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指再创年内新高、创业板指跌1.62% 采掘板块领涨

2025年07月30日,14时58分43秒 机构观点 阅读 5 views 次

沪指再创年内新高、创业板指跌1.62% 采掘板块领涨

沪指再创年内新高、创业板指跌1.62% 采掘板块领涨

沪指再创年内新高、创业板指跌1.62% 采掘板块领涨

A股三大指数今日涨跌不一,沪指再创今年以来新高。截止收盘,沪指涨0.17%,收报3615.72点;深证成指跌0.77%,收报11203.03点;创业板指跌1.62%,收报2367.68点。沪深两市成交额达到18443亿,较昨日放量411亿。

沪指再创年内新高、创业板指跌1.62% 采掘板块领涨

行业板块涨少跌多,采掘行业船舶制造旅游酒店食品饮料商业百货板块涨幅居前,电池多元金融小金属工程机械、电源设备板块跌幅居前。

沪指再创年内新高、创业板指跌1.62% 采掘板块领涨

个股方面,上涨股票数量超过1700只,逾50只股票涨停。影视股集体大涨,幸福蓝海20CM3连板。油气股震荡走强,潜能恒信涨超10%。婴童概念股展开反弹,贝因美反包涨停。

沪指再创年内新高、创业板指跌1.62% 采掘板块领涨

行业资金流向:12.00亿净流入银行

行业资金方面,截至收盘,银行游戏保险等净流入排名靠前,其中银行净流入12.00亿。

沪指再创年内新高、创业板指跌1.62% 采掘板块领涨

净流出方面,软件开发小金属互联网服务等净流出排名靠前,其中软件开发净流出69.60亿元。

沪指再创年内新高、创业板指跌1.62% 采掘板块领涨

今日要闻

中共中央政治局:增强国内资本市场的吸引力和包容性 巩固资本市场回稳向好势头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开会议,会议指出,要持续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落实好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积极稳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严禁新增隐性债务,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地方融资平台出清。增强国内资本市场的吸引力和包容性,巩固资本市场回稳向好势头。

李成钢:中美将继续推动已暂停的美方对等关税24%部分以及中方反制措施如期展期

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李成钢29日晚在瑞典斯德哥尔摩说,根据中美新一轮经贸会谈共识,双方将继续推动已暂停的美方对等关税24%部分以及中方反制措施如期展期。

稳定币发行人申请指引来了!香港金管局最新宣布!

7月29日,香港金融管理局发布持牌稳定币发行人监管制度系列指引(简称“指引”),提出法定稳定币的定义,明确发行人牌照申请的财务条件、人员资质、储备资产、风险管理和监管要求等。

交易所再度出手降温!提高玻璃、纯碱、烧碱等品种手续费

7月29日晚间,郑商所发布公告称,经研究决定,自2025年7月30日当晚夜盘交易时起,玻璃期货2509合约的日内平今仓交易手续费标准调整为10元/手,纯碱期货2509合约的日内平今仓交易手续费标准调整为成交金额的万分之四,烧碱期货2509合约的交易手续费标准和日内平今仓交易手续费标准均调整为成交金额的万分之二。

国家医保局召开医保支持创新药械系列座谈会投资专场

近日,国家医保局召开医保支持创新药械系列座谈会投资专场。来自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和中投公司等单位的有关负责同志,部分金融机构专家以及部分新闻媒体记者,围绕如何更好支持创新药械进行座谈交流,并提出意见建议。国家医保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施子海主持座谈会并讲话。

机构观点

中信证券:A股增量市场确立,资金共识将聚焦两大方向

6月中旬以来,A股市场迎来了持续上涨行情,三大指数齐创今年以来新高。中信证券A股策略首席分析师裘翔表示,资金流入规模显著改善与宏观政策持续发力,共同助推A股转向增量市场。投资策略需从交易型回归持股型,出海板块基本面韧性与AI、创新药等确定性产业趋势将成为资金共识的核心方向,恒生科技等估值位置合适的板块有望迎来配置良机。

浙商证券:攻势延伸,行情升级

随着以上证为代表的宽基指数出现“攻势延伸”的情况,加之人民币或对美元持续升值,有利于形成A股的中线多头格局。从中长周期来看,上证指数的最终目标或已经不再局限挑战2024年10月8日的高点3674点,而是有希望在此基础上稳扎稳打、持续上行。从短周期来看,市场持续强势上涨带来了一定短线获利盘,近期大盘或出现双向波动,但近期的两个短线缺口、20日均线和上升趋势线,都将成为可靠的短线支撑。在市场风险偏好普遍提高的情况下,考虑将银行中的大行切到小行,增加组合弹性;持续保持券商配置、防止上行风险,但可以将涨幅较大的品种切换为年线附近品种;在科技成长板块内积极挖掘年线上方低位个股,做好板块内“高低切”操作。

兴业证券:“科技成长+周期”已成资金显著共识

当前,板块轮动与行情扩散的背后,反映的是市场风险偏好提升后,各类资金正在主线内部积极寻找和挖掘尚未被充分定价的细分领域。在宏观政策呵护、市场赚钱效应吸引下,近期已看到明确的增量资金入市,且各类资金对主线已经达成了较为一致的共识。而与近期市场表现较为一致,“科技成长+周期”已经成为各类资金的显著共识。不过,虽然近期经历了一轮主线的聚焦,但当前多数板块拥挤度仍处于合理位置,内部尚有细分方向可以挖掘。因此,随着“科技成长+周期”两条主线已在持续凝聚市场共识、跑出赚钱效应,同时部分细分方向拥挤度还不高的背景下,各类资金或仍将在内部积极挖掘细分机会。通过股价位置、配置逻辑,把握两条主线的轮动和扩散,仍将是后续的主要应对思路。

(来源:天天基金网)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