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关税“砸脚”!美国PC市场0增长,全球其他地区逆势“狂飙”

2025年07月10日,08时05分47秒 科技新知 阅读 4 views 次

遭关税“砸脚”!美国PC市场0增长,全球其他地区逆势“狂飙”

2025年上半年已经结束,在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下,消费电子市场也发生了一些变化。这其中,有AI带来的对产业革新换代的推进,也有美国关税政策变化下品牌厂商在供应侧的调整。

日前,国际数据公司(IDC)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个人计算设备季度跟踪数据(初步结果),PC全球出货量达到6840万台,同比增长6.5%。值得一提的是,三个月前,市场曾预测二季度PC市场可能会下跌,但目前初步的统计结果来看,市场的增速不降反增。今年一季度,全球PC市场的增速为4.9%。

不过,在看到全球PC市场增长的同时,细分市场的表现则各不相同,可以说是冰火两重天。在关税政策的影响下,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PC市场,二季度交出了零增长的答卷。对比之下,其它市场则保持强劲需求,同比增速高达9%。

变局下稳增长,但美国例外

将时间线拉回到三个月之前,关税政策的变化,让众多品牌加快了对美国市场的出货节奏,推动了一季度的PC市场的增长。Canalys首席分析师Ishan Dutt表示:“得益于厂商为应对首轮关税政策提前向美国加速出货的推动,2025年第一季度,PC出货量大幅增长。” 其中,联想和惠普第一季度在美国的出货量分别增长约20%和13%。

遭关税“砸脚”!美国PC市场0增长,全球其他地区逆势“狂飙”

图片来源:IDC

按照当时的推断,二季度品牌厂商会更为谨慎一些,出货或许会有所降低。不过,从统计结果来看,市场大盘并未受到过多的影响,二季度仍有着6.5%的同比增长。从市场排名来看,头部仍没有较大的变化,联想仍旧保持其在全球PC市场的领先地位,笔记本和台式机出货量达1700万台,实现15.2%的增长。

排名第二的惠普出货量年增长3.2%,达到1410万台。戴尔在上季度转增之后,二季度再次下跌,出货量达到980万台,同比下降3%。苹果凭借21.4%的强劲增长,稳居第四,出货量达到620万台,占据9.1%的市场份额,这一数据也要好于一季度。华硕以16.7%的增长和490万台的出货量跻身前五。

相关数据显示,PC品牌对美国PC市场依赖程度依序为苹果(44%)、戴尔(41%)、惠普(33%)、宏碁(25%)、联想(19%)、华硕(16%),在相关政策出台后,PC生产线已经开始了新一轮的转移,品牌出货也更为保守。不过,从苹果的高速增长来看,表面看起来并未受到影响,背后的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美国之外市场的推动。

IDC统计数据显示,美国之外市场在二季度的增长为9%,要明显高于整体的表现。相比较下,美国市场则是近乎于零增长。而在此之前的五个季度,只有2024年的第三季度美国市场的表现要差于其它市场。

IDC全球移动设备跟踪研究副总裁Jean Philippe Bouchard表示,考虑到今年年初的库存增加,IDC预计美国市场本季度会降温。同时,由于预计进口关税的最后期限即将到来,美国PC需求正在放缓,这一情况正在突显。尽管美国PC市场表现平平,但世界其他地区展现出对PC的强劲需求。

遭关税“砸脚”!美国PC市场0增长,全球其他地区逆势“狂飙”

图片来源:IDC

Canalys则预测,2025 年全年美国个人电脑出货量将仅增长2%,而2026年预计将有4%的增长。根据Canalys的数据,2024年美国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的总出货量约为6920万台,预计2025年将增至7040万台,2026年将达到7300万台。

从终端的售价来看,关税带来的成本的上升大概率也会由消费者买单,届时也将会影响美国PC市场的增长。考虑到美国是全球最大的PC市场,单一市场的变动或许会导致全球PC市场结束增长。行业分析人士指出,若美国市场需求下滑10%,全球PC出货量可能减少约3%。

隐性风险凸显,市场进入“矛盾期”

美国之外市场的高需求,推动了品牌商出货的增长,而这种刺激更多的是来自于设备老化更新及向Windows 11系统稳步过渡的驱动。

此前,微软方面曾表示,从2025年10月14日起,Windows 10将不再接收安全更新。公开信息显示,Windows 10是微软在2015年上线的操作系统。2021年,Windows 11发布上市

从市场份额来看,Windows 10依然是目前全球桌面Windows版本中市场份额最大的操作系统。截至2024年10月,Windows 10在Windows系统中的市场份额占比为60.95%,Windows 11为35.58%,Windows 7为2.62%。较大的换代空间,也成为PC市场增长的一大推动力量。

遭关税“砸脚”!美国PC市场0增长,全球其他地区逆势“狂飙”

而在Windows 11系统的换代之外,各大品牌商对AI PC的持续投入,也正在让AI刺激出更多的市场需求。当前,全球AI产业正迎来爆发式增长。根据《2024年全球高科技行业报告》的数据显示,AI软硬件市场预计将以40%至55%的年增长率持续增长,到2027年市场规模将达到7800亿至9900亿美元。

报告数据指出,2024年标志着传统PC向AI PC的重大转变,预估2025年全球AI PC出货量超过1亿台,占PC出货总量的40%;到2028年,全球AI PC出货量2.05亿台,2024年至2028年期间的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44%。

联想集团执行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刘军指出,我们正身处AI触发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之中,智能体能力每几个月翻一番,人类社会正在加速迈入“人智共创”的全新时代。数据显示,联想去年发布全球第一台AI PC,联想AI PC过去一年累计销量已超百万台。

“到2027年,85%的电脑都是AI PC。”中国惠普有限公司副总裁、大中华区个人信息产品事业部总经理周信宏对作者说道,“一开始大家定义AI PC,还把它定在一个‘高不可攀’的路径上面,接下来就会进入到平民化阶段,普通大众都能够慢慢享有。”

需要指出的一点是,从当前的刺激因素来看,Windows 11系统的更新只是短时间的影响,AI PC目前是行业换新的主要力量,但是其更多的是覆盖了原有的需求。换句话说,未来几乎所有的PC的确都会是AI PC,但定义的模糊很难去界定AI在这之中到底起到多少作用。

在当前的政策变动下,PC品牌商不仅要关于产品本身,还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去平衡生产线以及库存水平。但无论如何,生产线转移的背后,亦是供应链的一次集体“失血”,在前段时间,物流等多个环节的成本就在暴涨。

另外,在库存侧,上半年厂商的“囤货”,让下半年充满了更多的风险,因此三季度会是一个较大的考验,到时候的数据也更能看出市场受到的影响。如若需求持续供给,终端侧的价格受到的影响较小。如果未来需求较为消极,品牌厂商只能制定相关降价促销战略来清理库存,届时市场便会进入到一个“矛盾期”。而在“一天三变”的政策下,过去市场的通用规律也不再适用。(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杜志强,编辑|钟毅)

(来源:钛媒体)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