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指标研究:警惕地产对固定资产投资的拖累

2025年09月22日,09时02分21秒 国内动态 阅读 3 views 次

(来源:易居研究院)

本报告系统梳理2025年8月及上半年十大关键宏观经济指标,深入剖析各指标运行特征、历史趋势及内在关联,重点探究房地产市场与宏观经济的相互作用机制——既分析房地产供求调整对价格、投资、消费的直接影响,也提出通过优化房地产政策助力经济恢复的路径建议。本报告旨在为政策制定者、市场参与者提供客观的宏观经济图景与房地产市场研判依据,通过精准识别风险点与潜力点,为下半年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实现“十四五”规划圆满收官提供参考。

特征总结

1、指标特征

20258月,全国宏观经济各项指标总体运行平稳,各项经济政策效应积极显现,且经济增长具有较强的动能和基础。从相关指标来看,GDP增速总体稳定、商业零售保持活跃、LPR处于持续宽松阶段、财政收入开始转正、失业率和铁路出行指标相对稳定。尤其是财政收入开始转正,其将更好发挥财政工具带来的积极效应。

当然也有一些潜在的市场压力和风险。其中CPI指标较长时间处于负增长区间,说明稳定价格的任务还很艰巨;PMI扩张动力偏弱,要求进一步做好企业减负、开拓市场等工作;固定资产投资虽为正增长,但显然受到了较大拖累;货币供应指标面临“剪刀差”的问题,亟需引导各类资金进入实体产业和消费领域。总体上说,此类问题是下半年要持续研究的系列问题。各地尤其要促进消费等工作开展,为市场扩张提供更好基础,亦进一步增强市场的信心。

2、房地产方向

房地产的工作思路是清晰的,既要在有利形势下争分夺秒,采取有力措施巩固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态势;也要深刻认识到宏观经济带来的挑战,要加强潜在风险研究,同时持续做好对宏观经济的支撑作用。

从风险角度来看,要从宏观指标的表现上评估市场潜在需求,尤其是购置新房和二手房的增量需求。唯有积极做到防备,才能更精准做好“金九银十”等系列销售工作。同时,要持续增强地产对宏观经济的支撑力,或是要减少一些拖累效应。比如说本报告研究认为,各地在持续抓销售工作的同时,也要适当对房地产开发投资指标进行系统评估,防范其对固定资产投资产生较大且持续的拖累影响。总体上看,房地产市场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经济大盘的韧性与恢复能力。各地要全面做好稳投资和稳消费工作,以更好优化房地产的供求关系,并发挥房地产对宏观经济的支撑作用。

指标分析

1GDP

2025年上半年,全国GDP同比增速为5.3%,相比一季度减少了1个百分点。对比历史数据,GDP增速走出了2022年低谷,总体上保持在5%以上的水平。当然从市场压力看,去年四季度开始该指标有所改善,但今年二季度开始该指标面临调整的压力。

我们认为,GDP总体上保持稳定的态势,为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具有韧性的市场环境。房地产发展要围绕“十四五圆满收官”的重要目标进行,更好促进市场活跃,并进一步发挥稳定器作用。当前亟需解决两个问题:一要解决供给端的堵点,如二手房挂牌较多的问题;二要挖掘市场需求,如近期部分城市通过房票方式来进行动拆迁,已对新房去库存产生了较好影响,这都是值得肯定的地方。

宏观经济指标研究:警惕地产对固定资产投资的拖累

2CPI

20258月,全国CPI同比增速为-0.4%,相比7月份0.0%有所下降。观察历史数据,2023年开始该指标以较高频率持续位于负增长区间,说明通胀压力在减少,但通缩压力在增大。这也说明今后一段时间各地要把稳定价格、促进价格回稳回升作为重要的任务。

在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调整和新压力下,部分地区房价下跌的情况还是略明显,这也使得市场观望情绪比较浓。房地产领域要立足当前工作方向,进一步做好稳价格的工作,助力市场信心恢复和预期向好。对于部分城市的房价下跌,要理解为房价泡沫在持续减少,进而可宣传购房的性价比。而对于部分项目涨价的现象,要从产品品质更好的视角进行宣传,提升购房的积极性和加快入市节奏。

宏观经济指标研究:警惕地产对固定资产投资的拖累

3PMI

20258月,全国PMI(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4%,相比7月份有微弱的改善。当然主要的问题是,今年二季度以来,该指标持续位于50%荣枯线以下,说明呈现萎缩态势。我们认为,PMI若持续下行,会影响制造业的产能和就业机会,进而对购房需求的释放带来阻力。

同时需要看到,房地产市场和PMI指标相似,即具有相似的运行轨迹。反过来要求房地产挖掘市场亮点,努力从收缩期走向扩张期,并对制造业等产生较大的支撑作用。二季度以来全国房地产市场有一些积极的地方,需要重点宣传。一是《住宅项目规范》落地后,市面上确实出现了较多好房子和好产品,尤其是得房率等指标具有较好的吸引力;二是各地政策在进一步宽松,叠加去年四季度以来的一系列利好政策,购房环境已非常友好;三是随着部分房企的出清,市面上新盘虽有供应,但绝对不是过去的“天量”供应,这也使得供大于求的矛盾得到持续和有效的缓解。

