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考虑在中国台湾试产可折叠iPhone,最终在印度量产
凤凰网科技讯 北京时间9月18日,据《日经亚洲》报道,苹果公司已与供应商进行洽谈,探讨在中国台湾地区建立一条可折叠iPhone试生产线的可能性,目标是在印度量产该设备,明年发布。
据知情人士透露,苹果的目标是在2026年把总手机出货量提升10%,并认为推出一款备受期待的可折叠机型将有助于实现这一目标。
知情人士称,苹果与供应商进行讨论背后的想法是,借助中国台湾供应商的工程资源与产业生态,建立一条小型试点生产线,以验证设备,并对制造可折叠 iPhone所需的参数和工艺步骤进行微调。
一旦这些环节全部敲定,该流程将被复制到印度,用于可折叠iPhone的大规模量产。知情人士称,这种做法将缩短苹果在生产可折叠版iPhone上的学习曲线,并有助于确保印度的量产能够顺利展开。苹果规划的“中国台湾—印度”生产战略,旨在缓解风险和物流障碍。
知情人士称,苹果供应商已经看上了中国台湾北部城市的一块地,用于规划中的试产线,但他们补充说,该计划尚未最终敲定,仍可能有所变动。他们还指出,即使只是试产线,中国台湾在iPhone生产方面依然面临土地和劳动力资源有限等挑战,而一条试产线大约就需要1000名操作员。
知情人士对《日经亚洲》表示,苹果已告知多家供应商,该公司预计可折叠机型的推出将带动整体iPhone的需求,包括非折叠版本。对于苹果来说,要想实现明年的手机生产目标,确保新形态机型的生产顺利进行显得愈发关键。
据知情人士透露,苹果初步计划在2026年生产约9500万部下一代iPhone,创下近年来新高,比2025年增长10%以上,这将使得明年所有机型的总产量超过2.4亿部,较今年增长约10%。
截至发稿,苹果尚未就此置评。(作者/箫雨)
更多一手新闻,欢迎下载凤凰新闻客户端订阅凤凰网科技。想看深度报道,请微信搜索“凤凰网科技”。
(来源:新浪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