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汽联手华为乾崑:“启境”能否续写问界奇迹?

2025年09月21日,09时04分00秒 科技新知 阅读 3 views 次

广汽联手华为乾崑:“启境”能否续写问界奇迹?

图片来源:广汽集团

靴子终于落地。

华为和广汽这对“爱恨交织”的老搭档,在数次分分合合之后,终于选择捆绑在一起,推出一个全新高端汽车品牌——“启境”。名字寓意“开启智慧新境”,但它真正折射的,是广汽押注华为、主动接受“全面华为化”的现实。

有消息称,“启境”品牌的首款产品将定位30万级豪华智能新能源车,提供纯电和增程两种动力形式,预计2026年推出实车。

不过,在双方官宣中,并未透露新品牌的具体价格定位,只是强调“‘启境’品牌由广汽集团与华为乾崑联合打造,定位为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车品牌。”

根据双方的规划,“启境”汽车将全系搭载华为乾崑最先进的智能技术。“启境”汽车的竞争优势是华为在辅助驾驶、智能座舱、用户生态和品牌营销方面赋能,广汽则在三电技术与整车制造领域方面给予支持。

这看起来和鸿蒙智行与车企的合作并无两样。但实际上,从签约代表就能看出不一样,“启境”这一模式由华为乾崑主导,与原来华为车BU和车企采取的HI合作模式不同,“启境”模式除了在辅助驾驶、智能座舱外,还增加了用户生态和品牌营销。

同时,新品牌名称是“启境”,而不是“界”字辈,也说明了启境不是鸿蒙智行的一员,但也并不是纯粹的供应商关系。

全面“华为化”

其实,去年11月30日,双方签订智能汽车战略合作协议时,外界就传出这次的合作并非鸿蒙智行模式。

经过半年多的探索和磨合,今年6月底,广汽集团董事长冯兴亚拜访华为任正非后,正式确认了华为与车企合作的第三条路径,就是所谓网上传出的“HI Plus”模式。

有业内人士认为,这种模式完全满足了广汽的诉求,既能保证广汽在产品定义上的话语权,又能完全享受华为对产品的绝对影响力与技术植入。

从去年“番禺行动”开始,广汽给自己定下了到2027年自主品牌年销量要到200万辆,冯兴亚也喊出了要再造“新广汽”。而与华为的合作,被认为是广汽变革的关键一环。

造车基本功上,广汽有着28年造车经验,在整车制造、车型平台、动力电池技术、品质控制等方面具备深厚积淀;而华为的智能化实力则“遥遥领先”,在智能架构、感知硬件和智驾安全性方面走在行业前列。

双方合作推出新品牌,本质上还是想1+1>2,实现“强强联合”。

从知情人士处了解到,“启境”品牌的首款车型将在明年年中推出。在过去的半年多的时间里,启境的团队一直在合署办公,致力于推出一系列智能化新车型产品,所有产品均由华为操盘,从0开始全新研发,完全按照华为IPD/IPMS结合的体系来运作。

华为派驻到启境项目的团队并未公开,但可以确认的是华为方已驻场,与广汽团队同步办公,深度参与“启境”系列新车型的产品定义、开发及营销全链条。这种"嵌入式协作",打破了“技术方”与“制造方”各管一段的合作惯例,从体系融合高度建立了更好协同,两方在协同上实现“0延迟”。

据了解,广汽此次组织变革比产品层面更深刻。区别于以往的主机厂与供应商的合作模式(技术供应、品牌联名、部分代研),启境全面导入华为IPD研发流程,甚至传出"华为协助广汽改革管理体系"。

另外,广汽还引入华为 IPD(集成产品开发)和 IPMS(集成产品营销)全流程体系,这意味着从用户需求洞察、产品定义、研发迭代到营销落地,广汽与华为的协同贯穿每个环节,而非单纯的 “华为出技术,广汽造车身”,从而研发出更符合用户需求的高端智能新能源产品。

再造一个“问界”?

然而,资本市场的反应并不热烈。

启境官宣当天,广汽港股微跌0.59%,A股下跌1.02%。对比去年官宣合作时的股价涨停,落差显而易见。

原因在于:当“抱华为大腿”已成行业常态,华为带来的品牌效应或者说带来的产品竞争力,是否还能让“启境”成为下一个“问界”,投资者已不再盲目兴奋。

有业内人士告诉笔者,这体现出了整个行业的“焦虑”与“无奈”,竞争很残酷,只能迎头往前,而与华为合作,是当下传统车企求生的一个选择。

毕竟在多数卖新能源汽车不赚钱的车企面前,问界带给赛力斯带来的一飞冲天,让其扭亏为盈,对于任何一家车企来说都是实打实的诱惑。

据赛力斯上半年财报数据显示,赛力斯营收624.02亿元,但归母净利润29.41亿元,同比大增81.03%。

截至2025年8月,问界品牌累计交付量突破‌75万辆‌,8月交付了40012台,同比增长28.2%,全新问界M7预售8天小订突破19万台

不管是给赛力斯带来的盈利能力,还是销量数据。问界的成功,都给华为的实力做了强有力的背书。

而广汽在新能源转型的过程中走得并不顺利。广汽集团在2025年上半年销量同比下滑12.48%,半年营收421.66亿元,同比下降7.95%,归母净利润-25.38亿元,同比下降267.39%。

在此背景下,广汽急需通过与华为合作,快速补足智能化短板,重塑品牌竞争力。正如广汽集团董事长冯兴亚所言,启境项目“对广汽集团举足轻重”,是“再造新广汽”的关键抓手。

从长期来看,当下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已经进入到智能化比拼的时代,广汽若能在当下抓住华为乾坤这张牌,双方能够成功将“启境”在30万元以上市场站稳脚跟,不仅能让广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重新回到头部位置,也有可能使广汽成为下一个赛力斯。而对于华为来说,则能进一步强化其在智能汽车解决方案领域的行业地位。

对于启境的定位,是否会与现有昊铂品牌冲突,广汽也强调,“将致力打造具有差异化的自主品牌,为不同的用户群体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关于启境品牌首款车型的更多信息或许将会在接下来陆续释放。

目前,在渠道建设上,今年8月,“启境”正式启动城市招募计划,采用“1+N”模式(1个用户中心+N个体验中心),首批40城包括其大本营广州、深圳以及北京、天津、上海、成都、重庆、武汉等核心城市,覆盖国内五大区域。据了解,目前报名的经销商数据已是原计划的三倍以上。

结语

总之,广汽与华为合作的“启境”品牌,想打破过往的游戏规则,用一种全新的合作模式,通过技术、制造、资本、渠道等全方位的协同,充分释放传统车企与科技大厂的竞争优势,杀出一条新的路出来。

成王败寇,这也并不是一条容易走的路。这种模式能否在市场中胜出,后续还要取决于启境品牌系列车型量产上市后的销售数据来验证。

在当下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环境之下,想要跑出一个成功的汽车新品牌,并非易事,但也并非不可能。“启境”能否开启新境界,也许很快就能见分晓。(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张敏,编辑|李玉鹏)

(来源:钛媒体)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