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华芯片限制失败了,不只黄仁勋一个人这么认为”

2025年05月24日,16时11分55秒 国内动态 阅读 10 views 次

【文/观察者网 刘程辉】“黄仁勋说美国的芯片限制失败了,而且不只他一个人这么认为。”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5月22日发文指出,同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一样,许多分析师和业内人士也表示,美国为遏制中国人工智能发展而实施的芯片限制令,实际上“弊大于利”,对美国企业造成的伤害更大,反而令中国这样的竞争对手加速发展,缩小了与美国在人工智能实力上的差距。

文章称,尽管取代英伟达绝非易事,中国竞争对手在尖端技术上仍落后数年,但许多分析师和业内人士警告称,在美国出口限制的刺激下,中国企业正在迎头赶上。

美国对先进半导体技术(尤其是人工智能领域)的销售限制已实施多年,最初目标是遏制中国军事进步并保护美国在AI行业的统治地位。

但黄仁勋日前公开表示,美国对华半导体出口管制已然“失败”,对美国企业造成的伤害远超对中国的影响。

他19日接受采访时形容,美国政府对华芯片限制令“代价高昂”,已导致公司损失150亿美元销售额。他直言,通过限制人工智能技术传播来阻止其他国家获得美国技术,这种想法从根本上就是错误的,倘若美国公司不在中国市场参与竞争,那么中国技术将传遍世界。

“美国对华芯片限制失败了,不只黄仁勋一个人这么认为”

5月19日,黄仁勋在台北国际电脑展上发表主题演讲。 视觉中国

长期关注中美科技竞争的独立分析师瑞伊·王(Ray Wang)表示,虽然从表面上看,限制中国军方获取先进技术和维持美国AI领导地位取得了部分成效,但政策漏洞和中国现有的半导体库存,加大了实现目标的难度,这正是中美AI实力缩小的部分原因。

他强调,在中国的半导体和人工智能领域,随着美国限制措施落地,中国的初创企业、市场机会和人工智能人才都有所增加,这显然促进了国内的创新。

他说:“我认为出口管制会加速创新的观点是非常有道理的。”

事实上,芯片专家也认为管制措施对美国弊大于利。DGA集团合伙人兼中国区高级副总裁保罗·特里奥洛(Paul Triolo)表示:“这些管制措施有双重影响,它们降低了美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能力,反过来又加速了中国本土行业的创新步伐。”

“在切断龙头企业与中国庞大市场联系的同时,你正在为自己创造竞争对手。”他补充道,“关键在于,管制措施激励了中国实现供应链自给自足,这是他们此前从未设想过的。”

上个月,美国政府进一步收紧了对华芯片出口限制,将“中国特供版”H20芯片也纳入了管制清单。

特里奥洛形容,美国政府的“目标变了”,限制措施的目的似乎已经转变为减缓并遏制中国人工智能和半导体的发展。

“管制措施的持续扩大,以及对明确的最终目标缺乏清晰的阐述,确实造成了很多问题,并产生了很多附带损害。”他说,这导致更多人对该政策提出质疑。

本月早些时候,接受多家科技公司资助的美国智库“信息技术与创新基金会”(ITIF)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拜登政府对人工智能芯片的出口管制政策从一开始就基本上是失败的。然而,多年来,它一直在加倍努力,试图堵住各种漏洞。”

来自该基金会的斯蒂芬·埃泽尔(Stephen Ezell)对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表示:“虽然(美国政府)阻止美企向中方出售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当然是正确的,但也将美国公司与整个中国商业市场隔绝,是一种饮鸩止渴的方法。”

“出口管制已经让英伟达至少损失了150亿美元的销售额,这正是企业投资下一代创新所需的资金。”他说。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用户登录