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奇帆:我国资本市场成长空间较大 投资应关注生产性服务业
央广网北京9月27日消息(记者樊瑞)9月26日,在2025·青岛创投风投大会上,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学术顾问、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在发表主题演讲时表示,中国资本市场目前占GDP比例只有70%,还有较大的成长空间,“我们应该在15年后让国民经济的证券化率达到100%”。

黄奇帆在2025·青岛创投风投大会发言(主办方供图央广网发)
黄奇帆表示,当今世界对资本市场发展的成熟度有一个硬指标,即资本市场总市值对GDP比例大体在1:1到1:1.2之间。如果小于1:1即意味着资本市场发育不到位,还有很大成长空间。如果GDP是100,资本市场的总量超过130、150、200甚至更高,就是资本市场过度发育,存在泡沫。他指出,美国现在的GDP是29万亿美元,股票市场市值达到70多万亿美元,超过GDP的200%多,“这表明美国资本市场热度过高,存在一定的泡沫”。
而在中国,今年年初资本市场总量是70多万亿元,现在这一数字已经达到100万亿元,中国GDP在今年预计会达到140万亿元。“我们的资本市场目前占GDP比例只有70%,还有较大的成长空间。”黄奇帆表示。
“我们应该在15年后让国民经济的证券化率达到100%”黄奇帆认为,证券化率的提升可以推动社会资源优化配置,支持高科技独角兽企业健康发展,促进民众增加多渠道收入,有助于实现共同富裕。
黄奇帆指出,在推动资本市场发展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力量就是各类风投、创投、私募基金、产业基金等各种共同资金。他指出,真正投早、投小应该是在“青萍起于微末”的“0-1”阶段就开始投资。除了投硬科技外,他提到应该关注生产性服务业相关联的企业,这是能孵育高新企业的温床和土壤。
黄奇帆表示,生产性服务业在我们的经济体系中是制造业创新发展的动力,是制造业提高利润、效益的动力,也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动力,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生态土壤,也是高质量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
(来源:天天基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