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前三季度房企融资同比降30% REITs纾困债务压力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10月5日,克而瑞研究中心发布报告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房企融资延续收缩态势,行业资金面仍处紧平衡,债务偿还压力与融资分化格局并存,公募REITs成为房企纾困与转型的重要抓手。

东方IC
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房企融资规模达3072亿元,同比下降30%。其中第三季度融资1145亿元,虽环比微升5%,但同比降幅仍达35%,融资规模处于历史低位。结构上,融资分化现象尤为突出:国企、央企为融资主力,前三季度发债量1313亿元,占比高达85%;民营企业发债量仅134亿元,同比降幅13%,高于国企央企5个百分点,多数民营及出险房企融资难问题仍未缓解。
融资成本呈现“境内外分化、企业性质分化”双重特征。2025年前三季度,境内债券融资成本降至2.57%,较2024年全年再降0.34个百分点;境外债券融资成本则高达8.95%,仅极少数房企能通过境外发债“借新还旧”,且利率普遍超8%。企业性质差异进一步拉大成本差距:国企央企融资成本2.58%,民营企业则达5.40%,两者差值扩大至2.82个百分点。克而瑞指出,境内低成本融资主要集中于国企央企及招商蛇口、美的置业等优质民企,这受益于2024年以来宽松的货币环境与LPR下调,也与发债主体的资质优势直接相关。
债务偿还压力在2025年达到阶段性高峰。2024年房企债券到期规模4829亿元,而当年发行规模仅2209亿元,借新还旧缺口显著。叠加此前债务展期与置换的累积效应,2025年到期债务规模攀升至5342亿元,其中第三季度到期约1600亿元,形成年内偿债高峰。不过随着近年发债规模下滑,2026年债务压力将有所缓解,一季度、三季度到期规模分别约为1298亿元、1170亿元。
在此背景下,公募REITs成为房企盘活资产、缓解债务压力的关键路径。克而瑞强调,公募REITs可有效释放自持物业沉淀资金,用于偿债及补充流动性,目前已有多家房企试水或筹备发行。2025年政策端持续加码支持,国家发展改革委放宽REITs扩募资产范围,社区商业基础设施被纳入优先支持领域,上海地产租赁住房REITs等项目以“18个工作日上市”的效率创下标杆,印证了这一工具的实践价值。
长期来看,公募REITs更承载着行业转型功能。克而瑞分析指出,在深度调整期,传统“重资产”模式难以为继,公募REITs助力房企构建“投融管退”全链条模式,推动其从开发商向运营商转型,实现资产结构“由重转轻”。当前行业虽面临融资收缩与偿债压力,但在融资协调机制“白名单”落地超6.7万亿元贷款、REITs政策持续优化的背景下,优质房企仍有望逐步改善资金状况。(陈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