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前哨】從暴利到承壓:長春高新的生長激素,為何長不動了?原創

2025年10月02日,16时06分13秒 港股动态 阅读 3 views 次

IPO前哨】從暴利到承壓:長春高新的生長激素,為何長不動了?

原創

日期:2025年10月2日 下午3:31作者:遙遠 編輯:Danna

A股藥企南下港股上市已成為趨勢。今年以來,恒瑞醫藥(01276.HK)和東陽光藥(06887.HK)已成功實現「A+H」雙重上市。

目前,A股赴港熱度有多高呢?

財華社提供兩組數據,直接把這份火熱具象化:一是9月份新增27家A股公司遞表;二是今年以來已向港交所上市申請、還未上市的A股公司累計達78家。其中,包括立訊精密(002475.SZ)、賽力斯(601127.SH)、牧原股份(002714.SZ)、百利天恒(688506.SH)等在内的12家千億市值白馬股。

更為重要的是,在年内港股生物科技板塊領跑大市之後,A股百億級的醫藥股也紛至沓來,紛紛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

譬如,號稱「東北藥茅」、A股市值達到530億的長春高新(000661.SZ),於9月29日正式遞交招股書,擬於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

長春高新赴港背後,生物科技股漲勢如虹,牛股輩出。

富途牛牛數據顯示,年初至今,港股生物醫藥板塊14只個股全線大漲,其中榮昌生物(09995.HK)、科倫博泰生物(06990.HK)和復宏漢霖(02696.HK)漲幅分别高達約741%、240%及223%,位列漲幅榜前三名。

再看長春高新,其A股年初至今也交出了34%的漲幅答卷,雖說算不上拉胯,但跟恒瑞醫藥、凱萊英等細分領域龍頭比起來,差距一下子就顯出來了——人家早已打通 「A+H」 雙融資平台,H 股股價更是直接翻倍。

倘若長春高新成功登陸港股,但要實現倍增行情表現,基本面要足夠耐打才行。

一支生長激素,當了十年「扛把子」

長春高新是我國東北地區實力較強的綜合性創新型醫藥企業,業務覆蓋治療性生物製劑、化學藥品、疫苗及中成藥,是國内少數在上述藥物類型均實現研發、生產和商業化全產業鏈能力的製藥企業之一。

在1998年,長春高新推出了中國首款短效hGH(注射用粉針劑)——注射用重組人生長激素賽增,2005年又推出重組人生長激素注射液賽增水針注射液,奠定了其在生長激素領域一哥的地位。

數據顯示,按2024年收入計,賽增水針劑注射液以高達68.4%的市場份額強勢位列短效hGH行業第一。

公司在招股書中表示,2024年,公司包括粉針劑和水針劑在内的hGH產品組合實現收入約96億元(單位人民幣,下同),連續10年在中國市場排名第一。

【IPO前哨】從暴利到承壓:長春高新的生長激素,為何長不動了?原創

然而,長春高新的生長激素注射液近年來增長明顯承壓。一方面,受生育率下降等因素影響,行業增速正在放緩。

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顯示,中國hGH藥物市場規模在2024年為126億元,預計2024年至2030年復合年增長率將降至4.7%,遠低於2019年至2024年17.6%的增速。

【IPO前哨】從暴利到承壓:長春高新的生長激素,為何長不動了?原創

另一方面,長春高新在長效生長激素市場的壟斷格局已被打破。特寶生物(688278.SH)的同類產品已於今年5月獲批上市,諾和諾德(NVO.US)、天境生物(IMAB.US)等多家企業的產品也已進入審批流程,市場競爭顯著加劇。

在2004年,長春高新成立了百克生物(688276.SH),開始切入疫苗業務。百克生物生產的水痘減毒活疫苗於2008年獲批,按銷量計一直是中國領先的水痘疫苗。

此後,公司相繼推出了帶狀疱疹疫苗、注射用Firsekibart(金蓓欣)、黃體酮注射液金賽欣以及液體鼻噴流感疫苗等,在内分泌及代謝疾病、女性健康、免疫及呼吸繫統疾病、腫瘤、疫苗及中成藥領域建立了多元化產品組合。

截至目前,公司已上市銷售超過45種商業化藥品,包括20多種全球及中國同類首創產品。同時,公司擁有超過40個臨床管線及已遞交IND申請的管線,其中14種處於III期臨床或新藥上市申請(NDA)階段,另有15種為1類創新藥。

