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牌了!监管一次性点名五家公司,资本市场再响警钟
监管信号明确,一批上市公司收监管处罚事先告知书,资本市场生态持续净化。
上海沪紫律师事务所刘鹏律师指出:科净源(301372)、ST思科瑞(688053)、ST复华(600624)、ST创意(300366)和ST绝味(603517)——这五家看似毫无关联的公司,因同样的原因走到了相同的境地,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这五家公司均要面临投资者维权。

信披违规是主因,违规手法各异
上周末,多家上市公司陆续发布公告,收到当地证监局下发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在违规事实上均有所不同。
ST创意的问题出在收入确认上。根据公告,该公司在2022年与两家公司开展业务时,在知悉业务交易模式的情形下仍采用总额法确认收入,导致2022年年度报告、2023年半年度报告分别多计营业收入26,784.64万元、12,470.34万元。
ST绝味的违规行为时间跨度更长。2017年至2021年期间,公司未确认加盟门店装修业务收入,导致各年度报告少计营业收入,占对应年度公开披露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5.48%、3.79%、2.20%、2.39%、1.64%。
科净源则涉及违规担保。2023年12月至2024年1月,公司全资子公司为三家公司以定期存单质押方式提供担保,担保金额累计达1.5亿元,这些担保未履行公司董事会、股东大会审议程序。
ST复华则是涉及财务造假,其2019年、2020年及2023年年度报告中存在虚假记载。
ST思科瑞通过三种手段实施财务造假,导致2022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虚增营业收入996.04万元。
四家公司同步戴帽,ST阵营扩充
基于违规事实,根据相关规定,ST思科瑞、ST复华、ST创意和ST绝味四家公司股票自9月23日起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ST)。被实施ST意味着公司股票将在风险警示板交易,日常投资交易将受到一定限制。
涨跌幅限制方面,ST创意由于是创业板股票,实施ST后日涨跌幅限制仍为20%。而ST思科瑞、ST复华和ST绝味实施ST后,股票价格的日涨跌幅限制将调整为5%。
而科净源虽收处罚告知书,但未触及ST标准。主要原因是其违规行为不涉及财务数据造假。公司违规提供担保虽违反信息披露规定,但未导致营业收入、利润总额等关键财务指标存在虚假记载。
值得注意的是被实施ST处理的四家公司需要等待中国证监会作出正式行政处罚决定后,满12个月才能申请撤销ST。以ST创意为例,公司公告明确将在中国证监会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满12个月后,及时申请撤销对其他风险警示。
投资者权益保障,符合要求即可索赔
对投资者而言,一旦发现自身权益因上市公司违规行为受损,应及时通过合法途径寻求维权,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随着处罚落地,受损投资者索赔也有了强有力的证据支持。
刘鹏律师表示,因公司虚假陈述行为遭受损失的,适格投资者可以通过诉讼等多元化方式积极向公司及有关责任人员追偿,主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具体来说,满足科净源起诉条件的买卖区间为:于2023年10月26日-2024年4月29日期间买入,并在2024年4月30日之后卖出或仍持有而亏损。
满足ST思科瑞起诉条件的买卖区间为:于2023年4月10日-2025年1月17日(含当日)期间买入,并在2025年1月18日之后卖出或仍持有而亏损。
满足于ST复华起诉条件的买卖区间为:于2014年4月19日-2024年3月20日期间买入,并在2024年3月21日之后卖出或仍持有而亏损,以及于2024年4月30日-2024年8月5日期间买入,并在2024年8月6日之后卖出或仍持有而亏损。
满足ST创意起诉条件的买卖区间为:于2023年4月25日-2025年3月28日(含当日)期间买入,并在2025年3月29日之后卖出或仍持有而亏损。
满足ST绝味起诉条件的买卖区间为:于2018年4月16日-2024年8月15日(含当日)期间买入,并在2024年8月16日之后卖出或仍持有而亏损。
符合上述条件的股民可关注投资快报公众号,通过右侧股民索赔菜单栏加入。
(作者:李山 编辑:蔡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