线。
行业担忧,若双方无法就规则达成共识,Sora 2 恐重蹈 Midjourney 的覆辙,陷入集体诉讼;而若版权方认可这一框架,或将重塑 AI 时代的内容创作与商业合作逻辑。
(来源:新浪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