公司的商業化工作主要由金賽藥業、百克生物及華康藥業主導,分别負責各自產品組合的銷售與推廣。

業績變臉卻分紅忙

長春高新曾憑借生長激素和女性健康方面產品的強勁表現,業績實現高歌猛進。

Wind數據顯示,2016年至2023年期間,公司收入均保持雙位數增長,淨利潤也多數錄得高雙位數增幅,使其成為A股市場備受矚目的大牛股。

然而,2024年以來,長春高新的增長動力明顯減弱,業績遭遇「滑鐵盧」。

2024年,公司收入同比下降7.55%至134.66億元,這是自2005年有業績記錄以來首次出現下滑。2025年上半年,公司收入繼續承壓,小幅下降至66.03億元。

【IPO前哨】從暴利到承壓:長春高新的生長激素,為何長不動了?原創

核心業務受集採衝擊導致價格壓力,疊加戰略轉型帶來的研發投入、銷售和管理費用攀升,共同導致長春高新2024年淨利潤同比下降43.3%至27.08億元;2025年上半年淨利潤進一步同比下降48.1%至9.32億元,下滑幅度顯著。

被長春高新寄予厚望的子公司百克生物,其核心產品帶狀疱疹疫苗因市場競爭加劇(如面對GSK的競品)及市場接種意願不足,今年上半年其收入驟降53.93%,並由盈轉虧,虧損7300餘萬元。

【IPO前哨】從暴利到承壓:長春高新的生長激素,為何長不動了?原創

過去過度依賴以生長激素為代表的業務,導致長春高新在核心產品受到集採和競爭衝擊時,業績韌性不足。

根據招股書,往績記錄期間,長春高新逾90%的收入來自有限的幾類產品,包括賽增、金賽增、水痘疫苗、金賽恒、銀花泌炎靈片及帶狀疱疹疫苗。其中,於今年上半年,公司前六大藥品銷售額約佔藥品銷售總收入的89.4%。

因此,不難理解長春高新為何加碼研發投入,目的是開發出更多爆款產品以開辟更多增長曲線。其研發開支在今年上半年同比激增30.2%至11.55億元,佔總收入比重17.5%,顯著高於中國製藥企業8.4%的平均值。

值得一提的是,在業績增長面臨壓力之際,長春高新反而提高了分紅金額。

【IPO前哨】從暴利到承壓:長春高新的生長激素,為何長不動了?原創

公司派息總金額由2023年的4.05億元猛增至2024年的18.1億元,今年上半年仍派息10.44億元。

總結

受行業增速放緩、市場競爭加劇、核心產品集採等多重因素衝擊,長春高新近年來業績遭遇「滑鐵盧」,收入首降、淨利潤大幅縮水,產品結構單一的隱患也隨之暴露。

此次衝刺港股IPO,既是公司順應A股藥企「南下」趨勢、拓展雙資本平台的重要舉措,也寄託了緩解資金壓力、加速國際化佈局的期望。未來,公司能否通過加碼研發突破創新瓶頸、憑借多元化管線重建增長動能,將成為扭轉業績頹勢的關鍵。

(来源:财华社)

相關文章

5小時前
一圖解碼:海西新藥過港交所聆訊 仿創雙軌驅動 業績穩增
昨天
IPO雙城記:港股「量」壓美股,美股「概念」為王
前天
一圖解碼:港股IPO一週回顧 節前遞表情緒高漲 超30家公司遞表
前天
【IPO追蹤】三箭齊發!新股集體高開,西普尼一度飙升340%
前天
【IPO追蹤】摯達科技今起招股,股東陣營含比亞迪、中鼎股份
前天
【IPO前哨】背靠名創優品的TOP TOY闖關港股:IP之困與毛利率之殇
9月28日
【IPO前哨】毛利率92%,營銷費率60%!萬興科技IPO的喜與憂
9月28日
一圖解碼:極飛科技赴港IPO 農業機器人行業領軍企業 去年扭虧為盈
9月26日
【IPO追蹤】長風藥業啓動招股,業績已實現盈利!
9月26日
【IPO前哨】風口上的光熱發電:可勝技術百倍增長背後的喜與憂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