宏观经济指标研究:警惕地产对固定资产投资的拖累

4、固定资产投资

20258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年初累计值同比增速为0.5%,该指标相比7月的1.6%减少了1.1个百分点。我们认为,该指标出现了较大的风险,即开始接近零轴,这是历史上几乎不会出现的。所以防范投资指标失速、确保该指标回升是下半年的最迫切任务。

该指标走势和房地产带来的拖累效应有直接关系。历史数据显示,2022年开始“房地产开发投资-固定资产投资”的剪刀差就已形成,即两个指标的同比增速形成了较大差距或鸿沟。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该剪刀差并未收窄,反而呈现了扩大的趋势。这说明房地产开发投资指标的再稳定非常迫切。1-8月该指标为-12.9%,其跌幅确实偏大。各地要把巩固房地产开发投资指标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尤其是从稳投资的角度落实各项工作。

宏观经济指标研究:警惕地产对固定资产投资的拖累

5、消费品零售

20258月,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年初累计值同比增速为4.6%,该指标相比此前7月份有所减少,且目前已连续两个月出现了收窄态势,进一步说明提振内需工作的迫切性。当然有一点是值得肯定的,其相比2024年的总体水平,今年表现是积极活跃的。

商业零售业务若面临阻力,那么对于房地产而言也会产生影响。当前我们也观察到,一些房地产业务对于传统商业零售工作亦有积极的支持。比如说各地积极推进原拆原建的工作。部分项目在交付后,业主会有较强的装修等服务消费需求,客观上也带动了商业零售市场的提振。后续房地产业要进一步发挥好产业带动作用,如目前各地“金九银十”阶段进行的房展会中,把家电购置等工作进行了有力结合,这都可以更好支持消费品零售等工作。

宏观经济指标研究:警惕地产对固定资产投资的拖累

6、货币供应量

20258月,全国广义货币供给指标M2余额同比增速为8.8%,而狭义货币供给指标M1则为6.0%。总体上看,2021年二季度以来M2M1就出现了较大差异。当然8月份该差异有所减少。类似差异的出现,更多反映了社会资金以中长期资金的形式闲置着,也说明目前的资金遇到了“流动性陷阱”的问题。

此类资金走向,对于理解房地产市场具有较大的启示。当前一些大城市的豪宅交易不错,除了有合理的住房改善需求外,资金避险情绪明显加大,进而也会加快进入到此类高端住宅市场中。当然要真正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还要进一步挖掘购房需求和潜力,真正把闲置资金转化为购房资金,以更活跃房屋交易市场。

宏观经济指标研究:警惕地产对固定资产投资的拖累

7LPR

20258月,全国五年期及以上LPR3.50%。当前该指标已连续4个月保持不变。对比历史数据,LPR指标已处于最为宽松的阶段。随着美国降息预期的增强,其对于后续LPR指标的进一步下调也有积极作用。

当然从房地产的角度看,需要客观看待此类指标。部分银行反馈,目前房贷利率的底线为3%,所以也就意味着房贷利率下调的空间已经不大。虽然近期部分城市落实了“不再区分首套房和二套房”的政策,但实践中,很多二套房按照“认房不认贷”标准,本身就可以享受首套房的信贷优惠政策。从这个角度看,当前房贷利率总体以稳定为主,同时也已经是历史上最为宽松的政策了。

宏观经济指标研究:警惕地产对固定资产投资的拖累

8、财政收入

20258月,全国财政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初累计增长0.3%。该指标相比7月份扩大了0.2个百分点。同时在今年上半年该指标为负的情况下,下半年该指标已有积极的改善。财政收入指标转正,也将更好促进财政工具的发挥。

从房地产市场来说,财政收入的指标转正,客观上也减少了房地产尤其是土地交易市场的压力。当然各地还需要持续挖掘市场需求和促进房地产市场向好发展。楼市交易规模增大,客观上也会对税收等带来支撑作用。

宏观经济指标研究:警惕地产对固定资产投资的拖累

9、失业率

20258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3%,相比上月5.2%略有上升。当然出现此类现象,也属于季节性现象。尤其是在高校毕业季来临之际,会出现此类指标上升的情况。对比历史数据尤其是2022年的数据,当前就业形势总体是在改善的。

就业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关系密切。唯有就业市场活跃了,包括租房和购房等需求才会释放出来。各地要重视就业工作,持续增强工作岗位的稳定性和收入的可持续性。甚至也可以从职住平衡的角度出发,对职工加大购房利好政策的宣传,更好促进职工的安居乐业。

宏观经济指标研究:警惕地产对固定资产投资的拖累

10、铁路出行

20258月,全国铁路客运量年初累计值增长6.7%。该指标虽明显弱于2023年的高峰期水平,但目前总体上稳在了大于6%的水平。而从潜力来看,后续还需要挖掘,因为类似2018年或2019年该指标基本上是大于8%水平的。

该指标对房地产市场具有积极影响。人口出行或流动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其客观上会直接产生用房需求,尤其是对商业、酒店、租赁住房和购房市场等产生积极影响。从目前市场来看,城市群都市圈的旅游地产市场,将迎来更好的发展机会。

宏观经济指标研究:警惕地产对固定资产投资的拖累

宏观经济指标研究:警惕地产对固定资产投资的拖累
标签: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