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结构有所优化,需求仍有待提振——8月金融数据简评

2025年09月18日,07时34分00秒 国内动态 阅读 3 views 次

(来源:浙商银行FICC)

信贷结构有所优化,需求仍有待提振——8月金融数据简评

作者|许一鸣

  事件  

9月12日,央行发布2025年8月金融数据:

1.社会融资规模新增2.57万亿元,同比少增4630亿元。

2.人民币贷款(信贷口径)增加5900亿元,同比少增3100亿元。

3.M2同比增速8.8%,环比持平;M1同比增速6.0%,环比提升0.4个百分点。

  点评  

社融增速见顶回落,结构呈现分化

8月社会融资规模新增2.57万亿元,同比少增4630亿元,存量同比增速较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至8.8%。从结构上看,政府债券融资仍为主要支撑,8月政府债券融资1.37万亿元,但因受去年政府债同期高基数的影响,同比少增2458亿;8月社融口径人民币贷款增加6253亿元,同比少增4188亿元,恢复正增长,但仍为主要拖累项,处于近年同期较低水平,8月新增人民币贷款仍受制于有效需求不足。

其他分项上,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增加1973亿元,同比多增1322亿元,表明实体经济短期融资需求有所修复;企业债券融资新增1338亿元,同比少增354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新增456亿元,同比多增325亿元,连续6个月正增长,8月股市活跃度升温推升了IPO与定增需求,直接融资需求进一步改善。

信贷需求仍待改善,结构层面呈积极变化

8月信贷增加5900亿元,同比少增3100亿元。从信贷结构来看,企业端和居民端表现分化。企业端信贷结构有所改善。8月企业短期贷款恢复正增长,新增700亿元,同比多增2600亿元,票据融资同比少增4920亿元,表明企业短期信贷需求有所修复,票据冲量现象得到缓解;8月企业中长期贷款增加4700亿元,同比少增200亿元,在8月制造业低通胀局面尚未显著改善的情况下,有效需求低迷限制了企业中长期贷款增长,制造业PMI回升至49.4%,虽有小幅回升但仍处于荣枯线以下。PPI环比结束连续8个月下行态势,由上月下降0.2%转为持平,同比下降2.9%,降幅较上月收窄0.7个百分点,主要受益于积极宏观政策和国内市场竞争秩序优化,相关行业价格同比降幅收窄。

居民端信贷需求依然疲弱。8月居民短期贷款新增105亿元,同比少增611亿元,受益于8月暑期消费旺季恢复正增长,但较去年同期相比依然疲弱,考虑到8月发布的消费贷贴息政策将于9月正式生效,预计9月居民消费可能会出现复苏;居民中长期贷款增加200亿元,同比少增1000亿元,房地产市场需求依然低迷,居民加杠杆意愿不足。

M1增速逐步回升,M2保持高同比增速

8月M2同比增速持平于8.8%,M1同比增长6.0%,较上月末回升0.4个百分点,受此影响M2-M1剪刀差收窄至2.8%。M1同比增速回升主要是受财政支出加快及去年同期“防空转”低基数影响。M2保持高同比增速主要是由于股市向好,成交量推动资金入市,非银存款新增1.18万亿元,同比多增0.55万亿元,股市交易活跃推动资金向资管产品“搬家”。

  小结和展望 

8月金融数据整体呈现“社融分化、信贷结构性改善、货币供应优化但资金活化不足”的特征。社融端,信贷因实体有效需求不足成为主要拖累,政府债虽持续托底但受去年同期高基数影响同比少增,直接融资表现亮眼,推动融资结构边际优化;信贷端,企业短期信贷需求回暖,票据冲量现象得到缓解,企业中长期贷款受有效需求低迷制约增长乏力;货币供应端,M1受益于财政支出与低基数有所回升,M2受益于居民存款向非银转移保持高增,但尚未转化为消费与投资,资金活化程度有限,实体需求不足仍是当前核心矛盾。

后续关注:9月信贷季节性回升强度、9月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刺激力度、“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推出时点、实体需求修复能否从“短期”向“中长期”延伸。

信贷结构有所优化,需求仍有待提振——8月金融数据简评数据来源:同花顺(与央行官网披露数据略有不同)

备注:社融口径人民币贷款与信贷口径人民币贷款统计原则不同,前者不包含非银贷款、境外贷款等

使用范围:内容仅为浙商银行票据业务部交流使用,不构成投资建议

标签: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