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贝根本就赢不了罗永浩

2025年09月12日,16时24分46秒 科技新知 阅读 6 views 次

文 | 蓝媒汇,作者丨韩韩

罗永浩,又当了回刺头。这次遭殃的是西贝,被罗永浩疯狂吐槽,几乎都是预制菜,还那么贵。

其实,这事并不大。

本质上这就是一起消费者吃的不爽,发些牢骚,但西贝老板贾国龙却忍不了,正面开怼罗永浩,还要起诉他。

果不其然,事情就闹大了。双方就被架上台了,不好收场。

在我看来,西贝就不应该接老罗的话茬,因为西贝根本就赢不了罗永浩。

01

罗永浩没有说错,消费者吐槽有理。

西贝老板贾国龙宣称,“现在门店100%没有预制菜,一道都没有。”他说的这么斩钉截铁,或许是看准了在国家标准中,西贝的菜品并不算是严格意义上的预制菜。

但在大众眼里看来,你这些菜,大部分都是从中央厨房、食品工厂出来的菜,都没有现炒,就是预制菜。

这是天然的认知偏差。

更何况,西贝早期向资本市场讲出的故事就是中央厨房,以中央厨房的预加工,去保证西贝门店的扩张,以及餐品口味的稳定。

我印象中,西贝贾国龙还曾专门推出过“贾国龙功夫菜”,说白了,就是将西贝莜面村经典的酸汤莜面鱼鱼、西贝手扒肉、蒙古牛大骨等菜品,加工成包装食品,对外售卖。这可不就是预制菜吗。

西贝根本就赢不了罗永浩

西贝推出的罗永浩套餐

贾国龙说西贝门店100%没有预制菜,这就是典型的嘴硬,硬要跟消费者认知作为对抗。

事实上现在大部分的消费者,也都知道位于商场的餐饮门店,很多都不让用明火,彼此都是以预加工、预制菜的形式来提供服务。

包括罗永浩本身吐槽的重点,是预制菜还那么贵,以及他希望门店能注明哪些是预制菜,这样吃的更透明点。

而西贝的反应则明显过激,一副你只要说我预制菜,就不行的态度。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说,就是破防了。

有时候,越这么大反应去否认,恰恰说明,是被说中了。

02

就算西贝打赢了官司,也失去了市场。

现在西贝说要起诉罗永浩,认为罗永浩的表达伤害了西贝,对企业声誉有影响。

企业保护自身声誉,维护自身权益的行为,无可厚非,但起诉罗永浩,在我看来,是一个极其不明智的选择。

西贝认为罗永浩不仅是个消费者,更是个KOL,认为罗永浩的表达,不是单纯意义上的消费者评价,而涉嫌带节奏。

但在大众看来,罗永浩就是个消费者,吃完饭,很不爽,发个吐槽,就被西贝给起诉了。尤其是罗永浩吐槽的,也代表了部分消费者群体的心声。

西贝这几年关于“预制菜”、“价格很贵”的争议很大,我不相信,这些遍布网络的吐槽,西贝自己是不知道的。

这同样是一种情绪输出。

就算像西贝所说,按照国家标准定义,西贝门店不存在“预制菜”,打赢了与罗永浩的官司,可以从法律定义上,判定罗永浩的表达不准确,但这并不能否定市场对西贝的争议。

这充其量仅是抠字眼的胜利。但市场是已经失去了。

一方面,与罗永浩互怼,直接加剧了西贝“预制菜,又那么贵”的标签传播,另一方面,就算赢了,人们也只看到了一个极其蛮横霸道的西贝,稍微吐槽就要捂嘴。

更别说,官司很可能,就打不赢。

03

沾上罗永浩,跳进黄河都洗不清。

罗永浩一直以来,都是个舆论造势高手,谙熟流量传播之道。过去很多年来,战绩赫赫,从西门子砸冰箱,到星巴克超大杯,各种上蹿下跳,带节奏搅浑水,结果都摆在那里了,企业都被扒层皮。

这还是早期。

西贝根本就赢不了罗永浩

到了直播带货上,罗永浩更是变本加厉,不断炒作话题要流量。无论是新东方的俞敏洪,还是与辉同行的董宇辉,罗永浩动不动都拿来评上两句,一会人身攻击俞敏洪“铁公鸡”,一会故意造谣董宇辉“一年赚二三十个亿”,为了流量已经是不择手段了。

罗永浩曾自称自己“天生的攻击性人格”,并将其视为一种“理想主义”的表达方式,并习惯标榜自己“公正客观、实事求是”。但事实上他就是一个网红,其所谓的 “攻击性”,与是非价值无关,更多时候成了直播间里吸引流量,炒作话题的手段。

这几年下来,其实很多人也得看清楚了罗永浩的真实嘴脸。

西贝这次也一样。

罗永浩24小时连发5条关于西贝预制菜内容,如此大动作,当然是要借题发挥,摆明了是请君入瓮,把事情弄得越大越好。西贝这次硬扛,正是是中了罗永浩的圈套。

原本西贝自认倒霉,要么就当没看见,要么就表现出一副改进的姿态,事情可能也就过去了,罗永浩也无法顺势再起一波流量,再起一波风雨。

毕竟,西贝是有自己的用户基础,用户忠诚的,在餐饮界也是有口碑的。

但西贝这一通操作下来,就如了罗永浩的愿。

罗永浩是巴不得你西贝来反击,企业越理他,他越跳的欢。作为一个极其成熟的网红,罗永浩早就准备了多种手段,以推动事情的全面发酵与扩散。

看看,罗永浩已经在这么做了。

现在我们可以回头设想一下,当西贝遇到罗永浩这样一位流量炒作高手搞事,你认为西贝究竟如何做才能赢。

(来源:钛媒体)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