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利”的达梦数据,高管为何行贿?
在国产替代的市场机遇面前,达梦数据是通过技术实力赢得市场,还是依赖非常规的销售手段实现了“暴利”?高管被查、行贿丑闻,是公司发展过程中的个别污点,还是高速增长下必然滋生的阴影?
文 | 啸 天
在国产化替代时代浪潮中,作为“国产数据库第一股”的武汉达梦数据库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达梦数据”),无疑是最耀眼的明星之一。2025年上半年,公司交出一份营收增长近50%、净利接近翻倍的亮眼财报。
在业绩高歌猛进之际,公司公告其董事、总经理皮宇与董事、高级副总经理陈文在48小时内相继被监察委员会立案调查并采取强制措施。紧接着,一桩多年前涉及公司时任销售总监行贿的司法文书被公之于众,而文书中的关键人物与此次被调查的高管高度关联。
「数智研究社」不禁要问,在国产替代的巨大市场机遇面前,达梦数据是通过技术硬实力赢得了市场,还是依赖非常规的销售手段才实现了“暴利”?高管被查、行贿丑闻,究竟是公司发展过程中的个别污点,还是其高速增长模式下必然滋生的阴影?
这不仅是达梦数据一家存在的治理难题,更是对整个国产基础软件行业在快速发展期如何坚守合规底线的一次严肃拷问。
国产替代东风下“暴利”的业绩
达梦数据的财务表现,是理解其当前处境的A面。其业绩增长的核心驱动力,源于国家层面对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下称“信创”)产业的坚定推动。
根据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其上半年实现营收5.23亿元,同比增长48.65%;归母净利润2.05亿元,同比激增98.36%。这一增幅远超市场预期。公司将业绩增长归因于重点领域客户信息化建设的加速推进,其客户主要集中在党政、能源、金融等对数据安全要求极高的关键行业。
这一趋势并非偶然。为保障国家信息安全,基础设施的国产化替代已成为一项长期国策。《“十四五”推进国家政务信息化规划》明确要求,到2025年,党政机关的办公及电子政务系统需全面完成国产化替代。金融领域同样如此,中国人民银行自2019年起便分批次推动金融机构进行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国产化试点。
在这一背景下,达梦数据作为国内领先的数据库产品开发服务商,迎来了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其核心产品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成为替代国外产品如Oracle、MySQL等的首选之一。数据显示,公司业绩自2020年以来持续高速增长。2020年,公司营收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5亿元和1.49亿元;到2024年,这两项数据已分别攀升至10.44亿元和3.6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23.8%和25.1%。
市场前景同样广阔。The Business Research Company预测,到2028年,中国数据库市场规模将达到93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2.2%。这意味着,达梦数据所处的赛道在未来数年内仍将保持快速增长。
高增长背后并非全无隐忧。首先,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达梦数据在本地部署关系型数据库这一核心领域,面临着来自华为GaussDB、阿里OceanBase等科技巨头的直接竞争。这些对手无论在技术研发投入还是生态构建能力上,都具备强大实力。
其次,核心市场的替代进程已进入深水区。广发证券研报指出,2024年在达梦数据重点布局的党政机关领域,国产数据库的应用系统改造和建设工作已基本完成。银行业的非核心系统国产数据库替换比例已突破50%。随着先发市场需求趋于饱和,达梦数据必须在能源、证券、保险等替代比例尚低的行业以及更为广阔的商业市场中寻找新的增长点,这对公司的市场拓展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公司自身的项目推进也出现了变数。2025年8月27日,达梦数据公告称,原计划投资近7亿元用于研发、测试和产品验证的“达梦中国数据库产业基地”项目,将延期一年至2026年9月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在公告前不久,公司官方还曾发文展示基地已基本完工的内部设施。这一延期,无疑为其未来的技术创新和产品迭代能力蒙上了一层不确定性。
百万年薪销售与行贿疑云
作为一家科技公司,达梦数据对销售环节的投入却远超研发。
2024年,公司销售费用3.35亿元,占当期营收的32%。其中,仅销售人员薪酬支出就达到2.8亿元。根据年报披露的278名销售人员计算,其平均年薪超过100万元。作为对比,同年公司研发人员的平均薪酬约为35万元,而其在招股书中列举的同行业可比公司优炫数据,销售人员平均年薪仅约33万元。
高薪酬之外,股权激励也大量向销售体系倾斜。公司董事、总经理皮宇和董事、高级副总经理陈文这两位被调查的核心高管,2024年的年薪分别高达337.3万元和304.4万元,远超行业平均水平。更重要的是,两人均通过持股平台持有公司大量股份,其中陈文间接持有的股份市值超过5亿元。
重金激励销售人员的背后,是达梦数据业务模式的现实需求。其主要客户为党政机关、大型央企和金融机构,这类项目的特点是决策链条长、流程复杂、客情关系至关重要。超高的薪酬和股权激励,无疑是为了驱动销售团队不遗余力地攻克这些高价值客户。
然而,当激励尺度失衡,合规底线便可能被突破。来自“裁判文书网”的《周纪童犯受贿罪二审刑事裁定书》揭开了冰山一角。该文书显示,2013年4月,为顺利结算一个总金额726万元的十堰市政府项目工程款,并感谢时任十堰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周纪童提供的帮助,时任“武汉达梦数据库有限公司销售总监皮某”向其行贿5万元现金。
文书中的证人证言进一步指出,这笔5万元的行贿款由“公司副总经理陈某乙”从公司财务支取并交予皮某,且送钱时陈某乙本人也在现场。这一细节表明,该次行贿行为不仅是销售总监的个人行为,更是在公司高管的授意和参与下完成,极有可能是公司层面的决策。
文书中描述的“销售总监皮某”和“副总经理陈某乙”,与此次被立案调查的总经理皮宇和高级副总经理陈文的身份、履历高度吻合。公开资料显示,皮宇2010年加入达梦数据,历任销售经理、区域市场部总监等职,最终升至总经理。陈文更早加入公司,同样从销售经理做起,历任华东区域市场总监、副总经理。两人都是从销售一线成长起来的核心高管。
这桩陈年旧案与当前的高管被查事件之间是否存在直接关联,尚待官方调查结论。它至少揭示出,在达梦数据高速发展的早期阶段,行贿曾是其开拓市场、处理客户关系的手段之一。这种依赖非常规手段获取订单和回款的“路径依赖”,是否在公司内部形成了一种默许甚至鼓励的文化?此次两位出身销售体系的核心高管同时被查,是否意味着监察机关正在对公司在招投标、项目验收等环节的系统性合规问题进行深度调查?
对于一家服务于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企业而言,合规无疑是致命的风险。如何走出当前的“至暗时刻”,重建市场与监管的信任,将是达梦数据未来最严峻的挑战。
(来源:新浪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